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瞭望台丨做事“必做到底”

文摘   2024-11-29 10:03   山西  

●执着向前,坚持到底。一丝不苟,精进到底。不骄不馁,拼搏到底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但勇于把一件事做到底,就一定会有成功的希望。在70余年的科研生涯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坚持以农立身、为农服务,一辈子扎根田间,不仅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还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李振声一样,把毕生精力倾注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上的王永志,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的钟南山……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前路多么遥远、路途多么艰辛,只要始终盯着自己的目标,咬紧牙关、坚韧前行,勇于把一件事做到底,就能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壮阔风景。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任何事物的发展,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要想事有所成、业有所立,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勇于把一件事做到底,做到极致、做出名堂、做成精品。前进道路上,不管身处哪个岗位,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我们把个人梦想融入祖国需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执着于所投身的事业,潜下心来、耐住性子,拼尽全力、一往无前,把一件事做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定能厚积薄发,迎来梦想成真那一天。

执着向前,坚持到底。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和路径虽然不尽相同,但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就是用心专一、持之以恒,认准目标不撒手,坚定追求不动摇,倾尽全力把一件事做到底。“从1958年开始到现在,我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研制领域,我的一生没有虚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60多年如一日,潜心铸造大国重器,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相反,一个人如果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很容易在不停寻找和变换目标中迷失自我,很难取得事业的成功。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要想避免中途出局,就要坚定不移走好一条路,心无旁骛做好一件事,无论前路多么遥远、多么崎岖,始终不改跑道、不换频道,一路执着向前,把所从事的事业进行到底,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丝不苟,精进到底。有人曾说,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一丝不苟就是不平凡,将枯燥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就是不简单。因而,只要保持“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时时追求完美、日日有所精进,就一定能把一件事做到底、做成功。我国航天事业之所以取得一次次成功,是因为一代代航天人始终坚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的高标准,坚持“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严要求。当前,我军技术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专业分工更加精细,对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官兵要想成为练兵备战的行家里手,就要不断强化严谨细致的作风,敢于跟自己较劲,坚持学习不放过一丝疑问,训练不能有一丝懈怠,操作不能有一丝疏忽,主动追求“做得更好”,在精益求精中把“手中活”练得更精,在日日精进中把“必杀技”练得更强。

不骄不馁,拼搏到底。胜不骄、败不馁,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必备条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经历过190次实验失败,直到第191次实验,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更令人钦佩的是,即使在她荣获诺贝尔奖之后,仍然潜心探究青蒿素抗疟的深层机理。现实中,有的人总想“毕其功于一役”,希望一步就能登顶,不愿坐“冷板凳”、不敢走“长征路”;有的人善始不善终,稍有成绩便“鸣金收兵”,稍遇挫折就打“退堂鼓”;还有的人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失去继续前行的动力。事业无终点,奋斗无穷期。只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劲头,不因成功而得意忘形,不因挫折而郁郁寡欢,主动化压力为攻坚克难的动力,不断迎接新挑战,积蓄力量向着更高的山峰不断发起冲锋,风雨无阻、铿锵前行,才能收获累累硕果,取得不凡成绩。




来源:解放军报


往期推荐

1、抗美援朝纪念日|先烈精神千秋颂,英雄浩气万古存

2、记者节特辑|今天,“兵记者”出镜!

3、基层传真|讲好奋斗故事,焕发聚家之力,这场讲述会激昂使命情怀!     


      制:赵   飞
监     制:吴兴泉
主     编:蔡   君
责 任 编 辑:常大国
值 班 编 辑:贾俊杰

投 稿 邮 箱:sxwjwxgzh@163.com

山西武警
宣传强军思想,聚力练兵备战,锻造忠诚卫士,展示三晋武警风采。“山西武警”与您同行,欢迎订阅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