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自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建县,隶属歙州及徽州,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婺源徽州文化以徽商为经济基础、宗教为社会基础、理学为核心价值,不仅是徽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汲取了赣鄱文化的精华,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婺源县)全域境内古村古建遍布乡野,历史遗存丰富,现仍保存完整的许多宗祠就是对婺源深厚文化底蕴最好的诠释。
宗祠是祭祀建筑中的一种,他的产生和发展是村落某一姓氏聚族而居的重要标志。在古代,祭祀的等级是十分森严的,西汉礼学家戴圣《礼记·王制》载:“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五祀为供奉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夏、商、周时期,民间是无权修祠祭祖的,战国至汉代,民间祭祖一般采用墓前祭祀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北宋时期,虽允许民间修建,但等级规格十分严格,有资格修建的人物寥寥无几,南宋到元,有所增加,到了明代,尤其是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允许民间广建宗祠(据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十《宫室》载,徽州一府六县修建宗祠有15座,婺源2座,而嘉靖《徽州府志》卷二一《宫室》载有213座,婺源50座),直至清代,婺源修建宗祠的热潮有增无已。
近期,结合我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完成全县49座宗祠实地调查,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座。
下面请跟随四普的脚步欣赏我县的宗祠,细细品味其经历风雨洗礼后得以保存的建筑魅力。
篁村余庆堂位于婺源县沱川乡篁村,乃婺源余姓宗祠,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进深33.6米,面阔13米,面积436.8平方米,由门楼、前天井、左右廊芜、享堂、后天井、寝堂组成。大门为五凤楼,呈八字,立面三间四柱五重檐,门额上嵌“始基甲第”四个浮雕字。该宗祠内部木雕较少,五凤楼大门砖雕、石雕却不失精工,而显古朴大方,依然保持着明代建筑风貌。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春方氏宗祠(阳春戏台)位于婺源县镇头镇阳春村,亦称“树德堂”,建于明嘉靖41年(1562年),该祠是宗祠与戏台相连的建筑,砖木结构,进深40米,面阔12.4米,面积为584平方米,由大门(兼作戏台)、享堂、寝室等三进组成。戏台采用椎卯组合的活动性台板装修,逢族内大事,可卸去明间台板和枋、柱,辟为通道进入该祠。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村经义堂位于婺源县大鄣山乡黄村,亦称“百柱宗祠”,为黄姓宗祠,建于清康熙24年(1686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其“经义堂”匾额由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所题。进深60米、面阔20米,面积12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庭院、门厅、享堂、寝堂、天井及庑廊、厢房组合而成。全堂104根柱(内包括4根石方柱)。据1993年10月第一版《婺源县志》载:1982年,黄村经义堂照片作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之一在法国巴黎展出。该建筑整体保存完好,是现存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早期村落公共建筑。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汪口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建于清乾隆年间,坐西朝东,面阔15.55米,进深44.4米,占地面积为690平方米,砖木结构,主体建筑共分三进,均由天井连结,由门楼、享堂、寝室组成,逐进升高。该宗祠以木雕精湛而著称,尤以两廊梁架的花枋上雕刻见长,为研究古徽派雕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村光裕堂位于婺源县清华镇洪村,为洪姓宗祠,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进深27.2米,面阔13.4米,面积369.7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主体建筑由门厅、享堂、寝室和余屋组成。堂内的大木构架精致美观,整体各部造型组合有繁有简,疏朗舒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祠外墙立有禁赌碑、养生河碑、公议茶规碑,这为研究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和礼制文化提供了实物证据。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冲敦伦堂位于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为俞姓宗祠,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进深54米,面阔15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门厅、享堂、寝堂三进组成。隔墙另有余屋,余屋鱼塘修建了与外相通的水下通道,两廊间木雕刻有关各种精致的农具图案,为研究当时当地的民俗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豸峰成义堂位于婺源县中云镇豸峰村,为潘姓支祠,建于清同治年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进三开间,进深28.6米,面阔19.6米,面积为446.7平方米。主体建筑平面布局依次为前院落(含入口八字墙、门亭、庭院)、门厅、天井及两廊、寝堂;西侧边屋平面布局为院落(含半月池)、两廊及厅堂、后天井。堂内建筑细部装饰丰富,多处作有高浮雕、透雕,寝堂天花正中斜拱构成的覆钵藻井,较有特色。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婺源县思口镇新源村俞氏宗祠,现存建于清乾隆年间,该祠又名“义庆堂”,座南朝北,砖木结构,进深33.75米,面阔12.7米,占地面积483平方米,三进三开间,平面呈长方形,其布局为门楼、天井、左右廊庑、享堂、天井、寝堂。