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全系列】蚁总科—蚁亚科〈山蚁亚科〉(一):弓背蚁

民生   2024-11-11 06:59   上海  

蚁总科—蚁亚科〈山蚁亚科〉(一):弓背蚁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针尾下目

蚁总科

蚁科

蚁亚科〈山蚁亚科〉

蚁亚科(学名:Formicinae),或称山蚁亚科,隶属于蚁科,现生共5111族,共 3,182个现生物种。已灭绝共31197个物种。蚁亚科为唯一可分泌蚁酸的亚科。

1.特征

蚁亚科在温带地区占主要地位,也是热带的常见的类群。该亚科是进化度较高的一个亚科,其组成种类差别很大。一些类群在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上高度特化,如蚁属和悍蚁属部分种类为社会寄生者。

该亚科属下物种遍布全球各地,物种体型差距大,小型蚁例如毛蚁属(Lasius)工蚁仅有3mm左右,中型蚁例如多刺蚁属(Polyrhachis)的双齿多刺蚁,工蚁体长约为6mm左右,大型蚁例如弓背蚁属(Camponotus)的红头弓背蚁,大型工蚁体长接近2cm。体壁较薄,结节一节,触角8-12节。螯针无。毒腺变为一个回旋孔,毒液主要成分是蚁酸,通过腹末的孔射出,幼虫发育方式为有茧或无茧。

2.弓背蚁属〈巨山蚁属〉

弓背蚁属(学名:Camponotus),又名巨山蚁属或木匠蚁属,是蚁科山蚁亚科最大的一个属,其物种俗称木匠蚁或木蚁。本属蚂蚁分布于世界各地,种(亚种、变种)2000余,约50个左右的属。这个属的分类还是十分混乱,由于多型现象、分布广、种类多,目见尚无人能对弓背蚁属昆虫做系统研究。

1)形态特征

它的形态特点是胸部有一个凸弧。身体之间的胸部和腹部只有一个部分或节点。她的腰很小。它们的触角一心想成为一个肘。工蚁是比较大的,通常是黑色,褐色的眼影,往往都是棕色,红棕色或黑棕色。这一变化在生殖后往往会完全变黑色。工蚁有大头,胸部小,而有翅膀的小头,大胸部。在生殖(翼),前翼大于翅膀是透明的或褐色的色彩,是不容易的鉴定的。

2)生命周期

一般弓背蚁属的群族都能活很久。每个群族是建基于一只单身已受精的木蚁后。弓背蚁属后会在树木洞里建立一个巢基地。然后哺养它首次生出来的工木蚁,并以它的唾液分泌喂哺它们。在这个阶段,它不会吃东西,也不会离开它的巢。而那些比较早已喂哺了的工弓背蚁属需要去聚集食物,去喂那些比较年幼的幼虫。由于食物供应变的更加稳定巩固,群族生长也逐渐迅速。一个群族要直到有超过2000只工蚁,才够完善成熟去再生育年轻的弓背蚁属后和雄性木蚁。要达到这个阶段,大概要花一个群族36年或更多的时间。而达到这阶段后,群族会每年生产弓背蚁属后和雄性木蚁,然后它门会在57月离巢去进行交配。

3)生活习性

弓背蚁的存在除了使人讨厌外,它们会挖穿木材去做它们的巢。而它们在树木里挖的走廊很平滑,就像用砂纸磨的面一样。但被它们破坏过的木材不会像被白蚁破坏的有含泥类物质。而挖巢时制作出来得木材碎片就像粗糙的锯木屑一样。当发现上述的木屑(一般会包括死了的蚂蚁和些少弓背蚁吃过的昆虫),这是证明附近有弓背蚁巢的好指示。但通常这些挖出来的木屑都是留在墙壁后面或隐闭的地方。弓背蚁的筑巢的木可以是湿木或干木,但它们比较喜欢湿的。因此,它门的巢多数是筑在已被水弄湿的木,例如水槽、浴盆、坏了的窗、门框、屋顶洞隙、出问题有烟囱的附近。

巢穴尤其常见于潮湿的地方,凹陷的空间,例如洗碗机后的墙的空隙位,或门口柱栏的凹陷位。由于没有明显的外在破坏痕迹,所以可以用螺丝起子来探测木材,是否已被破坏。另一个找隐闭巢穴的方法就是,用螺丝起子的底部沿着护壁板、和其他木材表面轻拍,然后听听是否已有被破坏的声音。如果巢穴在附近,弓背蚁通常会从巢里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弄皱玻璃纸的声音。

弓背蚁可以在不同地方建立巢穴,而这些地方可以是该结构的外面或里面。弓背蚁实际上是建筑两种不同的巢穴,当一个主群族成熟后,一般会包括一只产卵的蚁后,一堆产出的卵,和超过2000只以上的工蚁,并且和一个有很多工蚁,但没有蚁后和幼虫的附属群族。而屋里的弓背蚁可以是来自主群族或其他附属群族。例如,弓背蚁可以来自户外树残干,陆地上的树木,或柴堆的主巢穴;又或来自藏在屋里厨房浴室后墙壁,或被阁楼屋顶空隙弄湿的木料的附属群族。

