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关注公众号,高三全年课件附赠资料,需要Word微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李大钊《史学与哲学》)
材料二:
(摘编自张景中《数学与哲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学是由哲学分出来的一支,与哲学的性质相近,因此两者间的界限,并不分明。
B. 哲学史也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是研究历史根本问题的,要以史学研究结果为基础。
C. 哲学从事其他任何具体学科所无法完成的工作,也不能离开这些学科而独自存在。
D. 尽管哲学不断退出原有研究领域,它的研究范围仍然远超出其他所有学科的总和。
2. 根据两则材料,下列对数学与哲学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哲学是研究宇宙一切现象的,所以数学问题也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B. 哲学可从数学的研究中得到他的观察法和考量法,并应用到哲学上去。
C. 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哲学与数学的研究范畴呈此消彼长的态势。
D. 数学开始研究“无限与连续性”后,哲学将会开拓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 学校史学社将举行辩论赛,辩题为“史学家应不应该有历史观”。下列材料中,你认为不能看出史学家的历史观的一项是( )
A.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悌,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左氏春秋传》
B. (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
C. 开国承家,有法有制,家不臧甲,国不专杀。矧乃齐民,作威作惠,如台不匡,礼法是谓!述《游侠传》第六十二。——《汉书·下叙传》
D. 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后汉书·班彪列传》
4. “望远镜”和“显微镜”分别说明了哲学和数学什么样的学科特点?请简要概括。
5. 借鉴两则材料中“史学与哲学”“数学与哲学”的关系,分析下面这首诗体现出的“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案】1. D 2. C 3. D
4. “望远镜”说明了哲学学科前瞻性、广泛性、模糊性等特点;“显微镜”说明了数学学科深刻性、具体性、精确性等特点。
5. ①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哲学,以源头活水比喻人要不断读书学习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②哲学的思考让文学作品更深刻,本诗因渗透了作者的哲思而更耐人寻味。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史学是由哲学分出来的一支”“性质相近,因此两者间的界限,并不分明”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因此两者间的界限,并不分明”“科学之所穷,即哲学之所始。两者的性质上区别虽经确立,不容相混了,然而两者的界限,却并未如长江大河为之截然分界”“譬如历史与哲学虽各有领域,而历史哲学便处于二者之间,不能说完全属诸史学,也不能完全属诸哲学”,可见,文中说的“性质相近”“界限不明显”的是“科学和哲学”,而“史学”和“哲学”各有领域,并非“史学是由哲学分出来的一支”。
B.“是研究历史根本问题的,要以史学研究结果为基础”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哲学史亦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故亦需用历史的研究法以研究哲学史”“历史哲学是研究历史的根本问题的”,首先研究历史根本问题的是“历史哲学”,不是“哲学史”;此外“用历史的研究法”不是“以史学研究结果为基础”。
C.“也不能离开这些学科而独自存在”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哲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无法与该学科一争高下,但它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所无法完成的工作,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数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有可能出色地工作,但它离开具体学科之后却无法作出贡献。它必须利用具体学科为它创造的条件”,可见应是数学不能离开这些学科而独自存在。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C.“哲学与数学的研究范畴呈此消彼长的态势”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使哲学退出了一系列研究领域,哲学的中心问题从‘世界是什么样的’变成‘人怎样认识世界’。这个时候,数学扩大了自己的领域,它开始研究运动与变化”,“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使哲学退出了一系列研究领域,哲学的中心问题从‘世界是什么样的’变成‘人怎样认识世界’”不等于哲学的研究范畴缩小。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依旧材料一“史学家的历史观每渊源于哲学。但有人说史学家不应有历史观,应当虚怀若谷地去研究,不可有偏见或成见,以历史附会己说,才可算是好史学家。也有人说史学家应有历史观,然后才有准绳去处置史料,不然便如迷离飘荡于洋海之中,茫无把握,很难寻出头绪来”可知,“历史观”是指史学家的主观观点。
