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 华东师范大学李磊等研究团队揭示REGγ通过降解TRAF6来维持骨稳态,预防骨质疏松

学术   2024-11-22 11:15   浙江  

iNature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脆性增加,是一种“隐形疾病”,常被忽视,直到发生骨折才被发现。因此,开发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和新型治疗策略以应对骨质疏松症具有紧迫性。

2024年11月13日,华东师范大学李磊,李坤和海军军医大学许硕贵共同通讯PNAS(IF=9.4) 在线发表题为 REGγ is essential to maintain bone homeostasis by degrading TRAF6, preventing osteoporosi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出REGγ是骨质疏松人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一步研究表明,REGγ缺失会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并在REGγ敲除小鼠(KO)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特异性REGγ敲除小鼠中引发骨量丢失。

然而,在BMM特异性REGγ过表达小鼠中,破骨细胞活性显著降低。机制上,作者明确了REGγ-20S蛋白酶体通过一种非依赖于泛素的途径直接降解TRAF6,从而抑制骨吸收。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建BMM特异性Traf6敲除与REGγ敲除的双敲小鼠模型,作者发现能够“挽救”骨质疏松的表型。此外,作者发现抑制CKII可通过NIP30(REGγ的“抑制剂”)去磷酸化激活TRAF6的非泛素依赖性降解。据此,作者选择了CKII抑制剂TTP22,并明确了TTP22在体内和体外均可缓解骨质疏松症。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NIP30/REGγ/TRAF6轴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独特功能,并提供了一种潜在治疗药物TTP22,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病,影响了许多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其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脆性增加,进一步导致骨微结构退化,可能引发腰背痛、脊柱变形以及脆性骨折等问题。其中,骨质疏松继发的脆性骨折因其高发率及对健康的严重威胁而备受关注。由于骨质疏松的隐匿性进展,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极具挑战性。虽然骨密度(BMD)作为诊断金标准,但仅能提供部分骨强度信息。因此,补充方法如生物标志物对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已有的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有限。

现有的药物治疗手段,例如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抗体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类似物,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脆性骨折的风险。而双膦酸盐和激素治疗虽然常用,但双膦酸盐吸收率低且易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激素治疗则可能增加其他疾病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这些药物的长期疗效和不良事件的争议导致患者对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因此,探索骨质疏松的潜在机制以开发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和新型治疗药物仍然是紧迫需求。

模式机理图(图片源自PNAS

增强的破骨细胞骨吸收是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和治疗靶点之一。RANKL在破骨细胞的成熟和激活中发挥关键作用。RANKL与RANK结合后,招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NF-κβ、AP-1和MAPK),从而激活NFATC1,导致破骨细胞过度活化。在小鼠中,Traf6敲除导致破骨细胞缺失和致密骨症,表明调控TRAF6可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潜在方向。近期研究表明,蛋白酶体系统通过降解调控TRAF6的功能,提示理解TRAF6降解的调控机制可能为骨质疏松治疗提供新策略。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存在非依赖泛素的蛋白酶体参与TRAF6的周转和破骨细胞生成。

REGγ,又称Ki抗原、PSME3、PA28γ或11Sγ,最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被发现,并能够通过激活20S蛋白酶体以非依赖泛素的途径调控蛋白降解。REGγ敲除的细胞表现出生长受阻、增殖减少以及凋亡增加。作者此前的研究也发现,REGγ缺失的小鼠表现出衰老表型及骨质疏松症状。此外,NIP30(又称PIP30)可通过与REGγ直接结合抑制其与20S蛋白酶体的激活作用,而其C端的保守丝氨酸富集区域可被CKII磷酸化,从而增强其抑制作用。因此,作者提出通过抑制CKII可以增强REGγ-20S蛋白酶体的功能。

在该研究中,作者鉴定出REGγ是骨质疏松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证明了REGγ通过非依赖泛素的机制降解TRAF6来调控骨代谢。此外,作者发现TTP22能够通过调节CKII/NIP30/REGγ/TRAF6轴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从而为骨质疏松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NIP30/REGγ/TRAF6轴在骨质疏松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TTP22作为一种潜在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405265121

END

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love_iNature),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13701829856 或邮箱:iNature2020@163.com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iNature
专注前沿科学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