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意大利查获并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据专家介绍,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中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大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直接物质数据。据悉,56件文物大部分属于马家窑文化,但分属于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是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那么,这批流失文物保存状况如何?如果保存得不好怎么办?目前,专家已经对这批文物进行了初步检测,对其保存情况和可能的病害情况开展了科学分析。
国家文物局组织保护修复专家对文物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研判,并选定平行锯齿纹双耳彩陶壶、四大圈三圆网纹双耳彩陶罐、折带人形纹高低耳彩陶壶3件文物进行基础性保护。3件文物表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彩绘脱落、泥土附着、硬结物及表面刻画病害,全部病害种类达到10种。其中前两件文物存在历史修复痕迹。
在确认文物表面没有其他信息留存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对其采取基础性保护措施。同时,主要针对泥土附着和硬结物进行清洗,去除表面附着沉积物及有害物质、恢复部分文物原貌的效果,使表面纹饰得以较清晰显现。而针对残断、裂纹、脱落和历史修复痕迹等病害,则需在后续利用光学显微分析、内窥镜等检测分析基础上进行评估和研究,再制定保护方案,以全面改善文物保存、展陈状况。
此次回归的56件文物中,有8件文物进行了现场展示。这些文物无论是保存状况还是自身价值,都极具代表性。那么,一件件文物里到底藏着哪些历史信息?专家也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1924年,马家窑文化彩陶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首次被发现,惊艳世人。有学者如此赞叹:这是史前的“中国画”。回归文物中,这件陶色略淡的彩陶名为“内外彩水波纹彩陶盆”,被定义为马家窑类型。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出土数量较少,完整器更为少见。因此,这件彩陶盆十分珍贵。纯黑彩绘纹饰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一大特征。这件彩陶盆以黑彩在器物内壁饰以水波纹和平行线纹,同时在器物外表饰水波纹,整体把流水的动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旋涡方格网纹双耳彩陶壶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约4500年。红黑色复彩是采用矿物颜料在陶坯表面绘制图案后入窑烧制而成,色泽鲜艳,不易褪色,形成三色交织的斑斓画面。同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平行锯齿纹双耳彩陶壶,腹部用三组红黑相间的多道平行条纹和锯齿纹组成一幅完整图案。以黑红彩相间的锯齿纹组成葫芦、蛙、菱格、平行线等纹样,是半山类型纹式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型陶器的重要标志。四大圈三圆网纹双耳彩陶罐和折带人形纹高低耳彩陶壶,都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距今约4200年。彩陶壶口沿内绘一圈宽带纹,颈部饰红彩,腹部饰红黑彩三角折带纹,填人形纹。此彩陶壶的器型较为少见,颇为珍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郭志委:三个时期的彩陶中,马家窑类型的数量相对少一点,半山类型的有一部分,最大宗的是马厂类型的彩陶,目前看保存的情况还不错。此次56件流失文物的回归,也是几代文物工作者在国际上不断呼吁、不断努力、多方奔走的阶段性成果。那么,中意双方是如何开展合作推动文物返还的呢?
2006年,意大利与我国签署政府间打击文物走私的双边协定。2021年至2024年,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保护文化遗产宪兵司令部三次致函我驻意大利使馆文化处,请中方为其在执法过程中查获的疑似中国流失文物提供鉴定协助。
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实的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意方作出返还上述56件文物艺术品的决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18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数量达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更是馆藏的10倍之多。那么,让更多海外文物“回家”,目前又有哪些文物追索的方式?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霍政欣:因为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我们有大量的文物非法流失,而且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整个流失跨越的时间阶段很长,从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当代。我们流失出境的方式也很多,包括战争劫掠、非法盗掘走私等等。对于当代发现非法流失的文物,我们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方式就是通过法律途径追索,包括展开双边执法合作、通过外交谈判来追索,这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他方式包括回购、捐赠等。总体来看,依据国际法和国内法依法展开追索,是目前最为有效,同时也是成本最小的一种追索方式,也是今后中国实现文物“回家”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的文物追索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就。2019年,国家文物局还专门成立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截至目前,中国已与秘鲁、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美国、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建立了防止文物盗窃、盗掘及非法出境的政府间合作框架,截至2024年11月,已实现48批次2113件(组)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此次回家的56件文物,大部分属于马家窑文化。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上游的远古先民,用河水、泥土和颜料,塑造出人类最初的文明史。熟练掌握彩陶烧造技艺的马家窑文化,年代大概距今5000年至4000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间段。日前,意大利查获并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据专家介绍,此次回家的56件文物大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年代大概距今5000年至4000年,生活在黄河上游的远古先民,用河水、泥土和颜料塑造出人类最初的文明。这批文物的回归为我们探究中华大地上孕育的早期文明提供了哪些研究依据?马家窑文化到底有着多高的艺术价值?早在5000年前,是否就早有一条“彩陶之路”连接着东西方文化?
专家介绍,这批“回家”文物大多属于熟练掌握彩陶烧造技艺的马家窑文化,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间段。研究马家窑文化对于探究中华早期文明有何意义?这还要先从什么是马家窑文化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郭志委:马家窑文化大概是中原仰韶人群,因为各种原因往西北开拓,适应了这边的环境,可以说它继承了仰韶文化重视彩陶的传统,同时又做了改进和创新,达到了史前彩陶的一个巅峰的状态。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区域之一,探究马家窑文化的缘起和发展脉络显得尤为重要。社科院考古所经过十年攻关,在甘肃省临洮县距离马家窑村10公里的寺洼遗址又发现了一处马家窑文化的大型聚落。一系列重要发现都说明,当时这一区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文明化程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郭志委:我们还发现了大宗的遗迹,特别重要的有些大型设施,成批的房屋、窑炉甚至也有墓葬,都可以支撑马家窑文化,他们在这里持续发展了差不多1000年。马家窑文化在持续发展的千年时间里,不仅自身发展出高度的文明,而且在人类没有手机、卫星信号的史前时期,还开拓出一条中西早期交流的通道,这条“彩陶之路”是如何实现的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郭志委:这个位置它很特殊,它往西北可以沟通河西走廊,往南可以进到四川盆地,往西可以登上青藏高原,往东通过渭河可以直接跟关中和中原沟通。一般认为像一些很重要的商业技术,像冶金,像绵羊、黄牛包括一些麦类作物,都有可能是从中西亚那边传到我们西北地区的,再通过河西走廊一直慢慢往东传。所以马家窑文化应该在这中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地域上,还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的。除了此次回归的56件文物,还有一件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它就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这个彩陶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内壁上描绘了三组人形舞蹈图案。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有何特别之处?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盆高14.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呈橙红色。上腹部弧形,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最引人注目的是内壁上描绘的三组人形舞蹈图案,舞者五人一组,每组之间以内向弧线纹和柳叶宽带纹相隔。他们手臂相挽,面部朝向右前方,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在翩翩起舞。舞者的头上都有发辫状饰物,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整齐划一的舞步,绕盆一周形成圆圈,脚下的平行弦纹宛如荡漾的水波,盆中盛水时,舞者矫健身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古朴中透出灵动,给人以优美的视觉享受和无穷的遐想。5000年前,苍穹之下,篝火点燃,部落族人齐聚,载歌载舞的场景飘散于星河,舞姿凝固于红土彩陶之上,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先祖,映射出马家窑文化中先民极富内涵的智慧和生活情趣。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2013年8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来源:央视《共同关注》 央视新闻 定西融媒
监审:张文博 编审:刘祥龙
责编:包雪瑞 编辑:王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