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的参与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庄胜春被吉林广电记者刘安波的故事“击中”了。他拉着刘安波交流采访,制作短视频,感动许多人。这段视频引起吉林当地关注,刘安波的节目《走进乡村》也在近期获得支持,计划进行全面升级转型。
刘安波和庄胜春应邀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这段经历。
《走进乡村》怎样挺进主战场,从大屏转向小屏?诚邀各位读者在评论区为刘安波提提建议。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本文作者:刘安波 庄胜春
以下是庄胜春的分享:
除了专门的媒体观察领域,做记者的,很少会把“记者”作为采访对象。
比如我们,日常工作是蹲点记录各行各业的基层故事(包括自媒体行业),却很少聚焦我们的媒体同行。
参加中国记协组织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是个好机会。
我和栏目组的伙伴们,都是第一次这么集中地了解天南海北,尤其是来自基层的同行们——这个人数多、见生活,也有痛点的人群。
我试着把他们当成《胜春log》的“选题”——如果谁的演讲“击中”了我们,就找他/她聊聊天。
安波,就是那个“击中”我们的人。
在他前面出场的,有不少年轻同行,着正装,元气满满;而安波一亮相,灰蓝色的工装、晒黑的皮肤……我的第一反应是:
“呀,这是一个老记者。”
他操着东北口音,这么开场:“这张照片是20年前的我,那个时候我是记者带点农民相,现在是妥妥的农民有点像记者,城里小伙转变成乡下大叔了。”
有意思,开口脆。接下来的讲述,又让人唏嘘。
干了20年,曾经一天几百个热线的火爆栏目,“电话慢慢不响了,《走进乡村》,从最初的15个人到现在,专职的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安波问:“是坚守还是退出?”
我也是做栏目的。我们都知道,任何栏目都会有起落,会有更迭,听到这样的故事,深深共情,尤其在新媒体的挑战之下。
演讲结束,我去找安波,约着出去吃碗面,聊聊天。
我们想知道,这位“十里八乡都知道的电视台小刘”,当年“火”,凭什么?
想知道,热线不再响起的时候,这日子,怎么熬?
想知道,当热线又一次响起,他发现还有人需要自己,放下电话,啥滋味?
安波大哥有意思,他吐槽我,“上车饺子下车面,这等会就要上火车回吉林了,咋还吃上面了?”
一边吃面,一边聊了好久,聊出了这期视频,也聊出了许多从未有过的感受。也许你还记得视频最后,我的那个问题——
“如果你也想干新闻,你会愿意做一个像安波这样的记者吗?”
网友的评论比我的感受更精彩,他们说:脚上有泥,身上有味儿,但是眼里有光。
对了,前些天,我收到了他的好消息:节目要改版了,组里又进人了。微信里,我们一起讨论咋转型、啥定位……
听他说着“每天老焦虑了!”我和同事们,老高兴了。估摸着这会儿,安波的眼里,更有光了吧!
以下是安波的分享:
我叫刘安波,吉林市广播电视台《走进乡村》栏目记者,在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的农村长大。打小,父亲就告诉我要爬出地垄沟,我一路进城,上学、工作,总算觉得自己像个城里人时,机缘巧合下,又因为一档节目回到和农民、土地打交道的日子。
2003年,我来到吉林市电视台《走进乡村》栏目组。刚进台里,我是一名摄像,对记者职业不太了解,好在认识五谷杂粮,对农村不陌生。慢慢尝试出镜、写稿,一点一点成了记者。《走进乡村》栏目以传技术、推项目、解民忧为宗旨,要求记者必须进村实地采访,和农民面对面交流,采访地点就是地里村头,猪圈牛棚,经常不是一身泥就是浑身味儿。
记得我第一回下乡采访就赶上下雨天。那天,我和专家黄明荣一起去帮助农民解决桔梗病害问题,进地的路就是村民来回放牛的道,也看不清是牛粪还是稀泥。当时我穿了双皮鞋,一踩一呲溜,没走几步就湿透了,我只好拎着鞋,光脚上山。
好在有所收获,经过现场化验,黄老师跟我说:“安波,多亏来了,这个是紫纹羽病,很容易和根腐病弄混了,这要治差了损失可就大了。”按当时的价格估算,这些桔梗得值一百多万。
一次采访就挽回了上百万损失,问题解决了,那把农民高兴的,又要请吃饭又给拿东西,当时我觉得,记者这事儿中干啊!
光拍摄农作物种植相对还好,在水田地、苞米地采访顶多整一身泥,摊上养殖圈舍你就来吧,那粪味儿好几天都不散。
我第一回进肉鸡舍拍片,赶上冬天,养殖户的鸡舍扣上了塑料大棚,我推开门走进去,一个转身就又出来了,差点干个跟头——里边的氨味儿实在呛人,还辣眼睛,光线还不好,拍完直淌眼泪。后来我才知道,鸡舍里边都不能见明火,一点就着……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老百姓啥事都愿意找我们,什么“老母猪不发情,小牛犊不吃奶”“高粱不结穗儿,苞米光长杆儿”“张家长来李家短”……各种问题千奇百怪。栏目为此专门成立了“农民专家联合会”,清一色是实践经验丰富的“土专家”,以“土”治土,效果显著。
下乡的次数多了,我能盘腿坐了,大秧歌会扭了,采访也顺溜了。最直观的感受是农民遇到事了,会第一时间给《走进乡村》打电话。红白喜事、逢年过节都找你,到杀年猪的时候,大家找你吃猪肉都得排队。说实话,那时候感觉做记者太有面儿了。
日子从2018年后发生了变化。老百姓知道信息的渠道多了,对传统媒体的关注少了,热线电话慢慢也不响了,《走进乡村》栏目没啥人看了。团队从最初15个人,到现在专职的就剩我一个,是坚守还是退出,我迷茫了。
就这么迷迷糊糊地过了5年多,2023年5月11日,久违的热线电话居然又响了,一位关注节目20年的孙大爷问,能不能帮他联系买点地瓜苗。20年了还记得咱,这忙必须得帮,这下可把老爷子乐坏了,一个劲儿地说谢谢,临走的时候孙大爷拉着我的手说:“刘儿,记着到秋来咱家吃地瓜。”
那一刻,我又感受到被人需要的滋味,我们的价值还在,只要还有一个观众就值得坚守。新媒体的兴起,不只是挑战更是机遇,也给了我们提升的空间、创新的方向,全媒体融合互通,大屏小屏一起走。
今年夏天,我参加了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从台里到省里再到北京,幸运地遇见了央视新闻《相对论》的庄胜春老师。他把我的故事拍成了Vlog,没想到引起了很多人共鸣,让我看到了转型的希望。借此机会,台里打开新媒体端口,整合本地农产品资源,培训一批农民主播……《走进乡村》正在复活!
当然,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地改变节目播出平台,需要基于人员能力的提升,节目内容的优化,对新媒体端底层逻辑的了解,运营机制的把控等等,最终形成完整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闭环,实现栏目的良性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一解决。
我坚信,只要服务农民的初心不改,脚上沾泥儿了,身上有味儿了,一定能蹚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你对我有什么建议吗?
这篇稿件,小编们绞尽脑汁想了几个标题,你喜欢哪个呢?
本期编辑:陈祖明 彭婕妮 任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