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视野|生态之美是生态摄影的生命

文摘   2024-08-19 19:37   河南  



陈建伟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摄影(理论与实践)创始人。曾任林业部保护司副司长、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正局级)、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巡视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自然生态摄影专业委员会理事等。现任中国林业文联副主席、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专家委员,美国国家地理野外探险家等。

采用图文并茂的生态摄影方式在杂志、报刊、多媒体上发表过数百篇文章和数千幅摄影作品。建立过中国最早的生态摄影网站、举办过多次个人生态摄影展,出版过多部生态摄影集并获过国家奖,发表过数十篇生态摄影理论文章,出版了中国首部生态摄影理论专辑,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各种摄影节中举办过多场讲课讲座,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然影像中国”联合发起人。


摄影本身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我们所提倡的生态摄影,追求的是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我们知道,思想和科学是一种认知活动,它们不一定美,不一定打动人,而艺术要打动人、吸引人、感动人,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越是有思想艺术性的影像越具有感染力、震撼力,越能够打动人、感染人,越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也越能更好地“唤起观众的审美情感”,用影像来保护生态、感染民众、促进文明,这才能实现生态摄影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01

问题的提出


有人认为摄影只要有艺术性就可以了,其实,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摄影师的眼睛看世界都不是简单的视网膜成像,眼睛受大脑指挥,取(景)这个而不取(景)那个,一定是有思想和理念预设的。在生态摄影中,否认了摄影的思想性也就否认了摄影的艺术性,而生态摄影的思想性往往是由其所蕴含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来体现的。也就是说,生态摄影对于艺术性是有其特殊要求的。首先,我举图1和图2这两张蝴蝶的例子来说明。


图1:《亮灰蝶》陈敢清/摄 拍摄地点:广东珠海

图片说明:这张蝴蝶作品的物种(亮灰蝶)是常见种,很多人都能够拍到,生态价值不算高,评价分值肯定不会高,但是蝶的光影效果上佳,主体突出,细节清晰,亮灰蝶与花粉的生态关系表现得很清楚,艺术价值高,最后综合评价的结果就会高,不失为是一张优秀的生态摄影作品。



图2:《国蝶的风采》陈敢清/摄 拍摄地点:浙江

图片说明:这张蝴蝶作品表现的是一只停在树枝上的金斑喙凤蝶,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瞬间,是历史性的一瞬间。
比较图2这张蝴蝶作品,咋一看,不仅是外行人,而是大部分人都不会看好的作品,但是随着你的细读,你就会越来越体会到这张照片的珍贵性和极高的科学、生态价值,因而确定它为一张优秀的自然生态摄影作品。
这张作品的标题是《国蝶的风采》,国蝶?用国家来命名的蝴蝶,这能够吸引你吧。再看作品说明:金斑喙凤蝶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世界上最名贵、最极为罕见的蝴蝶种,它享有“世界动物活化石”和“蝶中皇后”之美誉,排名位列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即便在中国国内,都是多少年才偶尔发现一次,非常罕见!它是中国的蝴蝶种中惟一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最高一级的(附录一)保护物种。
如果我还继续告诉你,金斑喙凤蝶已经失踪了多年,就连它的标本都极为罕见!本世纪初,在英国伦敦皇家自然博物馆里,讲解员可以骄傲地告诉你说:全世界只有我们博物馆里才有这种蝴蝶的标本,你才能看见这种蝴蝶长得什么样,是怎样的风采?而上面这张拍摄于2020年4月29日的照片,是多少年来我们拍摄到的第一张,是唯一的一张野外自然状态下的金斑喙凤蝶照片。这张照片艺术价值虽然差了一点,但它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却是相当高的,综合评价肯定不应该低于前面那张照片,对于这种评价,大家应该都会有这个共识。生态摄影是生态价值和艺术价值综合评价的摄影艺术,你还能因为它光影效果不算太好而否定它极高的生态价值,进而认为它不是一张优秀的生态摄影作品吧?(当然,如果有可能,或者蝴蝶能够给摄影者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调整拍摄,把这件作品的艺术性再提高些,这张照片的综合价值就会更高了!)
那么,生态摄影是不是就一味鼓励大家去拍濒危物种、只拍“新奇特”的照片呢?那也不是。对于这个问题,擅长平凡之中发现美的生态摄影家袁明辉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譬如《中国画》这张照片(图3),一只小蜻蜓(透顶单脉色蟌)停在草叶上,两个物种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透顶单脉色蟌是蟌科里的一种昆虫,俗称小蜻蜓,在南方非常常见,停在草叶子上就是小蜻蜓的日常生活。而作者将这两种非常普通的物种那么一组合,既简洁又美丽,就像一副充分留白的中国画。这张作品获得了2020年首届英国TTL自然摄影年赛(POTY)微距组冠军,第7届英国国际园艺摄影年赛(IGPOTY)黑白组提名奖。这幅作品生态价值一般,而艺术价值非常高,综合评分很高的结果使其不失为一张优秀的生态摄影作品。