该祠整体气势恢宏,以雕刻见长,门楼立面为仿牌楼式,三间四柱五重檐,门额阳刻行楷“俞氏宗祠”,其四周布满砖雕,内容较丰富,手法多样。前天井四周的梁枋、斗拱、脊吻、雀替等是整个宗祠雕刻最集中、内容最丰富的地方,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万象更新、满堂福、刘海戏金蟾、狮子滚球”等图案。雕刻形式有深雕、浅雕、透雕等手法,其水平在徽派建筑木雕艺术中堪称典范,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新源村俞氏宗祠现存有乾隆十二年“禁碑”、乾隆二十九年“祠规”、道光十二年“奉宪批示”、道光十二年“告示”、同治元年“禁碑”、民国十年“告示”等石碑六方。随着封建制度在中国的消亡,与之相适应的宗法制度和礼制文化也随之消失,而新源俞氏宗祠,以及祠内的六方石碑的存在对研究古徽州地区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礼制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村查氏宗祠位于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距县城约45公里,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时徽州知府题名“孝义祠”,故又名孝义祠。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地铺青石,进深33.9米,面阔22.2米,占地760平方米。现存享堂、后天井、寝堂等三部分。享堂六柱五开间,所有木柱直径均达四十多厘米,柱础有鼓形、方形、莲花瓣形等。寝堂为摆放查氏先人灵位。整个宗祠以气势恢宏,雕饰细腻而著称,2017年饶宗颐题“查氏宗祠”。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旃坑村萧江宗祠位于江湾镇旃坑村委会旃坑村末,系江氏宗祠,由旃坑月字支族集资重建于康熙甲午年(1714年),座北朝南,整个祠呈长方形,其平面布局为前院、门楼、天井、享堂、天井、寝堂组成,共四进,前院内有半月池,占地150平方米,门楼呈八字,三重檐,前天井由门由、左右庑廊和享堂合围而成,左庑廊墙体置有石碑两块,为江氏捐资助建名单,左右庑廊有券门可直达享堂,享堂和寝堂均为二层楼建筑,整个宗祠逐进升高,其木构件布满雕饰手法多样,雕刻细腻,柱础有方形、八边形、莲花瓣形等。整幢建筑现保存完整。2018年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岭下村大经堂位于大鄣山乡车田村委会岭下村,为王姓宗祠,座西南朝东北,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砖木结构,四进三开间,进深36.55米,面阔10.75米,由前院、门厅、享堂、后寝四部分组成,院门呈八字形,从门厅到享堂,享堂到后寝均由天井连接,现堂内保存有七块匾额,享堂正中挂有楷体“大经堂”三大字,右书“钦差提督南学政监察御史金兰为”,左书“崇祯十二年孟春月谷旦”,整个堂内柱础有石、木和方、圆、多边形。后寝为二层,内结构保存基本完整,对研究明清时期的宗族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18年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氏宗祠位于大鄣山乡菊径村委会菊径村,与菊径小学相对,始建于明代,座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二进三开间,由门厅、享堂、后寝组成,门厅到享堂、享堂到后寝均由天井连接,并逐进升高,石柱础有四边形、八边形,地铺大青石,享堂主梁上有一木匾,上书行楷“黄阁调元”四个大字由明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何如宠题,后寝为二层楼。整个宗祠内梁枋、雀替、柱托均有雕饰,整个结构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仍保持原有风貌。2018年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洪村霭庭公祠位于清华镇洪村村委会洪村(光裕堂的东侧),系洪姓家祠,由村人洪钧(内阁中书)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该祠大门立面为仿牌楼式,四柱三间三重檐,门头砖雕十分精致,有“寿字、牡丹、荷花、石榴”等十几组图案,其平面布局为门楼、天井、左右廊庑、享堂、寝堂,进深23.8米,面阔10.4米,占地247.5平方米。内木构件有繁有简,疏朗舒展,整体保存较完整,仍保持原有风貌。2018年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资深堂位于中云镇桃溪村委会豸峰村村北,属家祠,19世纪末,六家房中拆资重建,《婺源县志》记载:“资深堂,豸下祀潘友同,其裔孙鸣铎独输八千金建”。该座西朝东,进深38.3米,面阔16.1米,三进三开间,前宽后窄,略成倒梯形平面。门口类似五凤楼形式,有三门,立面为牌楼式门楼,第一进院落两侧为三开间,走廊再加一间高起的廊庑与享堂边接,享堂雍容大方,檐下一根月梁跨度8米,高0.8米为一整株白樟木所成,后进为寝殿,高二层。宗祠内部装饰华美,檐下大量运用斜拱,室内方、圆、八角、莲花形各色柱础有六种之多,在月梁、丁头拱、额板等均有精细雕刻,该堂现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和参考提供了实物佐证。2018年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溪村社公坛位于溪头乡下溪村委会下溪村,座东朝西,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进深25.44米,面阔17.04米,砖木结构,二进三开间,由前厅、天井、享堂组成。水磨砖门面,单檐式,门额四周均有砖雕,有“桃、石榴、金鱼、文房四宝、亭台、阁楼以及人物、戏剧故事”等图案,天井由门厅、左右廊庑、享堂合围而成,中有一青石板路高尔夫球天井一分为二,享堂内地铺三合土,二层楼,楼梯置照壁后,祠内木构件有雕饰,享堂主梁左右下有一对狮子梁托,雕刻手法细腻,且保存基本完好。全祠共有54根柱,石柱础有方形、莲花瓣、八边形等。溪头社公坛在建筑规模、建筑形制、建筑艺术都是徽派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其独特的祭祀活动在社祭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利用中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字与图片由婺源县文物保护中心提供
1、“婺源旅游”公众微信号每天均可发送婺源旅游的相关资讯、景区动态等,我们邀请大家积极投稿,把更多的婺源美图、美文分享给更多爱旅游爱婺源的人。2、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手机号、微信号,投稿邮箱:646929243@qq.com。编辑:洪健 初审:洪健
复审:宋水源 终审:段萍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