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
✦ ✦
近日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了
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
西湖区“西湖龙井”省级非遗工坊
“西湖糕点”省级非遗工坊
“九曲红梅”省级非遗工坊榜上有名
和小西一起
走进这些省级非遗工坊
细品传统技艺
感受它们的勃勃生机与无限魅力吧
西湖龙井茶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她孕育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间,凝聚了西湖山水之精华和西湖茶人之智慧。2022年,“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优质的西湖龙井茶必须经手工炒制而成,这是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艺。炒制非常有讲究,控制火力锅温和掌握手法手势是最基本要素。炒制过程全凭手工在一口特制光滑的铁锅中操作,采用“抓、抖、搭、搨、捺、推、扣、甩、磨、压”等10种手法不断变化炒制而成,最后还要过筛,去掉茶末。炒制工艺环环相扣,手法独到而复杂。
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所制西湖龙井,色泽翠绿、形若碗钉、香气馥郁、醇厚甘甜,有一种集“闻香、观色、观形”于一体的艺术享受,品啜之后,更有心旷神怡之美感。
此次“西湖龙井”省级非遗工坊建设也是由樊生华牵头,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工业区块。
这里场地面积大,有1200多平方米,基础设施齐全,非常适合西湖龙井制作技艺的学习培训和推广。樊生华也会在这里进行讲课,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把西湖龙井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沿着热闹的河渚街徐徐深入,古香古色的杨先生糕点文化体验馆隐匿在如诗的美景之中,粉墙黛瓦充满了江南的韵味。此次“西湖糕点”省级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也正是杭州市西湖区杨先食品店。
杨先生糕点,用糕点文化裹起了江南的滋味,细说着水乡四季的故事,是时令风物,也是诗与远方。
红糖口味的麻花是老一辈传承的经典。从选材开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严格把控。麻花原料采用优质面粉和纯净红糖,综合考虑用料、时间、温度、气候等条件,历经“融、揉、饧、晾、擀、切、搓、扭、扣、炸、熬、拌、摊”等十三道工序,精细揉炼、醒发、切条,再搓扭成各种形状,放入油锅中恒温慢炸。
烈火烹油,嘎嘣脆响,随着色泽慢慢转成金黄,酥脆可口的麻花便大功告成了。随后,缓缓浇上古法熬制了8个小时的红糖,每一根麻花都红火透亮,散发着诱人的酥香。浓郁醇厚、甜而不齁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根据现代人的口味,杨先生糕点在传承传统小麻花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独创了米粉制作的糯米麻花。它比传统麻花更香脆,口味更多变。
店里的芡实糕则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它起源于药膳八珍糕,曾是乾隆、慈禧的心头爱,后经民间演变,成为了特有的江南风物。主要原料芡实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唐代名医孙思邈称其“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在很多补益身体的调理方中都会出现它的身影。
芡实糕材料精选的是江苏太湖生长的芡实,颗粒浑圆饱满,外观莹润白嫩,色泽清新自然,磨成粉后,淡淡的睡莲清香沁人心脾。好原料造就好味道,每一口吃的都是江南水乡的润养。
九曲红梅是浙江省“九绿一红”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珍品,可以称得上“万绿丛中一点红”。九曲红梅茶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由于九曲红梅是用西湖龙井这样的顶级绿茶树种来做红茶,所以它天然具备了绿茶的特性——高氨基酸、低茶多酚,造就了绿茶特有的“鲜活”感,与绝大多数红茶主打的醇厚口感,形成明显差异。
“九曲红梅”红茶素以“形如鱼钩、色泽乌润、汤色红艳、香似红梅”而著称,这主要得益于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
其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阴摊—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烘焙结束后,用竹茶筛过筛去末,再进行分级包装、贮存。
此次“九曲红梅”省级非遗工坊建设主体为梅龙草堂,位于西湖区转塘街道龙坞茶镇慈母桥村青龙山1号,是集传统工艺制茶、现代工艺制茶、传统工艺制茶培训基地、恒温成品茶叶仓库、传统工艺非遗文创空间、茶文化主题图书馆、非遗茶文化产教融合教育实践基地等为一体的传统红茶非遗工坊。
工坊负责人是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鲁华芳,她通过20多年的深入钻研,探索出一条九曲红梅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西湖区的传统制作技艺
是不是也让你产生了兴趣?
不妨选个空闲时间
去这些省级非遗工坊转转吧!
编辑 | 一聪
供稿丨区文广旅体局
转载请注明“美丽西湖”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
没有经常点“在看”的小伙伴们
可能无法及时收到我们的推送哦
看完后别忘记在文末点下“赞”“在看”
记得将“美丽西湖”加为星标
不容易错过西湖的权威信息发布
喜欢就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吧
精选推荐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