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NEJM:侯金林/张文宏等发布siRNA治疗乙肝临床试验结果,大幅提高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

学术   2024-12-07 11:00   上海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约有3亿人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每年因此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80万,是当前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尽管有预防性疫苗,但乙型肝炎仍然是全球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有限地清除病毒,因此需要终身治疗。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功能性治愈,其特征是对HBV病毒DNA的持续抑制以及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消失。但不幸的是,实现慢性HBV感染治愈非常困难,即使经过长期治疗,目前的抗病毒药物的治愈率也只有5%。

Xalnesiran是由罗氏公司和Dicerna公司合作开发的一种小干扰RNA(siRNA)药物,能够靶向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保守区域从而沉默多个HBV转录本,在联合或不联合免疫调节剂的情况下,可能对慢性HBV感染患者有效。

2024年12月4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罗氏公司Katerina Glavini博士,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谢青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华瑞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红教授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题为:Xalnesiran with or without an Immunomodulator in Chronic Hepatitis B 的临床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展了一项2期、多中心、随机、对照、适应性、开放标签平台试验,在接受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后达到病毒学抑制的慢性HBV感染者中进行为期48周的的治疗,159名感染者被随机分为5组,分别接受100 mg Xalnesiran(第1组)、200 mg Xalnesiran(第2组)、200 mg Xalnesiran + 150 mg Ruzotolimod(第3组)、200 mg Xalnesiran + 180 μg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第4组)、单独使用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第5组),5组感染者均每天口服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


Xalnesiran每4周皮下注射一次,为期48周,Ruzotolimod(一种TLR7激动剂)隔天口服一次,2个周期各12周(第13-24周和第37-48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每周皮下注射一次,持续48周。在治疗后48周随访期间,所有参与者都要继续每天口服NA,至少48周,直到达到NA停药标准为止,并对停止NA治疗的参与者进行严格监测,如果符合重新开始治疗标准,则重新开始NA治疗。


该临床实验的主要疗效终点是治疗结束后24周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HBsAg水平<0.05 IU/ml),次要终点包括治疗过程中HBsAg阴转HBsAg水平<0.05 IU/ml和血清学转换(HBsAg阴转和anti-HBsAb≥10 IU/L)率,同时还还评估了治疗的安全性。

在159名参与者中(第1到第5组分别为30、30、34、30和35名参与者),第1组7%的参与者、第2组3%的参与者、第3组12%的参与者、第4组23%的参与者和第5组0%的参与者在治疗结束后24周时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


在治疗结束后24周时,第1至第5组分别有3%、0%、3%、20%和0%的参与者发生了HBsAg血清学转换。有伴或不伴血清学转换的HBsAg转阴仅发生于筛查HBsAg水平低于1000 IU/ml的参与者

在第1至第5组中,分别有17%、10%、18%、50%和6%的参与者发生了3级或4级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


总的来说,在接受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后出现病毒学抑制的慢性HBV感染参与者中,在治疗结束后24周时,有相当大比例的参与者接受Xalnesiran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后出现HBsAg转阴,但3级或4级不良事件并不少见

这项临床研究结果不仅在国际上首次充分、科学地证实了联合病毒抑制免疫激活双重策略对于提高乙肝治愈率的关键作用,为全球乙肝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同时也彰显了我国科研团队在乙肝治疗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深厚实力。

论文链接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05485

设置星标,不错过精彩推文
开放转载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
 微信加群 
为促进前沿研究的传播和交流,我们组建了多个专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还请注明。


在看,传递你的品味

生物世界
生物世界重点关注最具转化应用前景和价值的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深度访谈和报道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学者及创新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