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迁之教
汉代刘向的《列女传》中记载:
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三次搬家。第一次从墓地附近搬到城里,但城里太吵闹,孟子无法专心读书;最后搬到学宫对面居住,孟子受到学宫的学习氛围影响,开始安心读书,最终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母非常重视孟子的教育,她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环境对孟子学习的影响,并果断地采取行动。她的坚持和付出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对子女教育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迁之教”强调了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和社会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
二、约法三章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释义: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废除秦法之后制定出三条简单法令。后泛指约好或提出几条规定,大家共同遵守。
公元前207年,刘邦领兵抢先由中原进入秦川到达秦王朝国都咸阳,秦王子婴出城献国玺投降,秦朝正式灭亡。
刘邦入城后,秋毫无犯将秦朝的宫廷重地及财宝物资府库予以保护或封存,将十万大军撤驻城外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如今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除此之外,秦朝的繁律苛法均可全部废除!各级官吏都各自按原任职务坚守岗位,执行公务。”父老、豪杰们对此都表示拥护。接下来,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使约法三章家喻户晓。
三、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日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暗渡陈仓”这个成语出自汉初韩信的战术,意思是表面上做一件事吸引对方注意,实际上却在秘密地进行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事。简单来说,就是用计谋迷惑对方,暗中取得成功。
四、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传说有人曾在韩信墓前的祠庙上写过一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上联“一知己”指的就是萧何。这是因为韩信被刘邦重用是出自萧何的推荐,被吕后杀害也是出自萧何的计谋,可见韩信的成功和失败是与萧何有着密切关系的。
秦末汉初,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年轻时,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刘邦。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让他当了一名小军官。一次机会,韩信遇上了萧何。萧何向刘邦详细地介绍了韩信的情况,然后说:“韩信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愿做一辈子汉中王便罢,如要夺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于萧何的力荐,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却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将韩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
韩信闲住长安,郁郁不得志,便图谋反叛,被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吕后想把韩信召来除掉,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引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成语来,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五、金屋藏娇
出自东汉班固《汉武故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公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汉景帝时,薄皇后无子,景帝便立栗姬生的长子刘荣为太子。长公主刘嫖有一个女儿,想要与太子结亲。栗姬性善妒,宠爱不如从前,王夫人因此告诉栗姬说:“长公主之前献给陛下的美人现在得到了陛下的宠幸,你何不私下里与长公主商量儿女婚事呢?”当时后宫诸多美人都因为长公主得见于景帝,并且得到景帝的宠幸而尊贵。栗姬因此愤怒而不听从王夫人的话,并拒绝了长公主结亲的请求。长公主亦因此而非常生气,王夫人借此机会送厚礼给长公主,于是长公主决定把女儿嫁给王夫人之子胶东王刘彻,然而汉景帝却没有同意。后来长公主来到宫中,抱着刚刚几岁的刘彻于膝上,问道:“你想娶媳妇吗?”说着便指着左右长御等女官一百多人挨个问,刘彻都说不好。随后长公主又指着自己的女儿问道:“娶阿娇好不好?”刘彻笑着说:“如果能娶到阿娇做妻子,应该修建一座金屋让她住。”长公主大为欢喜,于是苦苦请求景帝,景帝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六、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北匈奴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天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元帝遂选宫女赐予他。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国力强盛。那时北方的匈奴经过汉武和昭宣时代的轮番打击内部开始分裂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称藩归附汉朝并亲来长安朝觐汉宣帝。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入朝,自请为婿。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赐给呼韩邪。
