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致高占刚》(外一篇)

文摘   2024-12-02 13:03   湖北  



《水调歌头·致高占刚》(外一篇)

文/高满京

才退公职去,墨海艺途寻。多年勤练书法,功力韵幽深。笔走龙蛇豪迈,字蕴风云逸态,佳作见真心。诗意才情涌,文采亦堪钦。

写尘世,书壮志,赋光阴。传承国粹,情寄毫素古风吟。昔日为民服务,今夕艺坛翘楚,名利不沾襟。德艺皆高远,风范永流金。

《书法达人高占刚》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人如璀璨星辰,即使在退隐之后,依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高占刚先生,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曾经在岗位上担任县人大主任,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而退休后的他,并未让时光在平淡中流逝,反而在书法与诗词的世界里,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灿烂天地。

忆往昔,高占刚先生在工作岗位上,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为县域的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他的身影忙碌于各项事务之中,心怀民众,责任在肩,展现出一位领导者的担当与风采。

然而,退休后的他,并未停下前行的脚步,而是转身投入到书法与诗词的艺术殿堂。这并非是一时的兴起,而是多年来内心深处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的迸发。

当我们走进高占刚先生的书房,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鼻而来。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承载着他对书法艺术的无尽追求。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多年来的坚持与努力。

他练字时的神态,专注而虔诚,仿佛在与古人对话。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情感。他的笔触刚劲有力,如壮士拔剑,气势磅礴;又婉转流畅,似仙女舞袖,轻盈优美。那一幅幅书法作品,或龙飞凤舞,或端庄秀丽,无不展现出他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书法的世界里,高占刚先生不断探索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他深知,书法不仅仅是简单的书写,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灵魂的寄托。因此,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纸上的墨迹,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而在诗词方面,高占刚先生同样有着令人惊叹的造诣。他的诗词,犹如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将生活中的点滴、自然的美景、人生的感悟,都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出来。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捕捉着世间万物的瞬息万变,用文字编织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他的诗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壮阔,又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婉约细腻;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宁静,又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他用诗词抒发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关怀。

多年的苦练,让高占刚先生的书法与诗词作品在各类展览和比赛中屡获殊荣。然而,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逊低调。他常说:“艺术之路永无止境,我只是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探索者。”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鼓励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畅游,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贡献力量。

在高占刚先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当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迷失方向,当我们在挫折与困难面前犹豫不决,不妨想想高占刚先生。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追求,无论何时开始,都不算晚。只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愿高占刚先生在书法与诗词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让我们共同期待他在未来的岁月里,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作者:高满京,男,巨鹿县作家协会会员;巨鹿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巨鹿县诗人协会会员;邢台市诗人协会会员.巨鹿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特约作者。自幼爱好文学创作。先后在华语编剧网上发表电视连续剧剧本《鏖战冀南》、《张维翰在聊城》,电影剧本《冬梅复仇》以及小说《古郡风云》、《战火中的年轻人》等作品。最近又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冀南惊雷》


 

  中华诗艺社投稿须知:

1、接收近期原创短诗(20行内)、散文诗、诗论来稿。短诗每次投稿6-8首,散文诗每次投稿4-6章,需附百字以内作者简介、清晰生活照一张,用word文档编辑附件发送。

2、作品为原创,微信平台首发,内容不涉政治,文责自负。特别说明作者文责自负。本平台与网站坚决反对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如出现抄袭、盗用、剩窃等文责纠纷,与本平台无关,作者自己承担所有责任。来稿实行随稿随审,在公众号平台推出后,推向我们的官网。如果一个月内未收到拟采用通知,请作者译者自行安排。

主编微信号:sunnymanzyg

邮箱:779828550@qq.com

向上滑动



中艺文学
中华诗艺社,中艺诗苑,中艺文苑,宜昌文学,泰山之韵文学社是中华诗艺社总社5个公众号,欢迎老师投稿捧场!邮箱7798285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