图3:《中国画》袁明辉/摄 拍摄地点:湖北武汉

作品说明:一只小蜻蜓(透顶单脉色蟌)停在草叶上


当然,我们希望多多拍出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三性”俱佳的作品来,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做到(这当然也是生态摄影迷人之处,值得你毕生去追求)。有的时候,科学性很强的东西,未必能够吸引人,让公众看得懂、感兴趣,大众感兴趣的东西,科学家也未必能够说得明白。但是,如果富含科学性的东西也同时具有艺术性,公众在被艺术性吸引眼球的同时,通过照片及文字说明,科学知识也就在其中自然理解了、潜移默化了。
综上,我们也可以地简单地把生态摄影作品的“三性”评价标准,归纳成生态价值(思想性和科学性综合)与艺术价值(艺术性)二者综合的评价体系。

一张生态摄影照片优秀与否,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价的结果。简单点讲,就是生态价值与艺术价值综合评分的结果。在实际拍摄中,珍稀物种或者珍贵影像难拍到,其艺术性差一些可以理解。而常见的影像人人都能够拍到,你的艺术性再不高就肯定不能服众。其实,我们前面举的很多作品的例子都是生态价值与艺术价值综合评分的例子,只是这张偏生态价值高一些,那张偏艺术价值高一些而已。
生态摄影追求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三性”俱佳,也就是生态价值与艺术价值综合评分俱佳,没有一点踏踏实实耕耘的作风和认认真真努力的态度,要拍出好的生态摄影作品是不容易的。 “世界摄影史”的作者内奥米.罗森布拉姆曾经那么说:“在我看来,最有力度的照片往往通过某种最佳方式融合了信息和情感,让观众能不厌其烦地欣赏它,毫无视觉和情感上的疲劳”在生态摄影中,生态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综合就是融合“信息和情感”的最佳方式!
生态摄影告诉我们,拍摄生态摄影的道路宽广而漫长,如果你有志投入并追求高标准(生态价值与艺术价值评分都高),你需要掌握和努力的东西永无止境,你有多少本事都可以拿出来,生态摄影值得你一辈子去追求!



图4:《大鸨-眸子流辉》聂延秋/摄  拍摄地点:内蒙古

大地枯黄寒尤在,眸子流辉知春来;

轻影无意弄白雪,不觉情窦悄然开。

(注:大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拍摄时正逢大鸨发情阶段,固而以诗抒发情感来替代说明。)


图4作品用饱含感情的诗来替代图片说明,也算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诗配画的方式颇具中国文化特色。聂延秋在中国拍鸟界是一位元老级的人物,先后出版过四部鸟类学个人专著,拍摄的中国鸟类超过1200多种。他高声疾呼,在野生动物摄影中应该倡导和贯穿“生态摄影”的理念,他把自己的一生追求定位为“传播生态摄影理念、倡导生态道德教育”。


02

为什么要提倡生态摄影的美学


中国文联所提到当前摄影界存在“伪生态摄影”的问题,是当前我们摄影人群中、特别是打着生态摄影旗号未理解生态摄影内涵而存在的一个问题。按我的理解,思想上不正、科学上不真、艺术上不美却打着“生态摄影”旗帜的现象就是“伪生态摄影”。摄影如果仅仅只是以追求所谓的传统“美”为目标,背后就可能会蕴藏有“丑陋”和“罪恶”,这就是我们应该批判的“伪生态摄影”。
1.传统审美出了问题
社会上我们常常看到的“伪生态摄影”现象层出不穷的根源在哪里?正确思想的丢失和审美观出了问题应该是关键!
摄影家于云天老师在谈到自己的摄影观念时说:“那些极致的、漂亮的、唯美的风光,是美,但只是美的初级阶段,当艺术需要更深入时,必须和哲学和宗教结合”。他大声疾呼:“我们必须重新定义摄影艺术中美的内涵”。在当今生态文明时代,在传统美盛行,“伪生态摄影”正在因此而大行其道的时候,“重新定义摄影艺术中美的内涵”的我们,应该提倡的就是符合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中的美学!