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天子又难于失信。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毛延寿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毛延寿。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并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后为避司马昭之讳,昭君改称王明君。
注释:王昭君当时从汉长安城的宣平门出发,踏上了和亲之路。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33年,王昭君从宣平门出城,出塞和亲。
七、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吕氏春秋·明理》。“罄竹难书”原义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
罄:用尽,用完。竹:竹子;古人用竹子制成竹简来写字。
最早出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衍生典故《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近义词】擢发莫数、十恶不赦【反义词】不胜枚举、丰功伟绩
【例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现在反而想美化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隋朝末年,统治者隋炀帝异常残暴,生活上骄奢荒淫,又不顾百姓疾苦,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在国内大量征兵,征用劳力,年轻力壮的男子不是去打仗,就是给朝廷干活。结果片田大地荒芜,百姓民不聊生。劳苦大众忍无可忍,于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隋炀帝荒淫无度,穷兵黩武。恶贯满盈必遭天谴,农民起义遍地起,隋炀帝最终落了个身死国亡的下场,可悲可怜。有些人的罪恶确实罄竹难书,但是还有一种人一辈子行善积德,名垂青史,永远会被世人牢记。俗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小错听之任之,终有一天小错会酿成无法弥补的大错。而行大善的人也是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开始做起的。如果日行一善,就能够积累起一个善良的人生,众人喝彩的人生。
八、居安思危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的情况。人们用居安思危这个词用来比喻要提高警惕,以防祸患。
与“有备无患”近义。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
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九、房谋杜断
原指唐朝名相房玄龄多谋略,杜如晦善于决断。现比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亲密合作。
出处:《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当时,李世民建天策府,广纳贤士,设置“文学馆”,邀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人至馆中讨论文籍。同时令画家阎立本为这十八人画像,文学馆学士褚亮为他们写赞语,称号“十八学士”。
贞观三年二月,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共同参与朝政大事。朝廷中,宫廷楼阁的规格和礼法规章等,都由他二人亲自制定,这些制定好的礼法也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每次,太宗与房玄龄谋划大事时,房玄龄总是会说:“非如晦不能决断。”等杜如晦到时,原本二人犹豫不决的事,便立即有了结论。虽然依旧采用的是房玄龄的谋划,但也离不开杜如晦最后的审度。
房、杜二人私下的关系也十分亲密。在李世民还是秦王之时,房玄龄就曾力荐杜如晦:“杜如晦博学强识,是难得的人才。假如秦王想要得此天下,绝对是少不了这个人的辅佐的。”正是由于房玄龄的引荐,杜如晦才受到李世民的重视。二人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共同辅佐太宗。
当时,世人皆言“玄龄善谋,如晦能断”。而在唐朝,每每谈及贤相时,人们首推的就是房、杜二人。贞观四年,杜如晦在家中病危,太宗不仅派太子前来探望,还亲自到府慰问。杜如晦去世后,太宗每次得到佳物,都会想到杜如晦。久而久之,每当谈到杜如晦,都会痛哭流涕。
贞观十六年,房玄龄意欲辞官隐退。太宗劝阻道:“你不能走啊,一个国家失去良相,就如同一个人失去双手。”于是,房玄龄便继续在朝任职,辅佐太宗。但不久,房玄龄旧疾复发,太宗准许他卧床参与朝政,不仅派名医救治,而且每日为他提供御膳,甚至还派人用轿子抬他上殿。若听闻他的病情好转,太宗便会高兴不已;若听闻病情加剧,太宗便会满面忧伤。房玄龄和杜如晦共同成为贞观一朝的良相典范,并且共同名列唐太宗设置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为后世传为一段佳话。
十、走马观花
原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形容观看事物匆忙不细致,观察不深入,也比喻粗略地了解事物。含贬义。
出处: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近义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反义词:细致入微、深入细致。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对事物理解不深入、不认真的态度,强调了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需要细致和深入,而不应只是匆匆一瞥。
唐朝中期,有位有名的诗人孟郊。他出身贫苦,从小勤奋好学很有才华。但是,他的仕途却一直很不顺利,从青年到壮年,好几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了第。他虽然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的家属都养不起,但他性情耿直,不肯走权贵之门。他决心刻苦攻读,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敲开仕途的大门。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孟郊又赴京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这次,他进士及第了,而这时,他也已经四十六岁了。几十年的拼搏,终于如愿以偿,孟郊高兴极了。他穿上崭新的衣服,扎上彩带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城里尽情地游览。京城美丽的景色使他赞叹,高中进士的喜悦又使他万分得意,于是,他写下《登科后》,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那种穷困窘迫的生活是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我高中了进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荡;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这首诗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孟郊数次落第,这次居然金榜题名,说明平日里脚踏实地准备好,等到机会来临才能牢牢抓住。一个人若怀才不遇,整天怨天尤人,丧失进取之心,才华也终会泯灭于人世间。如果人们搞调查研究也“走马观花”,那就不可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也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如果变“走马观花”为“下马观花”,那情况又不一样。
