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全市社会信用工作提升专项行动、信用助企行等活动,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发布的《城市信用监测月报》显示,今年5月份我市城市信用综合指数在全国排名第35位,比2023年底提升75个位次,实现历史最好水平。
筑牢市信用平台建设,强化数据归集质量。我市持续提升全市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等信用信息上网公开工作水平,2024年1-10月份,市信用平台累计归集信用信息400.8万条,其中,“双公示”信息54万条、行政强制等5类行政行为信息0.44万条,企业纳税、水电气、不动产等融资信用信息106.1万条。创新金融产品,提升融资综合服务水平。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亳州站)推出科技贷、种植e贷、金农企e贷等产品,采用无抵押、纯信用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构建贷后预警模型,建立“普惠金融风险补偿政策”专区。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17家金融机构、发布290项金融产品,累计注册用户35万家,授信总额4572亿元,放款总额2953亿元。优化信用监管,构筑诚实守信市场环境。推动信用核查服务,信用核查全面嵌入政务服务,推行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全市已查询获取公共信用报告20.4万次,市直20家单位、224项证明材料实行告知承诺制。加强行业信用监管,在人社、生态环境、税务、市场等20个领域运用国家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创新信用修复帮扶机制,今年以来,已帮助指导516户企业、修复行政处罚1399条。推动严重失信企业治理工作,全市近12个月退出严重失信名单企业占比59%,较2023年底退出比例提高了42个百分点。创新信用应用场景,构建惠民便企新模式。信用赋能中药材市场建设应用场景方面,我市开发“亳药安”药品安全信息化小程序,方便企业信息查询和在线监督检查;制作诚信二维码,群众通过扫码即可查询处罚信息、药品溯源、投诉举报、满意度评价,通过群众积极参与和广泛监督,实现社会共治。“信用”加码,推进企业品牌信用建设应用场景方面,目前,全市已有131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申领了“机构信用码”,另有316位涉税服务人员申请了“个人信用码”,为“绿码”机构提供专厅专窗优先办理服务182户次。信用画像+数据共享应用场景方面,今年以来,全市免收投标保证金78亿元,惠及经营主体约12万家,助力公共资源交易便利化,大幅提升了投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