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艺术摄影(非生态摄影)的例子,见图5。姚璐老师的这幅作品模仿中国古典美术作品的风格,但在美仑美奂的青山绿水下,却隐藏着肮脏的垃圾。高远的意境和恶脏结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讽。
图5  姚璐/摄

姚璐在诠释这幅作品时说:“实际上这种细节带给我一种就是恶心或者沉重。其实我在开始是想去再造这种美丽的山水,但它实际的东西却是由这种垃圾组成。‍‍这里面就有很多的反省,‍‍就是说我们中国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对这种现实环境,我们如何去保护。这个其实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这个作品的价值能够用漂亮不漂亮的传统美来评判吗?这个作品给观者一个深深地震撼,一个生态的思考——对于当今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让人很有回味。这种意境,其实我们有很多摄影师及他们的作品已经在用生态摄影这个手段来表现了。


图6:《垃圾堆上的思考》周海翔/摄 拍摄地点:辽宁


鸟多环境就美吗?图6这张照片反映的是大群在垃圾上寻找食物的海鸥,作者希望这种现实能够提醒人们,环境美是应该有其特殊要求的。用一种简单的、表面的现象就得出某种结论是经不起推敲的。

摄影师周海翔将相机当作保护生态的利器,充分发挥影像生态思考和违法证据的作用,为相关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执法活动提供了强力的证据和支持。他常年如一日的投入到他的自然保护项目中,社区的老百姓对他的熟悉往往超过地方管理者。他把自己称作是“与大自然签约一生的生态摄影师”。


图7:《母亲河岸》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青海贵德

图片说明:在号称“天下黄河贵德清”的地方,黄河河滩上乱扔的垃圾令人触目惊心。如果黄河无论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在纵横祖国大地5400千米的黄河两岸都常常发生这种现象,我们的母亲河将会怎样地痛心疾首,她的子孙将会怎样地无地自容啊。



图8:《埋在沙漠里的污染》  陈杰/摄  拍摄地点:内蒙古阿拉善

图片说明: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腹地中,中科院和绿发会工作人员在一处当地化工企业通过埋在沙漠里的管道,向沙漠直排污染并用黄沙覆盖的区域,挖出被污染的沙子,为环境公益诉讼收集证据。



图9:《红树林中的污染》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广西钦州

图片说明:作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变成了人类塑料垃圾的收纳场。



图10:《过牧》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河北围场

图片说明:中国北方草原的退化、沙化一度非常严重,究其原因,过牧是草原沙化的最主要原因。


图5-图10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美”? 什么样的“美”是我们评价照片优劣的标准?或者说,生态摄影应当提倡什么样的美?


图11:《扑灭森林大火》王新廷/摄 拍摄地点:西昌泸山


图11是森林消防队员们努力奋战在森林防火第一线的动人场面,坡陡火旺,烟尘与灰土弥漫的这种环境一般人很难见到。红色的火和人,蓝色的烟雾和黄色的尘雾相互衬托,红色、蓝色是救火场面的主色调,黄色的尘土飞起说明了救火队员工作的紧张程度,救火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火攻、烟呛、摔倒、砸伤等等)。这张色彩强烈冲突的、三角构图的作品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当时那种紧张又不安的气氛,让人十分担心这些消防队员的境遇--我们要感谢他们,我们的生活安好就是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这张反映人与自然灾害之间生动画面的作品,绝对是一张优秀的生态摄影作品。可部分的摄影大赛评委却以不“美”,以家“丑”不可外扬为理由否决了。


2.生态摄影应当提倡什么样的美?

传统意义上的“美”(这里指的是只追求光影效果好、画面干净、构图黄金律、这个定理那个法则的所谓传统美。下同)还能不能作为摄影的准则?或者说传统“美”还应不应该作为生态摄影美的标准?