房屋的破坏程度是根据有多少巢穴同时出现在该建筑里,和虫害活跃了多久。虽然较大的弓背蚁群族能引起结构性毁坏,但是一般不会好像被白蚁侵蚀的那样严重。在很多案例里,毁坏都相对地较小,但也要根据巢穴的位置来推测。

4)生态分布

弓背蚁属为蚁科第一大属,全世界各动物地理区均有分布。全世界已描述种类931种。王常禄等对中国该属种类进行过系统研究,共记载35种,命名了15个新种。蚂蚁属弓背包括一个生态多样性的群体,从著名的木蚂蚁木匠,甚至一些使用蜂蜜和一些编织。主要分布在几乎所有地区在世界上有蚂蚁,大多数物种在新热带地区,尤其是在北美。

5)弗里德弓背蚁

弗里德弓背蚁(学名:Camponotus friedae),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浙江等地,常栖息于山区、田间。弗里德弓背蚁喜爱在沙质土壤中筑巢,群落规模可以达到数千只,性情温和,行动速度较快,善于捕食各种小昆虫,咬合力强大,有较为强烈的蚁酸。因其体色黑亮美观、不怕光震,弗里德弓背蚁已经成为了一种热门的宠物蚂蚁。

①形态特征

大型工蚁:体长8.5~9.7mm。体黑色;触角鞭节和足红色,上颚末端褐红色。身体除头两颊和后头角外,具丰富的棕色长毛被,并胸腹节具毛40根以上;前足基节与腿节具长毛;足其余部分仅具稀疏的柔毛;全身柔毛被短,稀疏,不明显。体较光亮,具细密刻纹和稀疏的刻点。头后部远宽于前部,宽大于长或相等,后头缘平直,后头角突出;触角柄节刚刚超出后头缘;唇基略显中脊,有突出的中叶;上颚6齿,最后一齿很小。并腹胸背面弓形;先胸背板宽约为长的1.5倍;并胸腹节十分侧扁;背板斜面几垂直,凹陷,与基面截然分开。结节薄,鳞片状。

中型工蚁:体长6.6~7.3mm。与大型工蚁相似,但体较短小。

小型工蚁:体长4.8~6.6mm。头较小;头长大于宽,后头缘略凸。前胸背板较窄。结节较厚。其余同大型工蚁。

雌蚁:体长14.5mm。与大型工蚁相比,头较小,后头缘略凸;结节宽,薄,顶端宽凹;后腹粗而长。

雄蚁:体长8.5mm。体黑色,带褐色;上颚、触角及足褐红色。柔毛被无;立毛十分稀疏,主要分布于身体末端。体不如工蚁工光亮。头很小,后部与前部几等宽,后头缘凸,侧缘直;上颚窄,无齿;唇基有弱脊,前缘凸;触角柄节长。并胸腹节背板斜面陡,但与基面连接处圆滑。结节厚,低而宽,顶端中央深凹。

②栖息环境

弗里德弓背蚁在地下筑巢,多在沙质土壤中营巢。

③分布范围

浙江、福建、台湾。

6)大头弓背蚁

大头弓背蚁(学名:Camponotus largiceps)由王常禄等于1989年发现于湖南及安徽。

①形态特征

大型工蚁:体长10.6~13.2mm。头和后腹部褐黑色,头后部多少带红色;触角鞭节、并腹胸、结节和足红色至褐红色;腹节后缘具一浅黄色窄带。身体被毛短而稀;并腹胸背面及后腹部第二节背板毛均少于10根;后腹末端毛较多,且长。柔毛被十分稀疏。刻点细密,头和并腹胸略显光亮,后腹更亮;足腿节及胫节具纵刻槽。头较大,三角形,后头缘直;触角柄节达不到后头缘;唇基宽,仅中部有一段脊,中叶突出,前缘平;上颚具6钝齿。并腹胸背面弓形;并胸腹节背板斜面较陡,基面长于斜面。结节薄,前面略凸,后面平,顶端宽且中央略凹。后腹部短而宽。

中型工蚁:体长7.9~9.5mm。头、并腹胸及触角柄节褐红色至红色,后腹部黑褐色至红褐色,鞭节和足黄红色至红色,上颚黑红色。身体较短小;头大,后头缘直;触角柄节约1/3长超出后头缘;上颚5~6齿;结节较厚。其余同大型工蚁。

小型工蚁:体长5.1~7.6mm。体褐红色,足胫、跗节和触角鞭节黄红色,上颚齿黑色。头两侧缘平行或向后部略变窄,后头缘略凸;触角柄节约1/3长超出后头缘;上颚5~6齿;结节较厚。其余同大型工蚁。

