立冬时节,天气日渐寒冷,祁连山巅白雪皑皑。
天刚蒙蒙亮,肃南县大河乡西岭村牧民王文江和妻子郑雪梅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要赶着家里的250多只甘肃高山细毛羊,前往50多公里外的高台县骆驼城镇骆驼城村借牧。
“今年没租赁卡车拉羊,所以要早点出发,赶在天黑之前到达借牧点。”王文江说。穿好大衣、戴好护膝,带上吃食、水和手电筒,夫妻两人的身影沿着古老牧道渐渐没入茂密的芨芨草丛中。
近年来,在临近冬季时,肃南县每年会有近20万头(只)牛羊,来到低海拔的河西走廊农区借牧,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群众增收的多赢路子。
日上三竿时,王文江赶着羊群穿行在一条干枯的河道中,羊群时而俯身吃草,时而互相追赶。“今年租了农户300亩玉米秸秆地,要一直待到明年3月春耕之前再回来。”
为何远离家乡来到农区借牧?“最重要的,是要让草原休养生息。”王文江脱口而出。
2023年,肃南县外出借牧群众达到830户,占养殖户的19.74%,借牧牲畜达到23.65万头(只),折合35.43万个羊单位,促进了107万亩天然草原休养生息近5个月,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组数据亮出肃南生态保护责任单:祁连山国家公园25.3%的面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9.3%的面积在肃南境内,有各类草原2677.55万亩,约占全省草原面积的11.4%,农牧民70%的收入源自畜牧业。
如何守好这片青山绿水?张掖市围绕护绿、借牧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持续筑牢生态屏障,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关于促进农区借牧健康发展若干措施》,为牧民借牧工作保驾护航;严格履行动物疫病防控属地管理责任,及时跟进做好借牧牲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下午5时,王文江风尘仆仆赶到借牧点,羊群一头扎入密密匝匝的玉米秸秆地,大快朵颐起来。
“羊群刚下山不能吃太饱,还得适应几天才行”“秸秆草营养成分高,牛羊采食上膘快,地里散落的玉米棒,也成了羊群的‘营养餐’”……王文江对借牧的每一处细节都了如指掌。
来自大河乡光华村的靳尚锋来到骆驼城村借牧已经十多天了,他租了430亩的葵花和玉米地。从海拔2400多米的冬季牧场,来到海拔1100米的农区借牧,低海拔、高气温、能量消耗低的生活环境,让靳尚锋家的羊群吃得膘肥体壮。
从“生态账”到“经济账”,肃南县干部群众算得清楚。
“据测算,借牧期间,牧民成年羊的产毛量提高10%,同期体重增加8%;羔羊成活率增加7%,初生重增加10%。”大河乡畜牧兽医工作站副站长郑雪云说。
“预计今年产羔200多只,刨去土地租金4万多元,光卖羊羔就比借牧前多挣一万多元。”王文江说。
目前,来自省内外共13户牧民来到高台县租地借牧,借牧面积1.08万亩,借牧牲畜达到1.1万多头(只)。
连日来,高台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周国乔带着工作人员辗转在各乡镇借牧点,积极做好借牧动物疫病检测、借牧产地检疫和备案登记工作,有序开展冬季牲畜防疫工作。
在他手上,记者看到一沓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面清晰记录着每位借牧牧民的姓名、电话、牲畜数量、检疫合格证等信息。“牲畜在当地的检疫证明一开好,这边的系统里就能看到。牲畜到达借牧点后,我们也会严格落实属地管理,把好动物‘防疫关’。”
收租 助农户增收
连日来,张掖大地的庄稼收割后,秸秆如何处理,成为摆在很多农民面前的一道难题。露天焚烧秸秆行不通,雇佣机械打捆离田,人工成本高,效益有限。
怎样破解难题?张掖市相关部门通过深入走访调研,与广大农牧民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诉求,有序引导养殖规模较大、全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小的养殖户,秋冬季将放牧家畜运往农区秸秆地放养,有效缓解了草场压力、解决了饲草料短缺问题。
“现在把地租给牧民,租金相比以前,每亩地收益多了三四十元钱,羊群吃得干净,来年土地一翻就能播种了。”骆驼城村村民向雷说。
2023年借牧季,河西走廊农区群众获得地租收入6800多万元,有效减少了农户秸秆处置费用和人力成本。
在甘州区党寨镇,制种玉米种植大户潘东玲借着异地借牧“春风”,将过去处理秸秆的“包袱”转变为如今的绿色财富。“800多亩耕地光租金收入就有10多万元。”
好处还不止于此。据张掖市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借牧牲畜粪污还田,增加了土壤肥力,还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农资成本。
在异地借牧中,政府引导、牧民下山、农户受益,实现了多方共赢。
今年以来,张掖市多部门全力做好借牧过程中的防疫、安全、水电、住房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及时解决牧户异地借牧地租、运输等困难和问题,引导借牧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每日甘肃网
编辑:赵婧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