有的生态摄影师提出了用“真、善、美”三条作为生态摄影的原则,如果这个“美”还是沿指传统的所谓“美”,我对此是有根本分歧的。如果把所谓的“传统美”作为评判准则,就必然与生态摄影以反映客观真实、反映正确生态关系为根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相违背。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画面漂亮、“美”! 往往带来有意无意掩去客观真实的行为,甚至采取违反生态道德、危害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打着生态摄影的旗号,作违反生态道德的事,出违反科学的“佳作”,不就是“伪生态摄影”的具体体现吗?因此,“传统美”肯定不能作为生态摄影的准则,用这个美不美来评判一张生态摄影的照片,是必然要将生态摄影引向歧路的。
至于什么才算“美”?追根溯源,美学对美的经典定义是这样描述的:“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美学概念.docx-360文库)。换个角度说,“自己需求的满足”、“愉悦反应”必然因每个人的思想理念、受教育程度包括社会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对美的感受是有各人自己强烈的主观性、时段性的。放大一点看,每个社会阶段的 “自己需求的满足”和“愉悦反应”也会因发展阶段不同而大大不同。唐朝以丰硕为美的审美情趣,在今天还有多少人认同?又有多少人敢于实践?尤其是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人们对美的认知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就有丰硕唯美到骨感至上美再到匀称健康美-健康才是美的认知变化。还有灯笼裤,细腿裤,喇叭裤,七分裤再到破洞裤、乞丐裤,这样的变化好像才发生在昨天、今天?
既然传统的“美”不能作为评判生态摄影作品优劣的原则。那么生态摄影提倡的是什么美呢?生态摄影同样需要美,但这个美肯定不是传统的“美”,而应该是“生命之美”“自然之美”和“生态之美”!

“摄影美学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赵刚.《世界摄影美学简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18:12)。我们知道,摄影的理念和作品是摄影美学解读的核心,摄影美学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日益激烈的冲突矛盾中,生态文明社会一定要影响并摧生出生态文化的美学思想,也一定摧生出生态摄影的美学思想。那么,抛弃“传统的美”,提出“生命之美”、“自然之美”到“生态之美”的认知就是必然的了。

03

生命之美和自然之美


我们常常感叹生命之美,原因不外有两方面。
一方面,人类祖先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由猴子进化成了人类,人类与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类最早的原始美感源于生物崇拜和生殖崇拜,面对残酷的大自然,可以果腹的食物与能够狩猎采摘的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延续都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扩大种群不但是延续生存的需要,也是应对敌对部落和争夺自然资源的需要,因此,能够供人们狩猎、采摘的自然资源以及能够使部落延续壮大的人都是美的,如有山有水、能够获取食物和躲避风险的环境,体格强壮、丰乳肥臀和生育能力强大的人,等等。这是人类脱胎于大自然,与严酷环境斗争的必然结果。这种认识已成为深植人类的基因并一代代延续了下来。


图12:《亭亭玉立》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江西鄱阳湖

图片说明:林冠上惬意的大白鹭,在冬日的阳光下正在舒展翅膀。物种特征明显、辨识度高,侧逆光拍摄,主体突出,光影效果好,大白鹭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交待的非常清楚,准确抓住了大白鹭舒展翅膀的一个精彩瞬间。



图13:《呵护》雍严格/摄 拍摄地点:陕西佛坪


摄影师雍严格为了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多年在野外跟踪它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图13就是他在野外拍摄到的第一张大熊猫拥抱着幼崽的照片,也是全球第一张野生大熊猫呵护着幼崽的照片,多么美好啊!难道你还会因为照片的光影效果不美、环境不干净而否认它吗?!从生态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综合评价来讲,这张照片的总体评价肯定要大大高于前面那张照片。

第二方面,“自然美的最高境界是野生动物的生命”(黑格尔),大自然本身的美丽是亿万年万千物种经过优胜劣汰、在适者生存中形成的,人类社会最早的图腾就是野生动物的图像。例如,中文的“美”字是由羊和大两字构成,因为在农牧时代,羊大则肥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适者生存、劣者淘汰,“丛林法则”使能够最终生存下来的物种都演化成了自然界的精灵。例如雄性动物的魁梧雄壮,因为只有在争斗中取胜的一方才能赢得雌性的青睐,也才有资格延续基因、繁衍后代。我们喜欢流线型、曲线美,喜欢欣赏虎豹极速奔跑的快感,欣赏海豚快速游动的流畅和飞鸟在空中飞翔的自由,等等,这称之为“生命之美”。这是经过多少代适应环境、优胜劣汰遗留下来的,是亿万年物种自然竞争“物竞天择”的结果,和人类一样,“更快、更高、更强”永远是生存与竞争的不二法则。
我们更感叹自然之美,中国道家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亚里士多德说:“任何艺术都是对自然的模仿。”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生命之美和自然之美是艺术评价的根本源泉。

