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荆西锻冲件厂旧址,是目前三元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小三线”兵工厂旧址,凸现“小三线”军工企业“靠山、分散、隐蔽”特点(杨为春摄)
20世纪中叶,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国家安全遭遇重大考验。在此紧要关头,中央提出了“三线建设”的宏伟规划。这一战略旨在通过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一线”“二线”“三线”,强化国内工业与军事基础,形成深度战略后方,确保国家安全与持续发展。其中,“小三线”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分支,聚焦于各省份内部的国防与经济发展,旨在构筑一个灵活分散的防御与生产体系,以抵御潜在的战争威胁。相比“大三线”的宏观布局,“小三线”更强调省内微调,能有效分散战争风险,也有助于促进地域经济的均衡进步。可以说,“小三线”建设宛如一条坚韧的纽带,紧密联结国家大计与地方发展的脉搏,它不仅是顶层战略的下沉执行,更是全民动员的壮丽篇章。
1964年的三明迎来新的一批建设者
1965年4月,厦门杏林农药厂先头部队前来三明择址,拉开了三明“小三线”建设的序幕
福建积极响应中央这一号召。1964年秋,福建省委在福州鼓山召开常委会会议,全面规划战备“小三线”建设,将沿海城市列为一线,鹰厦线南段列为二线,而闽赣交界处划为三线区域,三明、南平、龙岩的部分区域因地理位置独特与资源丰富,成为战略后方的代名词,被亲切地誉为福建的“小三线”。
根据历史资料,福建“小三线”建设中,军工与民用企业并重,共46家,数量各半。军工企业多建于偏僻山区,由省国防工业办公室指导,生产各类武器弹药。而在选址上,无论军工还是民用,均遵循“靠山、分散、隐蔽”原则,并倾向于选择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的河谷地带,如鹰厦铁路沿线。三明作为福建“小三线”布局的两大重心之一,汇聚了大量军工与民用企业,迎来了浩浩荡荡的“小三线”援建队伍。
1965年春天,农药厂率先落户徐碧;同年夏天,机床厂在陈大镇扎下根来;紧接着,东风齿轮厂和工模具厂(国营9359厂)相继在陈大安家;无线电元件厂于10月最终定址三明市郊台江山边;次年,即1966年,光学仪器厂、齿轮厂、锻冲件厂(9369厂)、印染厂和红卫制药厂纷纷迁入,分别在三明金属制品厂内、荆西官洋坑、列东和台江落地生根;1967年,胶合板厂和塑料厂也相继落户新市南路和长兴路。1970年,纺织厂迁入列东街;1973年,东海机电厂(8450厂)落户三明市郊台江山边(即原无线电元件厂厂址)。
上世纪80年代列西全景(林年华摄三元区档案馆馆藏)
为了加快三线战略后方的建设,中央提出“老基地带新基地、老厂矿带新厂矿、老工人带新工人”的“三老带三新”建设方针,从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搬迁企业到三线。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好人好马上三线”,这些企业或整体或部分搬迁设备、抽调人员援助三线,快速建成并投入生产。
迁往福建小三线的民用企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我省省会福州和沿海的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利用地缘优势和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发展了一批企业。小三线建设开始后,这些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积极响应号召,迁建企业,参与小三线建设。如位于福州的福建机器厂抽调400名管理人员、技术和生产骨干,且调拨基本成套的机械加工设备,另从漳州内燃机配件厂抽调近40名职工在三明市合并建成三明机床厂。
1971年的三明重机厂全景(曹建平供图)
另一方面来自上海。上海在全国经济实力遥遥领先,企业众多,技术先进,是中国工业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当时中央号召上海要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福建和上海同属华东地区,有地缘上的优势,得到了较多援助。如位于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的公私合营立丰染织厂,全厂405名职工,携带1479名亲属,运来600吨机器设备建成三明印染厂。上海静安棉纺织印染厂的纺、织两部分设备和配套机构,约3000多名职工和家属迁往三明。此外,浙江杭州也有一批建设者援助三明,如1966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杭州分公司在沙县选址筹建,为三明制药厂的前身。
上世纪60年代初富兴堡(三明市档案馆馆藏)
标准件厂开展劳动竞赛(邓友华 供图)