D.是在陈述历史客观事实,无主观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哲学曾经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对象。那时候,它是包罗万象的”“哲学应当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先导,哲学关心的首先应当是科学的未知领域”“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望远镜。当旅行者到达一个地方时,他不再用望远镜观察这个地方了,它用于观察前方”“望远镜的视野不受任何限制”可知,“望远镜”说明了哲学学科的先导性(前瞻性)、广泛性等特点。
依据“数学则相反……它好像是显微镜,只有把对象拿到手中,甚至切成薄片,经过处理,才能用显微镜观察它”“数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有可能出色地工作,但它离开具体学科之后却无法作出贡献”可知,“显微镜”说明了数学学科深刻性、具体性、精确性等特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材料中辩证地分析了“史学与哲学”“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指出了二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
朱熹的这首诗是描绘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诗人用文学的形式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同时哲学的思考也让文学作品更深刻,诗歌的背后是作者的哲思,令读者回味无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锦书谁寄来
向迅
《与父亲书》后记
向迅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怀着隐秘而喜悦的直观感受去阅读父亲写给我的书信,是因为信件背后陌生而慈父的形象让人诧异和出人意料。
B. 文本从“过去的我”的视角,审视、反思过往父子间的隔膜,体悟到父亲试图与“我”沟通做出的巨大努力。
C. 文中作者笔下的父亲是熟悉而陌生的,熟悉是相较于现实生活而言的,陌生是相较于书信中的父亲而言的。
D. 《与父亲书》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对当年未曾设身处地理解父亲,作者表达了后悔和愧疚之情。
7. 文中第⑥自然段,关于父亲写信这个段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段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作者难以描摹的无形感受变得具象可感。
B. 写信如同摸黑逮羊的想象画面,符合父亲农民工的身份和质朴而顽强生活形象。
C. 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居无定所,写信过程中的喜感体现出父亲对“我”的关爱。
D. “奔跑跳跃”“用绳子穿”“赶上坑洼道路”等描写再现了父亲绞尽脑汁组织语言的画面。
8. 以下是第⑬自然段画横线部分的原文和对照版,请辨析它们在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原文: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它们陪着我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我把它们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
对照版: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
9. 《锦书谁寄来》是散文集《与父亲书》的序言;该书作者打算补充乙文作为后记,要在为父亲而写作“家书寄远人”中选择其一作为后记的标题。假如你是这本书的编辑,会推荐他选用哪个?请说明理由。
【答案】6. B 7. C
8. 相同:都用整齐的句式突出“我”带着书信辗转各地,一直形影不离,表现出我对信件的珍视。
不同:①对照版以“我”为主语,一句到底,突出“我”奔波搬家的行为过程。
②原文中书信人格化地“陪着我”,主语“我”“它们”交错回环地出现,使情感从单向注入变为双向互动,突出“我”与书信的相依相伴;
③原文节奏更加舒缓,更能体现“我”反复品味书信传递的父爱而获取的深沉情感慰藉。
9. 答案示例一:
①推荐“家书寄远人”。作者在后记中交代了这本书可以看成是写给父亲的长信,并想以此和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他进行超越一般父子关系的长谈,该标题能贴切地传达其中复杂的情思。
②相比“为父亲而写作”的直白,该标题更加含蓄委婉,更富有诗意,也和后记的语言风格更协调。
③和序言标题“锦书谁寄来”形成巧妙的呼应,既增添了形式上的美感,又暗含着父子双方远隔时空互寄遥思的深沉情感,奠定整本书的抒情基调,更能打动读者。
答案示例二:
①推荐“为父亲而写作”。序言和后记中,作者清晰直白地向读者介绍了写书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和怀念父亲,以此为题,契合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②写给父亲的信“家书寄远人”主题内容不够显豁,本标题更容易被理解,朴素的标题和父亲的形象更匹配。