“下马观花”:能切实深入实际,更容易了解事物本质。
十一、口蜜腹剑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十一载》:“安禄山专制一方,阴蓄异志,殆非人类,腹中有剑,口中有蜜。”
近义词:笑里藏刀、阳奉阴违。反义词:表里如一、心口如一。
唐玄宗时,朝中有个官员叫李林甫。他与皇帝属同一个宗族,所以权势显赫,不可一世。李林甫很有才艺,字写得很好,又擅长绘画,因此很受唐玄宗的赏识和重用。可是李林甫品德低下。他善于谄媚逢迎,以此来博得皇帝的夸奖。对于唐玄宗的心腹宦官和宠妃,他总是想方设法讨好卖乖,博取他们的欢心,以保住自己的官位。他就是依靠这种特殊的本领蒙蔽了皇帝及其身边的人,在朝中高居宰相之位达十九年之久。李林甫平时和同僚们相处,总是装出一副态度谦恭、平易近人的样子,看起来像是一位办事公正、善解人意的忠臣良相,实际上他阴险狡猾,手段毒辣。他专门同有权有势的人结交,结成帮派,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凡是有才学有见识的人,他都非常妒忌。
李林甫初升侍郎,进入宰相行列,首先想到的是除掉同僚。那时候身为中书令的诗人张九龄,侍中裴耀卿位置均在李林甫之上。为了除掉张九龄,李林甫表面上巴结讨好,暗地里却咬牙切齿,进谗言,挑拨离间,想借玄宗皇帝之手除掉张九龄。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蔚州刺史王元琰案发,王妻是张九龄好友中书侍郎严挺之早年离异的前妻。严挺之想为王元琰说情。李林甫急将此事密报玄宗,让玄宗重责严挺之。张九龄不知是李林甫设置的圈套,极力为严挺之辩护。玄宗大怒,结果张、裴、严被扣上结党营私的罪名被贬官。为了掌握唐玄宗的爱好和想法,李林甫用金钱玉帛买通了宦官和皇帝的嫔妃,因此唐玄宗那儿有什么消息,他马上就能知道。有一次,他听说唐玄宗要重用兵部侍郎卢绚,便立即把卢绚调到外地,不久又把卢绚降职,却对唐玄宗说卢绚有病,不能重用。又有一次,他知道唐玄宗想重用严挺之,就把严挺之请到京城来看病,然后告诉唐玄宗,说严挺之年老体衰,正在医治。李林甫两面三刀,嫉贤妒能,陷害了很多才能比他高的人。了解李林甫的人,都说他口蜜腹剑,对他十分痛恨却又畏惧,只好远远地躲着他。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甜言蜜语,实则心怀叵测,暗藏杀机的人。它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警惕那些表面和善而内心阴险的人。
十二、风声鹤唳
《晋书· 谢玄传》中记载:“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说的是淝水之战中,前秦皇帝苻坚率领的军队在溃退途中,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秦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这则典故反映了苻坚军队在战败后的恐惧和惊慌心理,也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苻坚在战争前期过于自信,轻视了东晋的实力,导致了失败。而在失败后,军队的士气崩溃,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进一步加剧了失败的后果。
“风声鹤唳”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惧和惊慌时,听到一点声音就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被恐惧所左右,否则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十三、画龙点睛
这个成语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演变而来:“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说的是画家张僧繇以善画佛道著称,在江南的寺院中绘制了大量壁画。传说他在画龙时,最后才给龙点上眼睛,龙便破壁飞去。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展现了张僧繇高超的绘画技艺。“点睛”这一关键动作,让原本静态的龙变得栩栩如生,赋予了画作生命力,体现了关键部分对于整体的重要性。从艺术角度看,它强调了在创作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和精髓,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画龙点睛”常用来比喻在说话或做事时,能够抓住关键,使内容或事物更加精彩、生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十四、 退避三舍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大意是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问他若返回晋国后如何报答,重耳表示若晋楚交战,自己会让晋军后退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晋文公果然下令晋军后退三舍,避开楚军。
重耳在流亡时对楚成王的承诺,体现了他的诚信和知恩图报。而在战争中履行承诺后退三舍,既显示了他的君子风范,又在战略上起到了诱敌深入的作用,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谋略。这种行为在当时的诸侯纷争中显得难能可贵,也为晋文公赢得了声誉和尊重。
“退避三舍”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守承诺,同时在面对冲突和竞争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十五、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说的是韩信率领军队作战,让士兵们背向河水列阵,后无退路。士兵们在绝境中奋勇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韩信此计非常冒险,但也正是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和潜能。这体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他能够准确地把握士兵的心理和战场形势,以奇制胜。