图14:《赛伦盖蒂的晚霞》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坦桑尼亚

图片说明:在绚丽灿烂的晚霞中,树枝上回归夜宿的是秃鹳。塞伦盖蒂是非洲最美丽的稀树大草原,那里是野生动物分布最为集中的天然动物园。



图15:《育儿忙》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南极半月岛

图片说明:每到11月的繁殖季,帽带企鹅就在山坡上筑巢。冰天雪地的南极没有植被,企鹅只能用石头做巢材。担任筑巢任务的雄性带帽企鹅必须到海边去衔石头回来筑巢,满天大雪中,只见很多企鹅摇摇摆摆,来来往往,使得这条路上颇为热闹有趣。作品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用强烈的深浅对比、虚实对比的手法来讲述有趣的生态故事,颇有新意。



图16:《彩霞伴猴面包树》 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马达加斯加

图片说明:在干热的非洲草原上,猴面包树能够为人们提供珍贵的饮水,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救命之树”。在一次考察中,太阳西斜,远方的晴空中却罕见地出现了雨后才可能形成的彩虹,为了能够拍到彩虹和猴面包树在一起的镜头,摄影者在荆棘和荒草中间拼命地奔跑,终于在彩虹即将消失的瞬间抢下了这个美丽的镜头。


总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关于美的讨论一直不绝,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是长期的、永恒的,这是因为社会在进步,美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属性而已。曾繁仁在《中西对话中的生态美学》一书中说道:“自然之美不是实体之美,而是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之美。”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尤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和冲突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仅有“生命之美”与“自然之美”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了,于是“生态之美”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化的催促下诞生了。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社会里,生态摄影需要反映“生命之美”和“自然之美”,更要反映“生态之美”,这是时代赋予摄影人的历史责任。


04

生态摄影美好的最高境界是“生态之美”


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中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家李厚泽先生认为,中西哲学根源上的一个差别是西方更强调理性和知识,中国人最看重的是生命、
生活的世界。西方一直有宗教式的彼岸世界,而中国没有。中国的思想最讲感情,如“道始于情”“礼生于情”“礼因人之情而为之”等。我认为,中国哲学是生命的哲学,是对生存、生命、人类命运乃至生态环境关注的哲学。当前,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逐渐回归东方,中西方哲学互补应该是当前时代的主题,而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必然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
人类社会诞生至今的数千年来,人与自然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人类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是社会的自然观,因而人类社会产生的任何哲学观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自然观。“心灵和它的产品”塑造着人类的价值观,而价值取向就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生态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社会,由生态文化提出来的重大课题,亟待我们努力去探索、勇于去实践!
人类在探索如何处理好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从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中得到了许多启迪,成为生物学、生态学、仿生学、医学、药学、人类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本体,是绘画、工艺美术、文学、诗歌、音乐、舞蹈和摄影等艺术创作的源泉。摄影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摄影艺术越来越与自然血肉相连,自然界更是摄影、视频和电影等艺术载体最重要、最直接的灵感源泉。这些学科和艺术领域都把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自然界尽可能多地展现在人类面前,并给人类带来了无限愉悦和美的享受。

赵刚在《世界摄影美学简史》一书中写道:“摄影美学的发生、发展、变化,往往与某个历史时期的各种因素相互关联。”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生命美和自然美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社会意识、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和文化发展需要了。人类的主观意识也早已深深地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生态之美”呼之欲出就是必然的了。


图16:《自然的和声》袁明辉/摄 拍摄地点:武汉市郊

图片说明:一场暴雨之后,天空开始变亮。摄影师在武汉市郊外的树林中发现了几株野葡萄藤缠绕在树干上。这些弯曲的藤蔓就像五线谱上的高音谱号。随着藤蔓上的雨滴滴落,摄影师感觉到了大自然中美丽的声音。此刻来自音乐的灵感和藤蔓之间形成了一个意象的联接,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阳光,水和空气这生命最抽象的三个元素,这是音乐的印象和自然元素相结合的完美和谐。这幅作品获得了2014年世界最佳自然摄影奖自然艺术组高度赞扬奖;2015年第17届德国国际自然摄影亮点奖植物真菌组高度赞扬奖;2015年第25届西班牙国际山地与自然摄影年赛植物组高度赞扬奖;第11届意大利国际自然摄影绿洲奖植物真菌组提名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图17:《树的组照1——亭亭白桦树》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长白山

