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探索丨上海外滩与她背后的基督教元素

文化   2024-03-23 21:15   上海  

文 | JD时报

  首发| STORYandART


提起上海,享誉海外的应该不是豫园,而是外滩。我的朋友去上海,发照片给我的时候,如果他没有在外滩有一张合影,我总觉得他这一趟总是那么平淡无奇。豫园有丰富的小吃美食,也有风起云涌的小刀会故事,更有小商品的繁多品种,这些故事并不稀奇。但是外滩所承载的故事,却是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曾承载的,不曾发生的。这是外滩的独特之处。





当然,外滩除了独特的历史,还有东方明珠,汤臣一品豪宅,他们共同构成了上海完整的成长历史。这里见证的不仅是现代城市的发展,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日益增长的房价,以及黄浦江上穿梭的货船,它更是见证了上海这段历史的起点。








上海的历史和中原相比,并不古老,反而年轻。向前推七千年,上海这块地方尚不是陆地,而是一片汪洋,海岸线还远在西边。后来随着河流改道,从上游带来肥沃的泥土不断堆积,也就沧海变桑田。陆地的出现,吸引着先民在这里耕种繁衍,松泽文化成为上海最早的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明之一。






几千年之后,这里上演了吴越争霸的历史大戏。上海的归属先后经历了吴国和越国的归属变化。后来上海被楚国划给了春申君作为封地,这也是上海简称“申”的起源。到了晋代,因为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海交汇处称为“渎”,上海这个地方也因此称为“扈渎”,后来也就简称为“沪”,这就是上海“沪”的来历。唐以后,这里先后属于会稽郡、吴郡等行政辖区。元代时期,这里分属于松江府和苏州府。其地区规划开始逐渐靠近现代版图。在其后的历史中,上海不断变化,但是这个地方仍然看不出今天大上海的城市格局和国际地位。





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





上海的历史一直是一个普通的存在,甚至对于军事家来说,她都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地方,因为这里既无险可据,也不是交通要道,这与历史演绎的交汇点荆州、徐州等四战之地不同,这里向来不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也许正是因为此,这个地方才能过上宁静的生活。









上海的不普通乃至于她成为中国历史的中心之一,恰是近代。近代的中国历史可谓风起云涌。如果没有当时我中西方的张力和互动,那么上海的历史乃至于中国的历史可能直到今天,都不会有什么变化,仍然沿袭着她既有的轨道。那时的中国犹如一个被密封的盒子,任何外在的因素都无改变盒子里的一切,只能让盒子里静止一般地缓慢发展。然而在打开盒子的一刹那,一切都不一样了,他自我成长和变化的速度开始加快。





民国时期(1920s)的上海外滩





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行将密封的中国推向世界。但是打开大门的中国怎样进入世界、被世界接纳成为一个与打开门一样重要的问题。融入世界,不是身体的走出就可以,而是需要精神文化的改变,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世界的文化和规则。这些不是坚船利炮所能完成的。










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目的,文化传播不是首位的,居首位的目的是商业。他们看中的是中国的商业市场。如果他们还有心想传播现代文化,那么可能是为了培养他们商品的消费者,而刻意改变和塑造新的生活习俗。比如为了消费香皂,他们会宣传洗澡的益处,为了消费牙膏,他们会塑造一天刷两次牙的生活习惯。文化在商人眼里不过是潜在的商业市场罢了。当然,正是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之下,文化传播也同样获得动力。但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变革需要一场文化运动。









因此真正的现代文化的引入者,显然非基督教莫属。传教士们漂洋过海而来,他们不为商业,不是为了销售几本圣经,当然圣经都是免费送的,他们还得费数年努力翻译成中文,也不是为了销售其它商品,他们不是商人,他们来传播一种信仰为底色的文化。然而,这种改变中国的现代文化的起点,外滩显然就成为最重要的核心之一。这是外滩之所以成为上海标志的关键原因。










外滩本来是一片滩涂,在上海的历史上,除了黄浦江默默流过的历史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见证的事件发生。外滩的改变始于1844年前后,清政府将其划归成英租界,成为外滩历史的起点。其后领事馆、金融机构,商业机构不断进驻。当然基督教也不落后,开始进入外滩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正是这些基督教建筑见证了一场文化运动。






1927年即将建成的海关大楼






圆明园路133号,是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大楼,1933年竣工。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由传教士华铨夫人创办于1923年,旨在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权益。在那个女性如草芥的年代,他们是妇女权益保障的先驱者。在大楼外印着女青年会的会训“尔识真理,真理释尔”,你认识真理,真理能让你得自由。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大楼







女青年会的会训“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圆明园路209号是中华浸信会建造的真光大楼,1930年竣工使用。此大楼得名于浸信会创办的杂志《真光》。浸信会于1899年设立印书局,办公地点最初在广州。真光大楼落成之后,迁往上海。在迁往上海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印书局共出版书籍322种,主要包括讲道集、福音解经类,主日学教材以及定期出版的杂志。其中《真光》杂志被称为中国基督教期刊杂志的鼻祖。真光大楼内的印书局所出版的刊物品种繁多,影响深远。




真光大楼






圆明园路169号是协进大楼,建于1923年,高6层,立面为折中主义风格。大楼为基督教协进会使用。协进会由美国传教士穆德推动于1922年创办。正是在协进大楼,开始了《中华归主》的出版工作。该协会组织了16个公会和6个宗教团体,其主旨是推进基督教的本色化进程。







协进大楼






除了外滩圆明园路的基督教建筑之外,在上海还创办了著名的《万国公报》,这一份由林乐知创办的刊物直接影响了维新变法,塑造了一代知识分子。









上海这个地方的历史改变,一个是五千年之前的沧海桑田,一个是近代外滩的设定,前者是陆地的诞生,后者是新大陆的发现。











外滩上的建筑,不论是兰心大楼还是哈密大楼,不论是协进大楼还是真光大楼,他们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文化、金融、娱乐、百货商业等以这里为起点,开始他们的中国之旅——这些建筑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城市的变迁,也默默地参与着这个城市的成长,更是为这个城市奠定了未来发展的轨道,那就是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令人瞩目的高地。


















STORYandART:

透过文字的堆砌,

让典故、历史及所发生过的事,

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融入了社会人文与艺术的元素,

丰富我们寄居于世的生命。





-专 辑 推 荐-




STORYandART
透过文字的堆砌,让典故、历史及所发生的事,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融入了社会人文与艺术的元素,丰富我们寄居于世的生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