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从纪律与法规条文层面审视,警察揍孩子显然逾越了规范界限,“执法必守规”,纪律的严肃性不容置疑。然而,事件通报后网民呈现一边倒支持态势,看似反常却事出有因。
回顾河北邯郸、山西大同等地那些令人痛心疾首、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案件,施害者仗着“未成年”身份,犯下“拿铁锹拍脸活埋同学”“实施严重侮辱行径”这般恶劣之事,却因现有法规庇护,逃脱应有的惩处,受害者及其家庭哭诉无门、悲愤难平。相较之下,固原这两位民警“激于义愤”的举动,反倒契合了大众心底对遏制校园霸凌“有人挺身而出、有所作为”的殷切期盼,即便手段违规,却被视作打破既有治理僵局的“别样担当”。
固原事件宛如一记长鸣警钟,催促我们重塑校园霸凌治理体系。于法治建设维度,填补法规漏洞,细化针对低龄霸凌者惩处与矫治规范,引入社区监督、公益服务、心理干预等配套措施,打破“免罚即脱管”困局;在协同治理层面,家庭、学校、社区与执法部门紧密联动,家庭重言传身教筑牢品德根基,学校强化品德法治课程与校园监管,社区开展普法与矫正帮扶,四方合力织密防护网,让执法力量能于合法合规“轨道”内,成为守护校园安宁、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的“定海神针”,而非陷入“管无可管、罚无可罚、动辄违规”的泥沼。唯有统筹兼顾、系统施策,方能在法治刚性、人情温度、惩治力度与权益保障间寻得精妙平衡,根除校园霸凌“沉疴痼疾”。
作者:福建法治报记者 朱硕峰
编辑:刘瑜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