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送文章▼
教学成果的孵化、培育与价值呈现
——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形成与奖项申报说起
黄积才,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做好教学成果的总结、提炼、呈现和优化,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 增加教学成果的影响力、辐射力。各级科研主管部门要重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提炼、呈现和提升工作, 提升申报教学成果的科学性、高效性。一要读懂文件, 理解教学成果的概念依据;二要梳理要点, 聚焦教学成果的核心要义;三要学会申报, 明晰教学成果的关键要素, 包括回应重大关切问题、提炼标识性强的核心概念、呈现完善的成果内容架构、填写详略有序的申报表格、积淀扎实厚重的成果支撑材料等。 关键词:教学成果; 教育科研管理; 立德树人; 教学成果核心概念;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基础教育学校立德树人‘共同体’建设研究” (课题批准号:FHB170586) 的研究成果
▼本期推送文章▼
教学成果的孵化、培育与价值呈现
——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形成与奖项申报说起
黄积才,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自2014年开始,教育部每四年一次组织评选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是基础教育界荣誉级别最高、评审办法最科学、评审过程最公平公正的奖励。该奖项的评审有效调动了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推动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很多校长及教师对于什么是教学成果,如何对教学成果进行提炼、培育、申报、优化等,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也就进一步导致了成果提炼方法不科学、教学成果价值不突出等问题。
准确理解教学成果奖评审的话语体系,把握教学成果的概念及其要义,掌握教学成果梳理要略,对加强教学成果的孵化与培育,提高区域教育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级科研主管部门要重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总结、提炼、呈现和优化工作,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成果梳理办法,提高科研服务实践的质量。
一、读懂文件:理解教学成果的概念依据
要准确把握教学成果的概念要义,就要真正读懂文件,深刻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在文件中找到申报依据。
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明确了教学成果奖的概念: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申明了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基本条件:国内首创的,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
基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安排”等相关主题的文件,笔者梳理了参加评审的教学成果应符合的几点要求。一是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核心理念,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二是围绕解决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实践检验,在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效果显著。三是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能够持续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建树,在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经过不少于四年的实践检验,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一等奖教学成果应具备自己的理论体系,经过不少于四年的实践检验,在全国或者省(区、市)域内产生较大影响。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学改革实践的某一方面有所突破,经过不少于两年的实践检验,产生显著成效,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二、梳理要点:聚焦教学成果的核心要义
基于上述一系列文件,笔者认为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其精神实质是教育工作者在某一重要的教育教学领域中,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重大现实问题的一套方案。深入分析各类获奖的教学成果,可以发现其具备的十大特点。
一是方向性。教学成果政治方向正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立德树人”的导向,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针对性。教学成果能够有效回应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三是整体性。教学成果是针对重大现实问题给出的整体性解决方案,不是局部解决方案或办法。
四是复合性。教学成果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指导实践形成的教学成果。
五是独特性。教学成果体现了创造性解决重要现实问题的一套办法,具有重要的个性标识,是成果持有者的“独门功夫”。
六是新颖性。教学成果是一个创新实践的过程,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新路径。
七是操作性。教学成果是操作性强的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有良好的示范引领的作用,在推广后能更好地被借鉴应用。
八是实效性。教学成果能够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对培养目标产生重要影响,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九是持续性。文件规定教学成果必须推广应用两年以上才有被评为二等奖的资格,推广应用四年以上才有被评为一等奖的资格,表明成果必须经过实践的持续性检验。
十是影响性。教学成果要在业内及更大范围都有良好口碑,能够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三、优化提升:明晰优质教学成果的关键要素
好的教学成果,一方面具有清晰严谨的话语体系,即以核心概念为起点发展形成的系统做法;另一方面具有扎实深厚的实践支撑,也就是要有持续、系统、深入的实践探索,并且最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出申报者的使命担当—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申报教学成果时切忌伪造问题、捏造概念,同时尽量避免涉及有争议的概念。
1. 回应重大关切问题
优秀的教学成果,要能够回应当下教育教学过程中重大、突出、关键、紧迫的问题,要能与时代脉搏一起律动,能体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申报者应系统思考“五个结合”:结合主要问题与主要矛盾,结合导向性问题与中国教育传统自信,结合实践问题与学科导向,结合专业问题与学术研究,结合单一学科问题与跨学科研究。例如: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翱翔计划’: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北京模式”,回应了“教育为什么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提出首都教育工作者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责任也有使命,并且要有所作为。
2. 提炼标识性强的核心概念
梳理教学成果的过程中,申报者要注重相关概念的总结与提炼,应基于解决中国教育实际问题来提炼标识性强的核心概念。申报者应以核心概念作为话语体系建构的起点,更好地阐释教育教学领域的新实践、新经验、新范畴和新命题,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核心概念体系,更好地回应教育教学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例如: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复式教学实验与研究”,成果完成者所在单位为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鲁坑小学。这所小学地处边远山区,自1959年开始至今数十年,学校不断挖掘复式教学的深意,探索出互教互学的经典路径,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方案,成就了复式教学特色鲜明的样例价值。
3. 呈现完善的成果内容架构
教学成果是创造性解决教育教学重大现实问题的一套办法,要根据问题解决的思路,采用问题解决思维,遵循问题解决逻辑,形成关于某一问题的话语体系。申报者在申报时要站位高远,联系实际,高度概括,生动呈现,讲好普通教育工作者安教、乐教、善教的常态故事,展现出教学成果的完整内容。例如: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就讲述了解决问题的逻辑严密的“八个台阶”,即情境教育本质、情境教育美学、情境学习核心秘密、情境教学五要素、情境教育模式与原理、情境课程四大领域、情境课堂操作五要义以及情境教育科学依据,全方位建构起架构合理、内容充实的情境教育体系。
4. 填写详略有序的申报表格
申报教学成果时还有一项特别需要重视的内容,即对申报表格的把握。申报者要下功夫反复打磨申报表中的各项内容,力求填写得精炼、精准。对于500字的“成果概要”,要尽量要素化、结构化,要说明成果是什么,好在哪里;对于800字的“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要特别注意聚焦问题,围绕问题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要凸显方法与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解决的每一阶段都要附上相应的标志性成果;对于500字的“成果创新点”,要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价值创新、平台创新、方式创新、方法创新、路径创新等角度,展示出教学成果的独到创新之处;对于800字的“成果应用及效果”,可简述应用情况,而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成效与成果进行立体描述,展示出该成果在业内外的引导示范作用。
5. 积淀扎实厚重的成果支撑材料
申报教学成果,需要按要求提交一整套材料。很多申报者都是等到申报通知发布才开始临时整理、拼凑资料。真正高质高效的做法是在产生标志性成果(成果应用的时间起点)之后,就进行主题式活动推进,同时梳理教学成果相关材料。这样能够体现出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使成果材料系列化地呈现。具体可采取一学期一主题的方式,精心设计内容,结果汇集成册,一学期一册,这样坚持五年、八年,即可积攒出一份厚重、有说服力的汇报成果。申报者还应对教学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尝试发表相关主题的文章,刊发文章的期刊层次越高,最终对于该成果的支撑力度越大。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中小学管理 2019,(06),28-30
文章阅读结束,欢迎转发分享!
▼资源分类导航▼
↓点击免费查阅专题资源↓
▼资源分类导航▼
▼配套服务推荐▼
▼配套服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