②分布范围

湖南、安徽等地。

7)毁木弓背蚁

毁木弓背蚁(学名:Camponotus ligniperda),又名巨山蚁、木匠蚁,皆为同一类蚁属,俗称木匠蚁、木蚁,蚁科弓背蚁属的一种昆虫。

①形态特征

大型工蚁:体长13.0-14.5mm。头和后腹部黑色,胸部、结节、足径节为红褐色。头较大,三角形,后头缘直。触角柄节1/5超出后头缘。唇基宽,中叶突出,前缘平;并胸腹背面弓形。结节薄。后腹部宽卵形。

中小型工蚁8.0-10.6mm。头圆卵形,头两侧缘平行或向后部略变窄,后头缘略凸;触角柄节约1/3长超出后头缘。结节较厚,其余同大型工蚁。

蚁后体长15.0mm。头和胸部黑色,结节和后腹第一结背板的一半为褐红色。后腹部宽大,其余同工蚁。

②生活习性

毁木弓背蚁工蚁体型最大为6.4毫米,蚁后则最大为19.1毫米。它们筑巢于潮湿的地方,弓背蚁较喜欢挖掘已被水破坏的树木。它们的巢穴可以是横梁,地板或墙壁,并在屋里到处寻觅食物碎屑和昆虫。虽然弓背蚁大部分的品种是黑色,但也有其他颜色。弓背蚁是蚂蚁家族的其中一大成员,以它们的习性闻名,就是在木材里咬通道。它们住在这些走廊里,并在里面进行远足,并多数在晚上寻找食物和水。这类蚂蚁通常会在屋里建立附属群族,而主群族则会驻扎在树里或陆地上的林木里。

③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洲的中北部地区,我国新疆也有分布。喜食糖水和小昆虫,以小昆虫和糖水为食,无尾刺,利用大鄂、蚁酸捕食和防御外敌。单后制,成熟群落数千只。

8)平和弓背蚁

平和弓背蚁(学名:Camponotus mitis)是蚁科、弓背蚁属的一种蚂蚁。

①形态特征

平和弓背蚁分大中小型工蚁,工蚁体长约7.8-11.2mm。蚁后体长约14mm

上颚略具刻点,有一定光泽;头部具密集网状细刻点和稀疏具毛粗凹刻,较暗;并腹胸及结节具细密刻纹,前者稍具皱纹。后腹部较光亮。立毛黄色,较长;头顶立毛较多,头侧面立毛较短;整个头部以及前胸北板还具较丰富的倒关短毛;前、中胸背板立毛数有一定变化,一般在10根以上;结节具立毛4~6根;后腹部立毛较稀疏。茸毛细短、稀疏,公见于后腹部。体红褐色。头顶(包括触角柄节)黑色;后腹部色深于并腹胸;上颚及唇基前端深红色;触角鞭节及足红褐色。

中、小型工蚁头狭长,复眼之后缩窄。上颚咀嚼缘具6齿。触角柄节约1/2超过后头缘。体刻纹较大型工蚁细,较光亮。头、并腹胸、触角及足颜色均浅于大型工蚁,其余特征与大型工蚁相同。 蚁后与大型工蚁相似。但头顶具3单眼。并腹胸厚;中胸背板椭圆形,背面平坦;小盾片与中胸背板处于同一平面;后腹部粗长。

②生活习性

平和弓背蚁在土中营巢,喜欢阴蔽的生境。常营巢于稀林地,林边空地,稀草地。巢穴由多条纵横交错互相贯通的通道和巢室组成,似蜂窝状。种群数量不大,成熟群落可达几百只。行动迅速敏捷,受惊时喷涌而出,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遇到障碍物有时会主动跳跃而过。

③分布范围

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广东、海南及香港地区;斯里兰卡,印度。

9)红头弓背蚁

红头弓背蚁(学名:Camponotus singularis)是属于蚁科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工蚁:体长约为8.6mm-18mm(小型工蚁体长8.6mm-12.9mm)。后头缘凸,头两侧缘平行;头后部窄,成颈状,触角柄节超出后头缘 2/3 柄节长。复眼大;额脊短而高;并腹胸及后腹部具稀疏的小瘤。并胸腹节背板球状突起;前胸背板前面窄,呈颈状。结节厚,球形,前面直,后面向前倾斜。全身有十分丰富的直立丝状毛;白色柔毛长而密集,几乎遮住身体刻点;头部柔毛较稀疏。体暗,无光泽,头部较光亮;全身具十分粗糙的刻点,体黑色;但头部除上颚、唇基、颊前部、额脊及附近区域多少为黑色外,其余部分为红色。

蚁后:体长约为22mm,胸部较工蚁粗壮,腹部硕大,具有翅痕。其余特征几乎同于工蚁。

②生活习性

土中营巢,巢口边往往有用树枝杂草堆成的鸟巢状堆积物,常位于林边,稀草地。成熟的大群落巢穴比较复杂,深度能达一米。喜欢居住在阴凉的环境,平时主要是由小型工蚁外出觅食,主要取食蜜露、小昆虫尸体等。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云南;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从生物诞生到人类文明,专注地球史、人类史、民族史、文明史。已发表《地球生物全系列》、《人类源流》,《世界古代民族与文明》,《世界古代列国志》等系列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