图片说明:白桦树树杆纤细,树皮洁白干净,在森林里亭亭玉立犹如青春美少女。它们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在我国东北林区经常能看到成片成片茂密的白桦林。白桦是在被砍伐的森林迹地或大火烧毁的林地上首先生长出来的先锋树种,体现出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森林生命力和柔中带刚的顽强精神。



图18:《树的组照2——巍巍高山栎》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云南盈江

图片说明:这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南亚热带才有的大树——川滇高山栎景观。其造型比较少见,久经风雨而形成的苍劲扭曲的树干上长满了苔藓植物和附生植物,它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小的、独立的树干生态系统。树的质感和美感用黑白影调来处理,使扭曲的树干和细腻的苔藓纹理从黑到白各层次灰度都很丰富。


图17-图18这两张树的摄影作品组合在一起,“一老一少”“一黑一白”“一曲一直”“一南(南亚热带典型树种)一北(寒温带典型树种)”强烈对比又相得益彰,我们从生态的角度来欣赏和品味这放在一起的两张作品,就能体会到树木蕴含的生命之美和生态之美。


生态美是在生命之美、自然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美学,它脱胎于自然之美(为了下面叙述简便,我们把生命之美归入到自然之美中,下同)而高于自然之美,是在自然之美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人文因素而形成的。我们说,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是社会阶段的“心灵和它的产品”。也就是说,对于生态文明社会来说,“自然之美”融入生态文明社会先进的价值观后就必然要产生“生态之美”。生态摄影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在生命之美与自然之美基础上的更高级阶段,即“生态之美”。

“生命之美”是“自然之美”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之美”的灵魂和最高境界,有机生命加上水、土、石、沙、气等无机物共同构成了大自然,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从而产生出社会学、哲学、文学、生物学、医学、艺术和美学等。倾慕大自然、仰慕万物、向大自然学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美永不枯竭的源泉,有机生命之“生命之美”和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之间就组成了自然之美。因此,大自然给人类启迪的美就是“生命之美”与“自然之美”。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有过认为大自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有过向大自然进军、盲目征服大自然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进入了生态文明社会,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新的社会需求必然要引导和规范人类的行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必须树立起崭新的“生态之美”的理念。


图19:《羊马成群伴河曲》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内蒙古

图片说明:认识草原,我们不能只讲畜牧不讲生态,也不能离开人畜去讲所谓“理想”的草原;不能以牛羊数论成败,也不能以无牛羊为“理想”。我们必须清楚,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草-畜-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按照自然规律去做——“师法自然”的典型,是一个与森林、湿地、荒漠、海洋、农耕都不相同的、极为特殊的生态系统。



图20:《中国最美乡村》陈建伟/摄  拍摄地点:江西婺源

图片说明:这是被列为中国最美乡村之一的婺源。晓起村村民生活在婺源的山水林田湖的环境中,这是晓起村村口的风水树。



图21:《我是记者》王景春/摄 拍摄地点:湖北洪湖

图片说明:当长江干堤洪湖中沙角险段出现约200米长的滑坡和15厘米宽的裂缝时,大堤上到处都是泡在齐膝深且发臭的泥浆里的战士,他们体力已经严重透支,满眼血丝。见到此景,摄影师与他的同伴们立即跳进泥浆中用相机记录下这些抢险瞬间。当天的气温超过40℃,当险情得到控制时,他们已经在泥浆里拍摄了两个多小时,喘气的工夫相互对望,才发现伙伴们一个个都像泥猴一样,摄影师端起相机抓住了这个特写。