③这标题还和书名《与父亲书》在语言形式保持风格白一致,简单而庄重,增添了追忆的厚重感。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回忆父亲写给“我”的信件,展现了父亲在生活中与书信中截然不同的形象。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既严厉又充满爱意的父亲形象。信件成为父子之间沟通的桥梁,揭示了父亲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无奈。文章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与理解,反思了自己曾经的疏忽与遗憾,最终通过书写来延续对父亲的记忆。文章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反思过往父子间的隔膜”错。文中主要是通过回忆父亲写信的情景,展现父亲在信中陌生又慈爱的一面,表达对父亲的理解和怀念,并没有着重体现父子间的“隔膜”。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C.“写信过程中的喜感体现出父亲对‘我’的关爱”错误,从原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父亲而言,要把那些散落于记忆深处、已经爬满青苔的汉字搬到信纸上,就跟在老家没有门窗的羊圈里摸黑逮羊一样困难”可知,主要体现的是父亲写信的艰难,而非喜感。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相同点:无论是原文还是对照版,都通过描述带着信件辗转于不同地方这样整齐的表述方式,比如原文里“它们陪着我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我把它们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以及对照版类似的地点和出行方式罗列,体现出信件一直被“我”带在身边,不管走到哪儿都不离不弃,很直观地展现出“我”对这些信件的珍视之情,因为只有珍视才会一直带着它们四处奔波。
不同点:对照版始终以“我”作为主语,采用一句到底的表述形式,像“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挤公交,搭乘长途巴士,乘坐绿皮火车,从江汉平原带到珠江三角洲,又从珠江三角洲带到湘江之滨”,重点突出的是“我”这一主体搬家、奔波的整个行为过程,更强调行为动作上的连贯性。原文里让书信“陪着我”,主语在“我”和“它们”之间交错回环出现,像先是说“我把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它们陪着我挤公交……”,这样就赋予了书信人的情感和陪伴的意味,不再是“我”单方面珍视信件,而是信件和“我”之间有了情感互动,仿佛信件成了“我”的伙伴,强化了彼此相依相伴的深厚情感联系。并且原文这样的表述节奏相对更舒缓一些,能让人感受到“我”在带着信件辗转各地的过程中,是在反复品味信件中传递的父爱,从中获得了深沉的情感慰藉,更细腻地体现出情感层面的内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答案示例一: 推荐“家书寄远人”。
①作者在后记里明确提到这本书可以看成是写给父亲的一封长信,而且想通过这封信和已经离世、在另一个世界的父亲进行一场超越普通父子关系的长谈,“家书寄远人”这个标题恰好能够很贴切地把这种想要跨越生死、隔着时空与父亲交流倾诉的复杂情思传达出来,与后记所表达的核心内容相呼应。
②和“为父亲而写作”直白的表述相比,“家书寄远人”显得更加含蓄委婉,带有一种诗意美感,而后记整体的语言风格也是偏向于比较抒情、委婉的,所以这个标题在风格上和后记更为协调统一,不会显得突兀,能让整个后记乃至整本书在风格上更具韵味。
③和序言的标题“锦书谁寄来”能够形成巧妙的呼应,从形式上看有一种对称美感,而且“锦书”本就常用来指代书信,这样前后标题关联起来,暗含着父子双方虽然远隔时空,但是彼此都通过书信这种形式互寄遥思的深沉情感,为整本书奠定了抒情的基调,更容易触动读者的内心,让读者更好地沉浸到作者对父亲的那种怀念、理解等复杂情感之中。
答案示例二: 推荐“为父亲而写作”。
①在序言和后记中,作者都清晰直白地向读者袒露了写书是为了理解和怀念父亲这一目的。如在《锦书谁寄来》中提到通过书写让父亲活着,使模糊形象清晰,后记里也有对父亲的追忆与情感表达,“为父亲而写作”直接点明主旨,精准地契合了作者创作的核心意图,让读者一眼就能把握作者写书的初衷与情感出发点。
②“家书寄远人”相对较为隐晦,读者可能需要深入思考才能体会其中内涵,而“为父亲而写作”主题内容一目了然,清楚地表明这本书是围绕父亲展开创作的,更易于被广大读者理解与接受,使读者能迅速进入到作者构建的关于父亲的情感世界与叙事情境之中。
③该标题与书名《与父亲书》在语言形式上都较为质朴直白、简单而庄重。书名奠定了一种与父亲对话、书写父亲的基调,“为父亲而写作”在风格上与之完美匹配,这种一致性增添了对父亲追忆的厚重感,强化了情感表达的深沉与真挚,使整本书从书名到后记标题都浑然一体,给人一种简洁有力且情感充沛的阅读感受。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节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一》)
材料二:
(节选自《淮南子·兵略训》)
材料三: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势位至贱A而器械B甚不利C然D一人唱E而天下F应之者G积怨H在于民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聪明,偏义复词,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出入”的用法相同。
B. 婴,文中指接触,与《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中“婴”的意思不相同。
C. 首路,指头朝向大路,“首”与成语“狐死首丘”中“首”的意思相同。
D. 席,名词作状语,与《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中“族”用法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况曾经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论辩用兵之道,临武君认为用兵要看重的是形势有利,行动上要讲究诡诈多变。
B. 荀况在反驳临武君时谈到,君王所看重的是权术、谋略、形势、利害,而不是仁人的用兵之道和统治天下的志向。
C. 秦二世皇帝,拥有天子的权势,占有天下的财富。凡是人迹能到达的地方,舟船可通航之处,没有不建立郡县的。
D. 材料二中有关秦末农民起义的场景描述以及作者的相关观点,可以与贾谊《过秦论》中所举用史料和观点互为印证。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桀诈尧,譬之以指桡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2)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
14. 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哪方面印证该观点的?
