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的后事怎么办理的?有人建议:听组织安排,不要提要求

文摘   2024-10-22 06:30   广东  


——  ——

关注【官场指南】备用账号:闲谈政史↓↓

陈伯达,文韬武略,起伏命途。为国著书,时运相违,风云变幻中,力不逮手。为时政风向标,终误一朝之劫。狱中岁月如长河,半生功名随波逝。死后简葬归故土,冷风无言叹今朝。虽万卷书随身,未能逃厄运之网。


1989年9月20日,北京的天气阴冷。陈伯达的儿子陈晓农早早起床,准备赶往石家庄探望母亲。出门前,他几次走进父亲的房间,想告别,但每次进屋,看到的都是陈伯达沉睡的面孔。他不忍心打扰父亲,默默地将毛裤放在椅子上,走出了家门。

那一刻,陈晓农可能没想到,这会是他与父亲的最后一次同处一屋。中午时分,陈伯达正独自进餐,儿媳妇张兰华和孩子在隔壁的房间吃饭。突然,张兰华听到一声闷响,跑过去一看,发现陈伯达坐在椅子上,头歪向一边,嘴里吐着食物,脸色发青。

张兰华惊慌失措,立刻让孩子去叫住在旁边的公安人员老肖。老肖赶到后,迅速喂了陈伯达救心丸,同时联系了医生。很快,卫生站的大夫和朝阳医院的医生赶到了现场,但经过简单检查后,医生只是淡淡地说:“没救了,准备后事吧。”

作为曾经政治风暴中的风云人物,陈伯达的一生跌宕起伏。从一位深受信任的理论家,到因卷入权斗而失势,最终被判刑入狱,他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变化紧密相连。在1966年之前,他曾是中国政坛的关键人物之一,但九届二中全会后,命运急转直下。

1971年,陈伯达被关押在秦城监狱。监狱初期,他仍享有相对优越的待遇,直到“四人帮”倒台后,这一待遇被取消。此后的监禁生活,陈伯达完全按照普通犯人的标准执行。后来,由于健康状况恶化,他在保外就医后,进入了另一种相对自由但仍然被监控的生活。

保外就医后,陈伯达被安置在北京,由儿子陈晓农和儿媳妇张兰华照料。虽然他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每月领取一笔生活费和水果费,但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并没有过得十分宽裕。陈伯达对书籍的热爱让他把大部分生活费都用来购买书籍,有时候甚至还需要动用积蓄。

作为一个曾经的理论家和文人,陈伯达对知识的渴求从未消退。在他软禁期间,他的稿费和积蓄被查封,这些资金直到1985年才发还下来。那时,陈伯达的积蓄加上利息,已经达到两万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把这笔钱分给了子女,尤其是照顾他最多的陈晓农得到了最多份额。

1989年9月20日,陈伯达去世。当天晚上,他的前秘书王文耀和王保春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上级领导。领导听后,沉默了一会儿,随即对他们说:“告诉陈晓农,后事处理,不要提要求,听组织安排。”

陈伯达的告别仪式定于9月28日举行,遵循组织的安排,整个仪式一切从简,不挂横幅,连名字都用了他年轻时的化名“陈健相”。这位曾在中国政坛呼风唤雨的政治人物,最终以如此低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几天后,陈晓农和张兰华领回了陈伯达的骨灰,将其安置在老山骨灰堂。两年后,1991年,陈伯达的骨灰被迁回福建老家惠安,魂归故里。这位曾经的理论家、政治风云人物,终于在家乡找到了他人生的归宿。

回顾陈伯达的一生,可以说是时代的缩影。他从一名忠诚的理论家,成为了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一环,却也因卷入高层权斗,落得失势下狱的结局。晚年的他,曾在苦难中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但命运并没有给他太多的选择。

对于陈伯达来说,这样的一生充满了复杂的矛盾。他既是一个知识分子,渴望在理论上有所建树;也是一个政治人物,被卷入了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斗争中。

-------------END-------------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前外长秦刚仍是同志
我永远敬佩朱镕基同志
退休后的朱镕基同志
十年前的60后政坛大明星:胡春华同志
请帮忙点右下角:[在看] 和 [赞],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都受益。

官场指南
专业剖析官场生态,适时解读人事热点,精准点评违法乱纪,专业且全面的官场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