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民国时期的一代名媛陆英香消玉殒,离世时年仅36岁。她被誉为民国最优雅的名媛,想当年她出嫁时,十里红妆,送嫁的队伍排满了整整十条街。娘家的这番苦心,只为了宝贝女儿以后在婆家不受委屈。
陆英嫁入张家后,与丈夫张武龄十分恩爱。但因为重男轻女的封建陋习,在她连生了四个女儿后,婆婆对她百般挑剔,最终让陆英彻底沦为了生育工具。她结婚16年怀了14胎,为张家生养了5儿4女,却依然难讨婆婆欢心,陆英只落得个油尽灯枯、败血而亡的结局。
临终前,九个儿女哭倒在她的身边,陆英此时脸色惨白,想到自己这一走,丈夫还年轻必然会续弦,不由得开始担心起儿女们了,于是她提着最后一口气说了句:“你们都别哭了,哭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此时孩子们尚未理解母亲话中的深意,但在不久的将来,就应验了。而陆英生的四个女儿在民国时期的名气,仅次于宋氏三姐妹,她们正是后来的“合肥四姐妹”。
-1-
陆英去世半年后,33岁的张武龄迎娶了21岁的苏州才女韦均一,这个年轻的继母只比陆英的大女儿张元和大七岁。对于心高气傲的韦均一来说,根本不同意这桩婚事,毕竟自己年轻貌美又有才华,对爱情还有美好的憧憬,为什么要给一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男人,还要给九个孩子当后妈呢?
但她终究违抗不了祖父的安排,还是嫁了。张武龄是个儒雅君子,觉得韦均一这么年轻嫁给他,还要给九个孩子当继母,确实是委屈她了。于是韦均一过门后,张武龄尽量淡化亡妻陆英在家里的痕迹,还让九个孩子都管韦均一叫妈妈,称呼亡妻陆英为大大。
他知道韦均一是个才女,就给了她足够的时间和自由,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让她为家中的生活琐事而操心费神,还安排她担任了女中的校长,他事无巨细地为她着想,总怕亏待了她。
-2-
韦均一嫁入张家后,尽管有丈夫对自己百般宠爱,但继子女和丈夫已故的亡妻,依然是她心头的刺。尤其当她听说陆英去世前,把孩子们托付给了几个可靠的佣人照顾,还给了每个佣人很多钱时,她就认定了这是陆英的恶毒心计,觉得自己被孤立了。
于是她一心想要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不但能讨丈夫的欢心,更是自己在这个家的底气和将来的仰仗,但她生下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于是她开始猜忌这些不幸都是继子女和佣人们害的。
所以在她第三次怀孕时,直接跑回了娘家待产,当儿子顺利出生后,她就更确信了自己的怀疑。在她回到张家后,把气都撒在了继子女们的身上,有事没事就找机会对孩子们进行打骂,从此张家再无宁日。
有一次韦均一过生日,张武龄怕孩子们又惹怒她,就让她们跪下行礼表达对继母的尊重,结果韦均一打了女儿一巴掌,怒骂着:“你们在这拜死人呢!”
女儿们一脸委屈地看着父亲,张武龄虽然心疼,但他看着一脸怒气的爱妻,真的不知道如何才能调节这种家庭矛盾。毕竟韦均一这么年轻嫁给自己,委屈她了,但是儿女们还小就没了母亲也很可怜。慢慢地对孩子和继母之间的矛盾,他觉得帮谁都不对,不如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3-
张武龄这种放任不管的态度,让韦均一更加有恃无恐。在大女儿张元和考上上海光华大学时,韦均一就以家中孩子多开销大为由,让张元和退学回家。事实上韦均一此时还在花钱学国画,却不愿意花钱供继女完成学业。
二女儿张允和知道此事后,气得跑到继母任职的女校大闹一通,把继母不支持孩子完成学业的事大肆宣扬,这自然引起了在校师生们的议论,韦均一迫于舆论的压力,只能作罢!
但她在这件事上吃了亏,就把气撒在了死去陆英的身上,她一把火烧掉了陆英生前所有的书信和照片,这个举动彻底伤了继子女们的心,让她们愤恨不已。但韦均一却不以为然,觉得这么多年的心头刺,终于拔掉了!
-4-
1938年,49岁的张武龄因病去世,而韦均一此时只有36岁,依然是大好年华,但她却没有再嫁的打算,因为思念丈夫,她写下了许多悼亡诗。此时跟她斗得最凶的张家四姐妹已离开张家多年,她们的关系依然不好。
张家四姐妹不但继承了母亲的美貌,还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四姐妹的丈夫都是当时的才子名流,她们不但婚姻美满,还都很高寿,三个姐姐活到了90多岁,小妹活到了101岁。
而韦均一唯一的儿子张宁和,对每天满脸怨气的母亲一直心怀畏惧,总想逃离这个家。但他跟同父异母的哥姐们关系非常好,还在他们的资助下去了巴黎音乐学院读书,后来他在异国他乡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再也没回来。
韦均一曾经拼命想生个孩子,作为自己在张家的底气和依靠,到头来却是孤独终老。她晚年过得十分孤独和落寞,身边又没人照顾,但她始终坚持着自己内心的骄傲与倔强,宁愿花钱请人做饭,也不愿向继子女们低头。
最终她在狭窄的房间内结束了自己孤寂的半生,但儿子张宁和依然没有回来,她的丧事还是靠继子张寰和打理的,也许是不愿父亲与继母合葬,所以选择了水葬,而在比利时的张宁和也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了。
韦均一这一生,也许从她嫁入张家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不幸,因为她太年轻,完全没有做好当继母的准备。复杂的家庭关系,让她变得妒嫉、猜疑、偏激,丈夫的放任不管,让她有恃无恐的发泄情绪,这些都注定了她这一生难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