人类面临自然灾害时该如何反映?这是很多摄影人面临的考题。以往在自然灾害面前,反映人们抗灾救灾的摄影题材拍摄的很多,感人的故事也不少。而图21的摄影者却从另外一个角度,记录下这个场面的“旁观者”——摄影记者。看到这张照片,人们会想:连这个搞记录的“旁观者”都满身、满相机的泥浆,可想而知现场抢险救灾的战士们会是怎样的辛劳疲惫。作品不仅讴歌了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置身救灾抢险境地的精神,也讴歌了那些不在画面里的救灾抢险的战士,“一石二鸟”颇有创意。
那么,什么是生态之美呢?简单来说,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伦理、生态道德和生态文化孕育出的美就是生态之美。举一个简单直接的例子:一张野生动物照片拍得很漂亮、动作难得、光影好,用传统的眼光评论它是美的,但是这张作品如果违反了生态伦理、有悖于生态道德,是源于迫害、惊扰野生动物而拍摄出来的,那么用生态美来评判它就是丑的。如果一张照片提倡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就是生态之美,反之就不是。生态美学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学形态,它不同于传统美学之处在于人与自然不是分离的,而是一个共同体。

赵刚在《世界摄影美学简史》一书中写道:“摄影师的实践离不开思想,重要摄影师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摄影美学,摄影美学的传承演变就是摄影艺术道路上的一个个足迹。”我们应该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摄影的美学:当代任何美学理论的存在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回应生态危机、能否体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能否从美学角度为人类共同的未来做出积极的探索。人类的美感源于自然,发于社会文化。要拍摄出具有生态美的摄影作品需要摄影者的爱心,需要摄影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系有深入地理解,并且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摄影者的行为并融入作品之中,这才能产生符合生态文明社会先进理念的摄影作品,这就是生态摄影特别要强调生态美的根本原因。

生态文明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当然我们就不能也不应该墨守成规,沉溺于原来我们所熟悉的所谓传统美,而丢掉反映社会进步的真实本性、丢掉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丢掉时代赋予摄影艺术的历史使命。

结论是,生态摄影不以传统审美作为作品艺术性评判的唯一标准,生态摄影强调的是“自然之美”“生态之美”,这就是生态摄影的美学特征。

05

追求生态之美的基本原则


生态摄影就是讲生态故事的摄影,能够正确讲述生态关系的故事就是好故事,能饱含生态之美的摄影作品就是生态摄影追求的好作品。具体来讲,追求生态之美主要应该符合如下几项原则:

多样性原则:地球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都是复杂多样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是充满活力和绚丽多彩的。不同种类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一部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也包括我们人类本身。

生态关系原则:生态之美审美的对象是生态关系、是各相关方之间的综合关系、是生命共同体,绝不只是其一,即使是地球生物圈中影响力最大的人类也不能够例外,不能以人自己的好恶为标准。
生态系统原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生态系统内部各方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最佳状态。只有生态系统稳定,才有利于生态关系的和谐,才能形成生命共同体,才有生命之美、自然之美和生态之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正因为人是大自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分,所以人类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师法自然原则:尊重自然不是惧怕自然,不是在自然面前畏缩不前而无所作为,也不是随心所欲、一意孤行去征服自然。人的行为必须遵循“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师法自然,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根本原则。
只有遵循上述原则,我们的审美才会健康发展,才能够真正展现出生态之美的绚烂和无限生命力。


版权声明

《摄影与摄像》杂志微信公众号所使用的

文章、图片和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

请标明联系本杂志社开通白名单。

 

摄影与摄像杂志社 联系方式

公众号投稿邮箱:dzys2022@163.com

杂志咨询热线:18637243061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摄影与摄像》杂志(月刊)创刊于1995年2月,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市场刊物,是我国第一本同时涵括摄影与摄像内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刊物,现已对接万方数据库,可评职称。《摄影与摄像》杂志是一本具有学术品质的市场期刊,读者群为影视行业人士、高校师生、热爱摄影的旅游人士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人士等。这是一本以实用技术、实践经验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寓教于乐,使广大读者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能够真正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大众月刊。《摄影与摄像》杂志推崇最新数码影像技术,愿将现代科技及其应用及时介绍给广大读者。

 

主办单位: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

编辑单位:摄影与摄像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1006-4788

国内统一刊号:11-3625/TB

邮发代号:82-683 国外代号:6214-MO

开张页码:16开160页


大众影社
大众影社归属于《摄影与摄像》杂志影像活动部门,负责组织承办影像赛事等相关活动。是为大众摄影爱好者提供基础信息,分享摄影活动资讯的交流平台,欢迎全国各影友及摄影机构交流合作,期待您的加入,爱生活爱摄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