【答案】10. ACG
11 A 12. B
13. (1)用夏桀的计策去欺骗尧,就如同把手指伸进滚水中搅动,如同投身到水火之中,(一旦)投身其中,不是被烧焦,就是被淹死。
(2)如今,(如果)想要在天下无人能抵挡,却不施行仁政,这就好比是拿了烫手的东西却不去用水洗一洗一样。
14. 材料三中认为,国君喜爱仁德,天下无人能够抵挡。
材料一中“仁人之兵”所向披靡,可以正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材料二中秦二世对百姓“随逮肆刑”而积怨于民,最终亡国,可以从反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三则材料探讨了用兵之道与仁政的重要性。材料一中,荀况强调用兵的根本在于民心,仁者的军队不可用诈,体现了仁政的力量。材料二则通过秦二世的暴政导致民怨沸腾,揭示了失去民心的后果。材料三引用孔子的话,指出仁政是无敌于天下的关键。整体上,文章通过对比和论证,强调了仁政在治国和用兵中的核心地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义兵势力地位都是最低贱的,而兵器也是最为不利的。然而一人倡导而天下响应,是因为在人民中积聚了怨恨。
“势位至贱”与“(而)器械甚不利”句式相似,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AC处断开;
“……者……也”判断句,“者”后G处断开。
故选AC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错误。“聪明”,耳聪目明,同义复词;/“出入”,偏义复词,进入。句意:这样他必将耳聪目明、机警而有戒备。/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B .正确。“婴”,接触;/缠绕。句意:碰上了就会被斩断。/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
C.正确。句意:挽着车辂头朝大路死去的。/狐狸死时,头还向着巢穴所在的土丘。
D.正确。“席”,“像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族”,灭族,名词作动词。句意:风起云涌席卷天下。/谁可以把他灭族呢。
故选A 。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君王所看重的是权术”错误,“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中的“君”指的是与荀况辩论的临武君,而不是指君王。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诈”,欺骗;“赴”,投身;“焉”,代词,其中;“焦没”,被烧焦、淹死。
(2)“无敌于天下”,状语后置,即“于天下无敌”;“以”,施行;“执热”,拿了烫手的东西;“濯”,洗。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观点的能力。
(1)材料三中“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一句体现了本段的核心思想,意思使:国君喜爱仁德,天下无人能够抵挡。体现了仁德的重要性。
(2)材料一有“仁人之兵,不可诈也”“仁人之兵,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意思是“仁人用兵,是不能欺诈的;仁人的军队,上下一条心,三军齐力;仁人的军队,集结起来即为一支支百人的部队,分散开时便可各自为战,延长伸展好似莫邪宝剑的长刃,碰上了就会被斩断;短兵精锐仿佛莫邪宝剑的利锋,遇到了就会被瓦解”。所以说“仁人之兵”所向披靡,可以正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3)材料二有“二世皇帝……收太半之赋,百姓之随逮肆刑,挽辂首路死者,一旦不知千万之数”,意思是“秦二世皇帝,拥有天子的权势,占有天下的财富。凡是人迹能到达的地方,舟船能通航之处,没有不建立郡县的。然而放纵耳目的奢欲,穷尽奢侈糜烂生活的变化,完全不顾百姓的饥寒和财物的匮乏。动用万乘车辆,而修建阿房之宫,征发闾左的贫民,收取天下大半的赋税,百姓随之被捕遭到极刑,挽着车辂头朝大路死去的,一个早晨就有成千上万”;“势位至贱,而器械甚不利,然一人唱而天下应之者,积怨在于民也”,意思是“义兵势力地位都是最低贱的,而兵器也是最为不利的。然而一人倡导而天下响应,是因为在人民中积聚了怨恨”。所以秦二世暴虐无道,对百姓“随逮肆刑”而积怨于民,最终亡国,可以从反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孔子说:“行仁者不会被天下人阻挡。国君喜爱仁德,天下无人能够抵挡。”如今,(如果)想要在天下无人能抵挡,却不施行仁政,这就好比是拿了烫手的东西却不去用水洗一洗。《诗经》上说:“谁能手执灼热之物,过后不用水冲洗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巫山
张乔①
