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举办2024年南昌市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振兴志愿者素养提升培训班
7月29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团市委举办南昌市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振兴志愿者素养提升培训班。来自全市基层一线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共100人参加培训。
培训采取理论授课、观摩学习、分享交流的方式,邀请了专家专题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围绕水稻育秧技术及设备、农村学法用法、江西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商和乡村社会治理等,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综合素养培训;普及水稻育秧技术及设备等知识,推动学员农业产业发展能力“大提升”。实训课组织学员到南昌市规划展示中心、进贤县泉岭乡前溪村、江西省凤凰沟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实践场所观摩学习。通过专题授课、实践课堂达到长见识、阔视野、增技能、鼓干劲的目的。
在开班仪式上,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万云标和团市委副书记熊坚为学员上了开班第一课。万云标强调,要齐心协力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要全力以赴做好乡村振兴领域的重点工作,要从严要求珍惜难得学习机会等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给各位总结提炼了抓好粮食安全、开展好“两整治一提升”工作、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内容,并再次强调了培训目的,学习态度和培训纪律,要求青年志愿者们要自觉接受素养提升培训,着力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二季度“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检查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规范执法监管行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7月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开展二季度“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真正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市农业农村局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求,通过监管平台随机抽取生产经营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人员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现场询问等方式,重点围绕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资质、经营台账、生产记录、农资备案、标签标识、品种审定、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检查。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求经营主体现场进行整改,现场不能整改到位的,督促其限期整改到位。检查结束后,执法人员严格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公开”的原则,第一时间将所有检查结果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及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依法、公开、透明。
本次共检查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水产养殖、转基因、畜禽养殖等生产经营主体17家。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积极推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和信用监管深度融合,执行差异化监管措施,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重拳整治的监管目标,持续优化我市农业领域营商环境。
市农业农村局开展2024年省级财政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项目
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为水稻双抢按下“加速键”
今年水稻双抢期间,多地遭遇暴雨侵袭,导致田间积水严重,水稻倒伏、受淹,给双抢工作带来极大困扰。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市农科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助力早稻收割和晚稻栽插工作。
市农科院的专家们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以及种植大户紧密合作,实地查看受灾情况。针对农田排水困难、农机装备短缺等具体问题,专家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迅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抢收抢种方案。
为提高水稻生长效率和质量,市农科院推广了一系列高效栽培技术。如高效育秧技术通过优化育秧环境和管理,培育出健壮、整齐的秧苗,为后续的移栽和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在市农科院恒湖现代农业科技园,机插秧技术使得插秧效率大幅提高,一小时可插5亩田,成活率高达98%以上,亩产量也显著增加,为水稻双抢期间的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在新建区恒湖垦殖场,市农科院粮油作物所的科研人员克服暴雨和炎热天气的影响,完成了约 10 亩2000余份各类水稻材料的晚稻移栽工作,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双抢”工作进展顺利,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成效显著。
扫/码/关/注/我/们
供稿:何逸婷 余连 何悦 李春荣
吴琦
编辑:陈程
审核:张东 李慎林 万云标 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