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风情丨故乡秋景

时事   2024-11-14 18:46   江苏  







秋,宛如一幅色彩浓郁的画卷,在大地上徐徐展开。那一片金黄,犹如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稻浪在风中翻滚,起伏着、荡漾着,如同金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涛。柳绿柿红点缀其中,每一种色彩都是秋的注脚,共同勾勒出一派丰收的盛景。而这绚烂的秋景却似无形的手,轻轻拨动着我心中那根名为“乡愁”的弦。
乡愁,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它是我心中珍藏的故乡的美,更是对那片土地深深的思念。我的故乡坐落在长江入海口西北侧的江海平原上,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鱼米之乡。美丽的秋景越发增添了我的乡愁。
在我的脑海里,故乡的秋天稻田是主角。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犹如谦逊的智者,默默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每一株稻穗都饱满得似乎要胀破,那是农人辛劳一年的成果。微风拂过,稻穗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在低吟着丰收的歌谣。
柳枝在风中摆动着身姿,柳叶不再是夏天那般纯粹的碧绿,而是染上了一抹微黄。那绿里透黄的颜色,恰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带着淡淡忧伤与宁静。银杏树上的叶子也由绿转黄,像一把把精致的小扇子,在秋风中欢快地扇动着。远远望去,那黄色明亮得耀眼、透明得纯粹,如同故乡在我心中的印象,纯粹而美好。
我记得儿时秋天的故乡,那真是热闹非凡。生产队里人口密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斥着每一个角落。那时候生产队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大人们忙碌于田间地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孩子们满田满岸地跑,一会儿啃芦穄,一会儿到河边采菱角……丰富多彩。然而,时光流转,如今的故乡已悄然发生了变化。青壮劳力大多涌入城市追寻梦想,孩子们努力学习,高考上大学,毕业后也留在城市工作,就连我们这些退休老人也为了照顾孙辈而长期居住在城市里。故乡的人口在不断减少,我的生产队由过去的120多人减至现在的40多人,曾经的喧嚣渐渐被宁静所取代。

随着农村的改革发展,故乡的面貌焕然一新。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宽大的道路贯穿村庄,夜晚路灯照亮了前行的路。可是,故乡却变得格外清静了,鸡犬之声不再此起彼伏,活泼的小孩也难觅踪迹,下地劳作的大多是我们这些两鬓斑白的老人。土地依旧广袤无垠,河流仍然静静流淌,只是劳动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依靠人力耕种,如今被机器所取代,那巨大的收割机在稻田里轰鸣着,几个小时就能完成过去几十个壮劳力一天的工作量,劳动效率大幅提高。


秋 收


今年秋台风频频登场,江海大地秋雨连绵,影响了秋收。而当台风“康妮”过后,秋雨初霁,秋阳露出那温暖的笑脸,故乡的秋天愈发美丽动人。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仿佛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我思念着故乡秋天的美丽、挂念着故乡的秋收。在这浓浓的乡愁驱使下,我情之所至,写下“情怀家国,耕读人生”。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向窗外那金色的阳光,恍惚间,仿佛听到了故乡稻田里收割机的隆隆响声。那响声,是丰收的号角,也是我心中乡愁的回响。
故乡秋景,如同一个永恒的梦,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那美丽的秋景背后,是我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与眷恋,这就是乡愁。它仿若秋的韵味,越陈越香,越品越浓。

我喊夫人快帮忙找劳动服,我要驾车回故乡品尝乡愁!





文字:明思践悟

图片:吴树建 薛冯 翟慧勇 周强

编辑:张檬檬

江海晚报
最权威的南通地方新闻发布,最值得信赖的良心媒体。我们怀揣着梦想、激情和担当,从濠河之滨的西寺路10号一次又一次出发,奔走于一个又一个新闻现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