“背水一战”意味着在面临绝境时,不能轻易放弃,要敢于拼搏,激发自己的潜力,或许能够扭转局势,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但这种策略也需要谨慎使用,必须对形势有准确的判断和把握。
十六、洛阳纸贵
这个典故出自《文选.左思<三都赋>》,说的是西晋时期,左思撰写的《三都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人们争相传抄,以至于洛阳的纸都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左思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创作《三都赋》,其作品的价值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可。这反映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追捧。同时,也说明了在文化繁荣的时代,人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渴望和热爱。
“洛阳纸贵”用来形容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它提醒创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创作出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作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优秀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十七、赤膊上阵
这个成语见于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意思是:割据凉州的军阀马腾被曹操杀掉,马腾的儿子马超为报父仇,进攻曹操。曹操的猛将许褚与马超大战,许褚杀得性起,卸下盔甲,赤着膊提刀上马,与马超决战,令双方官兵大为震惊。
许褚的行为展现了他的勇猛和无畏,在战场上毫不畏惧,敢于以最直接的方式与敌人对抗。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战争中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也体现了他对自己武力的自信。然而,这种行为也带有一定的鲁莽和冒险成分。
“赤膊上阵”现在多用来形容人不顾一切、奋勇向前的行为,但也暗示了这种行为可能缺乏策略和理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使用。
十八、成竹在胸
成竹在胸,这个成语又名“胸有成竹”,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苏轼在《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中写道,文与可画竹之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拿起笔来仔细观察,然后迅速下笔,一气呵成。
苏轼的画竹技巧源于他对竹子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以及长期的实践和积累。他在作画之前已经在心中构思好了竹子的形态和神韵,这体现了他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这种创作方式强调了在做事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和思考,胸有成竹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成竹在胸”告诉我们,无论是从事艺术创作还是其他工作,都要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对事物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取得成功。
十九、讳疾忌医
这个成语也说成“护疾忌医”。宋代周敦颐在《周子通书·过》中提到:“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故事的原型来源于韩非子的《扁鹊见蔡桓公》,说蔡桓公生病了,扁鹊多次提醒他病情,但蔡桓公因忌讳疾病,不愿意承认自己生病,更不愿意接受治疗,最终病情加重,无法医治。
这则典故生动地刻画了蔡桓公的固执和愚昧,以及扁鹊作为医者的无奈。蔡桓公对自己的病情视而不见,拒绝接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反映出人们在面对自身问题时,往往存在逃避、抵触的心理,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讳疾忌医”警示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及时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批评,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否则小问题可能会演变成大灾难。
二十、 韦编三绝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意思是孔子花了很大精力读《周易》,反复阅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了多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
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对知识的渴求和治学的严谨态度。在当时书籍以竹简形式呈现,阅读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孔子依然坚持不懈地研读,展现出了他的勤奋好学和对经典的尊崇。这种精神对于追求知识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告诉我们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深入钻研,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精髓。
“韦编三绝”成为了勤奋读书的代名词,提醒后人在学习上要不怕吃苦,持之以恒,通过反复学习和思考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发布图文只为交流分享,源自网络的图片、文字及音视频内容,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 jnwytg@163.com
责任编辑:邓不悔
感恩遇见,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