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感染引起,以发热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新发蜱媒传染病。2009年在中国大陆首次被发现以来,其发病范围逐步扩大。近年来,SFTS报告病例逐年上升,且病死率维持较高水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认为SFTSV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媒介传播。近年来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SFTS病例存在明显的蜱叮咬史,在流行区已证实蜱带病毒与病例分离的SFTS病毒高度同源,且蜱的季节消长、地理分布与SFTS流行高峰、流行地区存在一定联系。而关于其它节肢动物的传播作用,目前研究较少需进一步确定。
接触SFTS病人血液或体液能够引起有限的人与人传播,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能是造成人传人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多地报道了SFTS人传人聚集性疫情,续发病例多为亲属、邻居或无防护的医务人员。此外,有些重症病例在死亡后可渗出大量血液及血性分泌物在室内有可能形成气溶胶,导致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但是尚不明确否存在其他途径的传播。
潜伏期目前尚不明确,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毒载量、感染途径、个体免疫力等,认为经蜱传播的潜伏期为5-14天,经血或血性分泌物感染的潜伏期为7-12天。人群对SFTSV普遍易感。
目前世界上有SFTS病例报告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也出现类似SFTSV的Heartland virus感染病例。SFTS主要为散发,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份有SFTS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浙江、辽宁和江苏省,尤其是海拔较低植被丰富且气候湿润的河南、湖北和安徽交界处以及山东和辽宁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
SFTS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11月为该病流行期,5-7月为流行高峰12月至次年2月为静息期。
SFTS罹患人群具有显著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特征。国内SFTS感染病例年龄分布1-88岁不等,主要集中于50-74岁中老年病例。死亡病例也以中老年为主。从职业上看,报告病例以生活在乡村山林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林业工人为主,这与危险因素暴露机会有关。
SFTS患者一般表现为起病急,发热(多在38℃以上)、乏力、精神萎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腹泻等早期消化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行动困难、少尿等。查体可见单侧浅表淋巴结肿大,腹部压痛等体征。大多数患者很快出现肝、肾等器官功能受损,少数病例因病情进展迅速出现神经中枢系统症状、出血性表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呼吸衰竭等,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心肌酶谱升高等,尿常规检查多半病人出现尿蛋白,部分病人出现血尿症状。
典型的SFTSV感染分为4期:潜伏期、发热期、多脏器功能衰竭期及恢复期。潜伏期目前尚不明确,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毒载量、感染途径、个体免疫力等,认为经蜱传播的潜伏期为5-14天,经血或血性分泌物感染的潜伏期为7-12天。发热期以流感样症状为特征,如突发高热(38-41℃)并持续5-11天,头痛,疲乏,肌痛,及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同时伴随着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这个时期可检测到高病毒载量,是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器官衰竭期以重症患者的多器官功能进行性下降或存活者的自限性恢复为特征。多器官衰竭发展迅速,首先累及肝脏和心脏,然后是肺和肾脏。多器官衰竭期可与发热期重叠,大部分病例在发病的5天后进入多器官衰竭期并持续7-14天。在多器官衰竭期,存活者的血清病毒载量逐渐下降,但是在死亡患者中病毒载量仍很高,死亡患者体内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如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CK-MB)均明显高于存活者。在此期既往有基础疾病、出血、神经系统症状、DIC、多器官衰竭和持续的血小板数下降等症状提示不良的预后和高死亡风险。恢复期于发病后11-19天,此时临床症状开始消退,但由于器官功能损伤,患者部分生化检查指标需3-4周恢复至正常,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卫生部)于2010年公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来指导培训临床医务人员和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工作。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医务工作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9/L)者,可输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低于1×109/L),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同时应注意基础疾病以及合并细菌、真菌继发感染的治疗。
经蜱叮咬传播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被蜱叮咬,如穿长袖衣裤,暴露的皮肤使用蚊虫驱避剂等。
医务人员在救治SFTS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过程中存在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要提高医护人员的诊断及防护意识,在患者诊治、流行病学调查、护理过程中要做好防护和感染控制,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做到标准防护、气溶胶防护。做好病例隔离管理,确诊患者实施住院治疗,有出血等表现的重症患者应单独隔离治疗。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结合实际情况,医学观察2周,期间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要规范住院患者出院制度,避免濒临死亡病例提前出院。规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患者遗体处置措施和完善殡葬制度,切实避免死亡患者亲属及护理人员在无防护状态下与尸体接触。在高发地区开展健康宣教,提高个人防病意识。
供稿:急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