溪叠云深转谷迟,暝投孤店草虫悲。
愁连远水波涛夜,梦断空山雨雹时。
边海故园荒后卖,入关玄发夜来衰②。
东归未必胜羁旅,况是东归未有期。
[注]①张乔,晚唐诗人,一生漂泊困顿。②伍子胥,春秋末期楚国人,因受到楚王陷害,逃亡吴国,东过昭关,被官兵追捕,忧心忡忡,一夜白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联在渲染幽深冷寂的栖宿环境的同时,透露出悲愁交织的情感世界,为后面直抒胸臆做了充分的铺垫。
B. 诗人在陈述夜宿孤店的情状时,调动了视觉、听觉以及内心感受等多种感知方式,属于典型的“以我观物”。
C. 张乔善于炼字,首联着一“迟”字,在描写步态沉重的同时,透露出抒情主人公内心的落魄之状,很有神韵。
D. 颈联暗用伍子胥故事,抒写家园变故带来的心理冲击,为了强化忧怆之情而进行夸张,强化了情感抒发的力度。
16. 有人评论张乔的诗在抒情方面具有悲怆奇崛的美学特质,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尾联的抒情曲折回转,层层翻新,悲怆一以贯之,抒写却如奇峰迭起,呈现独特新奇之美。
②尾联先是突发惊人之语:回乡未必比漂泊更好。这种有违常情的“奇谈”包含着特有的无家可归的个人之痛。
③接着翻进一层,说连东归回乡也是了了无期,机会不知何时才有,说明诗人渴望东归已非一日,更为东归无期而悲哀。一经反转,就把漂泊回乡的两难之情写得特别深刻痛切。
【解析】
【导语】这首诗通过描绘幽深冷寂的环境和孤独漂泊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愁与无奈。诗中运用伍子胥的典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力度,尾联更是通过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怆与无助,具有奇崛的美学特质。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D.“为了强化忧怆之情而进行夸张”说法错误,这里是用典,并不是夸张。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1)前一句“东归未必胜羁旅”好像怕回乡,怕承受回乡的孤独,读者以为作者马上要回乡或者在回乡的路上了,所以有这样的担忧。可是后一句“况是东归未有期”却悲慨无法回乡,抒情曲折回转,层层翻新。前句是无家可归的悲哀,后一句是未有归期的悲痛,悲怆一以贯之,抒写却如奇峰迭起,呈现出独特新奇之美。
(2)“东归未必胜羁旅”,作者突发惊人之语,说回乡未必比漂泊更好,有违常情。对于一般人,肯定是回家比漂泊在外好,可是对于无家可归的诗人来说,回家乡依然难免孤独、悲愁,可以说奇崛又悲怆。
(3)“况是东归未有期”,前面写的是想象归乡之后的痛苦,这里却写回乡遥遥无期,希望渺茫。连归乡之后的痛苦也无从体会了。读到此处,我们才知道诗人内心是非常渴望东归的,更为东归无期而悲哀。反转是奇崛,漂泊回乡的两难之情深刻痛切,让人感到悲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善用叠字,如以“_______”写渭水、樊川的浩荡,以“_______”写宫女打开梳妆镜的情形。
(3)古代文人常用“白发”来写自己仕途的坎坷,功业的难成,如“_______,_______”就是较为典型的诗句。
【答案】 ①. 地崩山摧壮士死 ②.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③. 二川溶溶 ④. 明星荧荧 ⑤.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⑥. 朝如青丝暮成雪(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摧、钩、溶、荧。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请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分析其构成特点和缘由。
①水仙不开花——
②孔夫子搬家——
【答案】18. ①捧腹大笑 ②讨价还价 ③勃勃生机
19. 老家的人们遇到没有把握的事,遇到不靠谱的人,都会借用这个歇后语,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和事端。
20. ①装蒜。水仙花和大蒜的外形很相似,如果不开花的话会被人误以为是大蒜,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出的结果,符合推理逻辑。②净是输(书)。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肯定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喻指做事总是失败。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成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第一空,捧腹大笑:形容遇到十分高兴的事情,大笑而不能自止的神态。根据前文“慢慢咀嚼,觉得越嚼越有味道”“精神‘快餐’”的提示,可知,堂叔爱讲笑话,他讲的笑话往往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而且“笑话”往往是引人大笑。所以本处应该填写与大笑不止有关的成语,如“捧腹大笑”;