前后两次建设,让三明这座工业新城呈现出厂房林立、机器轰鸣、生机勃勃的新风貌。据统计,汇聚到三明的主要企业多达41家,分别是三明钢铁厂、三明市轧钢厂、三明市铸造厂、三明化工总厂、三明制药厂、三明农药厂、三明重机厂、三明化机厂、三明齿轮厂、三明机床厂、三明通用机械厂、三明五金厂、三明市标准件厂、三明市光学仪器厂、三明金属制品厂、三明纺织厂、三明立丰印染厂、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三明地区建筑工程公司、三明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三明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三明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三明水泥厂、台江水泥厂、三明市机制砖瓦厂、三明市印刷厂、三明市食品厂、三明市玻璃厂、三明市耐火材料厂、三明市台板厂、三明市啤酒厂、三明市酱油厂、三明市商业糕饼厂、三明塑料厂、三明市皮鞋厂、三明市服装厂、三明市翻胎厂、三明市自来水公司、三明市胶合板厂、三明市汽车修配厂、三明市热电厂……这些企业或是行业的佼佼者,或是当时急需的企业,有着良好的技术和综合实力,此后逐渐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他们大多落户在了现今三明的主城区三元区,在北起徐碧翁墩,南至三元台江筑起了一道工业长城。
回望“小三线”建设的岁月,三元的青山绿水间,写下了无数关于挑战与超越、牺牲与奉献、智慧与创新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山间流淌的溪水,虽历经曲折,却始终向前,滋养着后来者的灵魂,成为永恒的记忆与力量。
“小三线”建设开始的时候,三明工业新城已经初具雏形,但由于“小三线”企业“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原则,这些援建单位多选择在郊区建厂,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各个工厂的选址与施工是首先面临的挑战。锻冲件厂的选址便是这一场场艰苦奋斗的缩影,该厂选址于 三元区荆西官洋坑,这里虽然隐蔽安全,但四周山峦环抱,施工极为艰难。建设初期,没有现代化机械,工人们依靠炸药和简单的工具,一锤一凿地在岩石中开道,硬生生地挖出了厂房基坑。他们克服了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确保了工程进度。
各个厂落脚后,大家的衣食住行也充满困难。按原建设者们的回忆,他们最初住在竹棚里,上盖油毛毡,四周围是竹片。冬冷夏热,雨季还要应对渗水问题。每家用几块砖头架一口铁锅,就在里面烧水煮饭。为了改善住宿条件,工人们利用休息时间,就地取材,亲手搭建了简易宿舍。
许多小三线企业选址在隐秘山谷(吴步存 摄)
创建时期,百端待举,困难重重。厂区内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有时在白天还能看到野猪在长满灌木的山坡上奔跑,老蛇出没厂区更是常有的事。职工们住工棚,路不平,灯不明,生活用水还得靠肩挑手提。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厂领导们既要四处奔波筹措资金,又要抓设备安装进度和新工人技术培训。大家群策群力,采取了“因陋就简、先易后难、土洋结合、逐步发展”的建厂方针,使建厂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广大职工为了实现早日投产的目标,自觉以主人翁姿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
被绿树覆盖的三明塑料厂(资料图片)
锻冲件厂员工在生产之余建设起的员工宿舍(杨为春 摄)
大家利用中午、傍晚及星期天时间,挖山头,平整土地,到河里捡砂石,自己动手改善生活条件。先后建起了食堂、洗澡堂、办公楼,家属厨房也建成了红砖瓦平房,还铺了水泥篮球场。以后又新建了车间、家属宿舍楼,铺设水泥路面……大部分小三线企业都远离城镇,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建设者们不得不自给自足,利用周边空地开垦出一块块菜园,种植了土豆、白菜等耐寒蔬菜,甚至养殖家禽,形成了小型的农业生态系统。有的工人还自学兽医技能,为生病的牲畜治疗,确保了食物来源稳定。
缺乏电力供应的时候,夜晚照明成为大问题。一些企业的工人们想出用煤油灯和手电筒自制移动照明装置,确保夜间也能施工。这种“煤油灯下的奋斗”成为那个时代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精神的象征。
建设者们发挥移山填海精神,一锤一凿地在岩石中开道,硬生生地挖出了厂区楼房(杨为春 摄)
因为“小三线”企业的隐蔽和美化需求,当时的省委书记叶飞指示,应大搞绿化,种大树,把整个工厂隐藏在绿树之中,让天上的飞机难以发现。当时三明塑料厂有一套十分难得珍贵的进口设备,隐蔽措施十分必要。职工们便在市园林部门的同意下,到三明各处移栽大树。人多力量大,有的在厂区四周移栽大树,有的到沙溪河畔、虎头山下,到徐碧、中村、岩前各地山上移栽大树。挖出的树,包含根部的土包重达几百公斤,职工们硬是用手拉肩扛运下山,用板车徒步几十公里拉回厂区,种植在厂区挖好的一坑坑树洞中。对于这些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年来说,要干这么重的活,挖那么大的树,还要徒步走那么远的路,其中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很多人,手掌起了血泡,脚底起了水泡,肩膀扛得红肿,很痛,但还是坚持到底。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期,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从未缺席。一些工程师和技工在业余时间义务为职工子女开设补习班,传授科学知识,甚至建立了简陋的图书馆,收集各类书籍,为孩子们打开知识的窗口,培养了下一代对科学的热爱。
(未完待续)
往期链接:
来源:《时代三明》杂志
作者:王书 邓友华
编辑:赖雨柔 责 编:陈诗宇
监制:黄柳青 总监制:庄万强
编辑:赖雨柔 责 编:陈诗宇
监制:黄柳青 总监制:庄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