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火,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地方两会,再到全国两会,一直延续着。无论是地方政府、相关部委还是各类企业,无论是民航业还是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都在紧贴这一新兴战略产业,思考着、谋划着、行动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低空经济”四个字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凸显了以低空经济等为代表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地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空经济这一新质生产力。2024年,是否低空经济元年已至?
顶层设计把准航行舵
火热的低空经济,究其根本在于顶层设计的布局谋篇。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了我国发展蓝图。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将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这也进一步刺激了低空经济的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四个字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引发了各代表委员的热议。全国人大代表、芜湖市委书记宁波表示:“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领域,建议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候机楼管理部党总支委员、副经理马通贵等代表委员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在发展低空经济时,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从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航作业的稳步增长,到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业态的加速发展,再到无人机在个人消费、地理测绘、影视航拍等应用场景的不断开发,低空经济火热升温,各省(区、市)都在积极响应号召、抢抓发展机遇,为低空经济发展再添动能。
《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中提出,突破倾转旋翼、复合翼、智能飞行等技术,研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探索空中交通新模式。《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将合肥在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在科技研发、产业集聚、应用场景、标准规则、飞行保障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芜湖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加快发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
在低空“看不见摸不着”的道路上,各地区的行动方案如一盏盏明灯照亮前路,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纵深发展也通过释放低空空域资源拓宽了低空经济发展的路。2023年,四川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空域由6600平方公里扩展到7800余平方公里,湖南划设了171个空域及97条常态化低空目视航线,安徽划设22个临时空域和15条临时航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总飞行师刘传健表示,低空经济的法制规范是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未来,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方案将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法治规范的推陈出新也将明确各方职责,使低空经济发展渐次推进,有序发展。
新质生产力定下基本盘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达到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2%。在无人机方面,运营企业近2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2023年同比增长了32.2%,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
“低空经济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是产业发展新赛道、经济增长新引擎,这已成为政府、行业、企业的共识。”全国政协委员、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姜春水表示。
新引擎开辟的新赛道是因低空经济将经济活动范围拓展至立体空间而起的。作为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长产业链条包括了新的航空器制造、开放的低空空域飞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保障,随之产生了新的低空服务产业。这不仅需要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还需要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更需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认为,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落实到科技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低空经济涵盖广泛的产业链涉及政策制定、应用场景拓展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协同。”
“打飞的”“外卖天降”等新场景带动了数万家企业汇聚协作,产生数十种新职业,新机遇不断涌现,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注入了强大发展动能。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副主委、自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张铭在提案《加快标准建设和审批试点,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提出了低空经济发展的更多可能:电力巡线、港口巡检、森林防火、国土测绘、环境保护、物流配送……
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更多新应用场景千端万绪,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才能为低空经济腾飞理清“头绪”。全国人大代表,电科博微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成伟建议,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通过试点解决体制机制、流程和关键技术问题,打造低空经济试点样板。
因地制宜走好特色路
如何引领低空经济这一新的优质生产力、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答案是因地制宜谋发展。
2023年12月,《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提出20项具体支持措施,推动深圳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底,深圳实际运行的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达1730家,年产值为960亿元,增长28%;累计开通无人机各种低空航线126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89个,2023年无人机载货及综合应用飞行60多万架次,结合《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为其他地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低空经济“说不如做”,在这条新赛道上,各地在赛跑。
2023年4月,美团无人机上海首条常态化商用航线在金山区正式运行,让“无人机送外卖”变成常态;作为获批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湖南省已将低空经济融入旅游业,立足打造“大湘南”山地与航空运动产业集聚区;在海南,经过低空空域改革和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低空旅游、应急救援、油气平台作业等低空经济产业已位居全国前列。浙江杭州的城市物流配送,江苏南京的长江航道检测管理……低空经济在各个地区都开始发光发热。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建议,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因地制宜,推进具体政策落实。
如何有选择地推动低空经济带来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促进相关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各个地区发展低空经济所要面对的课题。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表示:“建议发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在低空智联网等专业领域的优势,汇聚联盟力量,共同探索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之路,持续推动低空经济技术和产业融合创新,让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远。”
在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提出的推动飞行汽车应用的建议中,飞行汽车造出来与飞起来,需要合作;在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沈飞党委书记、董事长纪瑞东早日实现有人与无人飞机商用融合飞行的提案中,有人与无人飞机的融合需要合作。在低空经济这条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的赛道上,合作才是王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表示,应央地合作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合作项目,推进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群、协同机制、保障模式……不久的将来,各地方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符合自身实际的“20条”将不断涌现,低空经济也将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民航报 记者张人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