第二空,讨价还价:原指买卖双方商讨、争执价钱。也比喻在事前或谈判中讲条件,斤斤计较。本处情境是集市上买卖东西,一般买卖双方会围绕价格进行商讨,也会因价格问题发生争执。所以本处应该填写与商量价钱有关成语,如“讨价还价”;
第三空,勃勃生机: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根据前文“葳蕤”和后文“无限活力”的提示,可知,歇后语为农村生活增添了生命力和活力。与之有关的成语可选用“勃勃生机”。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长句改短句的原则是给句子划分层次,然后找出句子的主干成分,再把其他修饰部分单独成句即可。
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人们借用歇后语避免纠纷和事端。“遇到没有把握的事”和“遇到不靠谱的人”都是长句的状语,表示使用歇后语的条件。“不必要”作“纠纷和事端”的定语需要加到主句中去,“老家的”作“人们”的定语,需要加到主句中去。然后把这几个成分连缀到一起,即:老家的人们遇到没有把握的事,遇到不靠谱的人,都会借用这个歇后语,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和事端。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歇后语的能力。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水仙花和大蒜外形很相似,如果不开花的话会被人误以为是大蒜,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出的结果,符合推理逻辑。歇后语故事:相传乾隆皇帝有一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长得绿油油,便称赞了一番。翌年冬天又去巡查,可惜这一季节青蒜尚未长出。为讨好皇帝,当地官吏差人把许多水仙移植到一起,远远望去其叶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打这以后,人们就把弄虚作假或不懂装懂嘲讽为“装蒜”了。
②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肯定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喻指做事总是失败。歇后语典故:相传有一次孔子到一个地方去讲学,他带了满满的一车书,他的学生们就好奇,为什么老师每次出行都带着满满的一车书呢?为什么不能把所写的这些书给简化一下,搞得这么繁重,每次出行都是带着一辆辆车,车上拉的全都是书。这里是孔子的学生讽刺他只会读死书还不会变通,意在说明孔子是一个书呆子。又因孔子主张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他的学生看来孔子有开历史倒车的嫌疑,所以便有了这句“孔夫子搬家净是书”的俗语。
还有一个版本是说有一次孔子将他所写的那些竹简带到了一个地方,那里的人就问他:“你这老头不过就是一介书呆子,怎么还可以评论政事呢?”孔子则回答道:“我虽然是一个文人,但我也有胸怀国家的理想,我所推崇的是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来规范人们的德行。”然而在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之下,孔子的“仁政”思想,得不到任何一国君主的赏识。所以便有了“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的俗话。这里的书(输)是指他没有赢得君主的赏识,空怀报国之心却报国无门无奈境地。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1. 将下列熟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墙高基下,虽得必失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2. 文中有三个加点词语,请借鉴对“软弱”的解释,写出其他两个词语的解释。
软弱:本义是身体衰弱无力气,不坚强。句中是形容土质松散,不坚固。
开刀:
听话:
【答案】21. D 22. 开刀:本义是医生用手术刀给病人做手术,句中是指传统修复是需要打开文物对其进行内部操作。
听话:本义是愿意服从。句中是形容特定培养的微生物能够完成特定指令,满足特定需求。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熟语含义、语句复位的能力。
