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崇信李浩学上榜

政务   2024-11-12 12:00   甘肃  

11月12日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

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

共有152人(组)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
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上榜

崇信县李浩学

光荣上榜

↓↓↓

李浩学,男,汉族,中共党员,崇信县新窑镇人,现年57岁,大学文化程度,小学高级教师,198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新窑镇学区督学。从教40年来,他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支持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捐款捐物、无偿献血、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把饱满的热情化作实际行动投入到教育教学和社会公益之中,为基层山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弘扬积极向上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扎根基层,辛勤耕耘育新苗

1984年,年仅18岁的李浩学,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踏上了三尺讲台,一干就是40年。40年间,他骑着自行车几乎教遍了镇上所有村级学校。以前,乡村学校不通公路,遇上雨雪天气,他就扛着自行车走十几里山路;没有条件做饭,他就只能吃每个周末在家里拿的馍馍,到了夏天,两三天就全是霉点---可无论条件再艰苦、不管走到哪里,他教的班级永远是最优秀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有人劝他放弃,和其他人一样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可是面对乡村孩子淳朴的笑脸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依然坚定的选择留下来。40年来,他获得各级党委、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数不胜数,“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指导教师”“先进个人”等等,可他却把所有的荣誉都压在箱底,从不炫耀。他觉得自己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党员,努力工作是应尽的本分,自己只做了该做的事情,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如何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乡贫穷的面貌,才是他最应该考虑的。

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显担当

多年来,他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夏天,他坚持守护在学校,疏通水渠、查看校舍安全;冬天,他给学生生火、帮助学生打扫卫生、整理内务。2017年12月21日早晨,在给一年级小孩子生火打碳时,不慎被碳渣弹伤左眼,简单处理后他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教学工作中,可是慢慢的视力出现问题,后来在市人民医院被确诊为“左眼视网膜脱落(孔源性)”,之后在西京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视力仅为0.05,2018年6月被平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为“七级伤残”。但他放不下400多名学生,做完手术后没有过多地休息,依然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2019年底,由于未能好好休养及长时间疲劳用眼,又引起右眼视网膜脱落,术后鉴定书上明确写道:“双眼屈光不正,视物模糊、扭曲变形”,坚定结果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家人、领导和同事都劝他去申请休假或退休,可他却坚持说:“虽然视力大不如从前,可我在讲台上站了三十多年了,我舍不得这些孩子们,再说我才五十几,我还能再教几届学生”,短暂的休息后他又冲上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他用一双眼睛、用40年的时光实现了自己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乐于助人,传递好人精神

近年来,在“5.12”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在县妇联、红十字会等单位组织的“家家幸福一元捐”、腾讯公益平台、“博爱送万家”等募捐活动中他也积极响应号召,每次都积极主动捐款捐物,体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帮,患难相恤,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他始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更多的人,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也充分体现了其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助人”是一种无声的诺言,他用实际行动弘扬着好人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通过这些助人为乐的努力和行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和,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传递好人精神、弘扬榜样力量。他不计付出和回报,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那些点点滴滴助人为乐的“小事”,贯穿着他的日常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未改变。2005年以来,他连续18年义务为周边中高考学生填报志愿3000余人(次)。2019年高考结束后,当得知新窑镇赤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某妻子长期瘫痪在床,孩子的成绩过了录取分数线,却因为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担忧时,他主动上门联系,为孩子填报了“甘肃中医药大学免费医学类”专业,四年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国家负担将近20万元,一下子为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2023年7月毕业后按合同就业于县内某医疗事业单位,他经常给别人说“要不是李老师当年找到家里来给我填报志愿,不要说就业了,我当年可能连大学都上不了了,真的太感谢他了”。

默默奉献,献身教育心无悔

40年来,他始终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生活中,他关注每一个同事的生活思想状况,同事中有3个少数民族同志,为了使他们能吃上热乎饭,他多方打听,请来了回民灶师;一些长期不能回家的同志,遇到节假日护校,他主动替班,让这些同志回家团聚;前些年,由于山区老一辈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待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在很多人看来,孩子稍微大点就能回家干农活,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导致学生辍学时有发生,为了使这些孩子早日回到课堂,他不辞辛苦放学后一次次去学生家里做工作。2001年9月,有一名住在离学校较远村上的五年级学生,没有按时来报名上课,通过了解,他家里生活比较困难,母亲常年患病卧床,家里只有父亲1个劳力,假期里孩子就跟着村里的人去建筑工地打工了,多方联系、多次上门,他终于将孩子领回了教室。孩子的父母经常给人说:为了我家娃娃念书,这十几里山路李老师最少跑了十几个来回。多年来,李老师不知多少次自费为贫困学生购置书本、生活用品。他的儿子小时候不理解,就问他:“爸,咱们自己家的生活都不宽裕,你却怎么老给别的孩子买东西呀?”他笑着说:“我是个老师,老师是教学生的,老师给学生买书、买笔、买本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

热心公益,传递榜样力量

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把助人为乐当作自己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尽可能的去服务社会和帮助别人不断充实自己的人生。他常说:“我现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最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对社会尽一份自己的责任,只要我们每个人多点善心和爱心,一点一滴从自身做起,为他人多办点好事,多帮一份忙,我们就能多一份快乐,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始终认为,助人是快乐之本、是一种美德。崇信县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每个寒暑假和节假日的早晨,他都会带着两个孙子在县城的广场、花园、街道义务捡拾垃圾,帮助社区干部发放创城宣传品,开展义务宣讲,带头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还积极劝导,带领大家恪守文明守则,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崇信人,在做好份内工作的同时,更好地保持良好道德修养,做助人为乐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利用“李浩学好人工作室”开展文明宣讲,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家庭及周边人讲文明、树新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他常给大家说:要将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的生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文明走进我们的生活,文明行动成为新风尚。

教育是事业,事业就需要奉献。40个春秋,他用满腔热血为基层山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以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履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用实际行动彰显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传递着“好人精神”。李浩学家庭先后获得崇信县“最美文明户”“最美抗疫家庭”、全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李浩学个人先后被授予“平凉好人”“甘肃好人”“中国好人”、“全县十佳教师”“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和他家庭的事迹先后被县、市电视台,崇信发布、文明平凉、平凉发布、甘肃文明网、央视移动网、新浪微博、中国文明网、“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


来源:中国文明网、崇信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崇信县融媒体中心/陈文翠
编审:崇信县融媒体中心/景彦博
审核:崇信县融媒体中心/张虎平 戴鹏飞

崇信发布
讲述崇信好故事,传播崇信好声音,展示崇信新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