A.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
B.意为高耸的大墙,其基础却十分低矮,这样的墙虽然建成了,但一定会倒塌。喻指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即使获得了也会失去。
C.意为走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迈第一步开始的。喻指做事的成功在于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逐步积累。
D.意为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喻指做事是从最基本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
结合语境可知,一二句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第三句与前文形成转折,讲基础不牢固的问题。故从意思上,排除AB项。再结合语境中修路筑楼的例子,故D项比C项更贴切。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能力。
示例给出了本义与语境义,本义需要考生调动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语境义则需要考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如“开刀”的语境义,结合“传统修复技术中动辄需对文物‘开刀’操作”理解,说的是传统文物修复的操作;“听话”的语境义,结合“刘汉龙院士团队已培养出10多种‘听话’的微生物”来分析,说的是培养微生物,使其符合人的要求。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剪裁,本义是缝制衣服时把衣料按照人们需要的尺寸剪断开来,后来有了新的含义,如园丁剪裁花木、创造者剪裁素材等。有的人提倡剪裁,追求“删繁就简三秋树”;有的人看重自然而然,认为“夜来一霎清明雨,万卉千葩胜剪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说剪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只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剪裁”的定义:剪裁是“按照人们需要的尺寸”剪断裁开,之后又引申到了剪裁花木与素材。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剪裁关注的是人们的需求,并且整体的定义并不含有贬义,不管是衣服、花木、视频的剪裁都是生活的必须。由此可见,题目对于“剪裁”这个行为基本是正面评价。材料第二句话的前半句对 “剪裁”是持肯定赞成态度的,因为有剪裁才能删去繁杂,保持精简,如同九月的树木,瘦劲有力。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到剪裁文章、材料、步骤乃至于剪裁生活,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简洁。后半句则对“剪裁”是持否定反对态度,反对的理由是 “剪裁”是有损于自然而然所带来的美。
材料其实围绕“剪裁”提出两种对立观点,立意的关键就在于应该支持哪一种观点,是提倡“剪裁”还是反对“剪裁”?两者都有道理。如果我们站在“自然派”去否定剪裁,那就意味着我们要从开头定义就驳斥“剪裁”,全文都在“破”的过程中。如果需要立论,却到了“自然”的领域,又容易脱离“剪裁”的主题,导致跑题。所以,本题的立意应该是侧重第一种观点,即赞成剪裁,但吸取对方观点的合理性。
确定立意的方向之后,考生可以围绕“剪裁”展开思考,什么是“剪裁”,除了材料所提的“剪裁衣服”“ 园丁剪裁花木、创作者剪裁素材”之外,还有哪些“剪裁”的现象?为什么要“剪裁”?“剪裁”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恰当“剪裁”等等。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入材料,提出观点:人生处处需“剪裁”。接着给“剪裁”下简单的定义,比如:所谓“剪裁”,是以自我的特质与需求为本,剪除生活的冗余,裁定生活的方式。再谈谈生活中有哪些“剪裁”的情况,比如国画的创作、艺术的删繁就简、生活的简约等等。然后对材料的观点——“有人认为保持自我最自然的生活状态,无需剪裁”进行反驳,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剪裁”的意义和价值。然后结合现实生活和素材阐述应该如何“剪裁”,比如“剪裁”需要勇气,“剪裁”需要智慧等等。最后总结观点,升华主题。
立意:
1.剪裁,方能为我所用。
2.合理的剪裁才是生活之道。
3.人生处处需“剪裁”。
4.删繁就简,人生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