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再见爱人》中的麦琳看典型的中国妈妈:当妈妈开始了过度付出,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健康   2024-11-27 19:20   浙江  


本篇作者 | twinsujs

本篇编辑 | 董小姐

插图来源 | 아레아레아


陪伴郁友康复,一直是郁金香的心愿。郁金香陪伴者自2020年七夕节上线以来,备受郁友好评。100余名郁金香陪伴者,用他们满满的爱意和专业知识,陪伴数千名郁友走过了春夏秋冬。


现开设郁金香陪伴者专栏,郁金香的陪伴者们,将用文字书写他们的陪伴故事,有温情、有感动、有哲思,让我们在这里,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相遇....


在如今丰富多样的电视节目中,《再见吧,爱人》这档综艺因其真实而深刻的情感展示,触动了很多观众的内心深处。其中麦琳和李行亮的关系,更引发了我对于家庭生活以及家庭系统平衡的深度探究。

《再见吧,爱人》中,有三对夫妻。李行亮和麦琳这一对,表面上似乎很恩爱,关系很和谐,最没有离婚意愿。
然而,这种表面的和谐往往掩盖了问题的真相。麦琳,作为典型的付出型人格,在家庭中的奉献不遗余力。
然而,过度的付出不仅令她身心俱疲,也在她与爱人李行亮的相处中埋下了不和谐的种子,电视屏幕中的李行亮多次被麦琳逼到崩溃流泪,他甚至说:我觉得自己有病了,我需要看心理医生……

不知道麦琳和孩子的关系如何,单就从她退掉女儿喜欢的汉服这一细节来看,妈妈的匮乏感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可是,匮乏感深重的妈妈,怎么能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今天的文章,我想就这一“家庭中的妈妈过度付出”的现象,和我遇到的一个个案故事,剖析这种行为对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之道。

为了家庭过度付出,会加剧家庭系统的失衡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个案。
妈妈在体制内辛苦工作,曾经,爸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是家中的顶梁柱,掌控着家庭的发展方向。但因为疫情,爸爸生意失败,妈妈只能凭一己之力,苦苦撑起整个家庭。
妈妈从小就特别要强,对自己要求极高,她一路披荆斩棘,一直努力上进,在体制内的工作也是深得领导赏识、下属钦佩。
在她的认知里,人必须努力、终身学习和成长,拖拉懈怠只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当她面对生意失败后赋闲在家的丈夫,心中有诸多不满。
而更令妈妈崩溃的是,家中的大儿子也出现状况,无法正常去上学。妈妈每天不仅要面对工作的压力,回到家还要面对休学在家毫无生气的大儿子,心中充满无奈。同时,家里还有个二宝需要照顾,妈妈感觉心力憔悴,油尽灯枯。

家是讲究磁场的,家里的每个人都是能量接收器。从家庭系统理论来看,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成员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每当家庭中的一个妈妈为了试图维持家庭平衡而开始了过度付出,家庭系统中的不健康与失衡也开始了。
这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尤其是孩子,长期待在压抑的环境中,身心会出现很大问题。
很多找我倾诉的妈妈,都在工作与生活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力求找到平衡,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妈妈像不知疲倦的陀螺,从清晨开始为家人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然后奔赴工作岗位,下班后又匆忙采购、准备晚餐、辅导功课、操持家务,有一点时间也顾不得喘息一下,还要忙于工作或者进修业务,努力精进,未雨绸缪,为小家的明天殚精竭虑……

最终,精力耗尽的妈妈,在自身陷入疲惫与绝望的同时,对孩子也难以展现出往日的温柔和耐心。
当孩子们面对的不再是那个温暖和蔼的妈妈,而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情绪不稳定的疲惫身影,整个家庭氛围也走向了压抑沉闷,孩子作为家庭系统中最弱的一环,身心自然被最先影响。

很多抑郁休学孩子背后,往往都藏着一个因为过度付出而枯竭透支、心力交瘁的妈妈。

由于长期处于这种付出与匮乏的循环中,妈妈失去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感知,也失去了应有的“配得感”,开始怀疑自身价值,觉得付出未获回报,对生活感到痛苦和无望。
这就好像《再见了,爱人》中的麦琳,连给自己买件衣服也舍不得,想喝咖啡也是“我配得到一杯咖啡吗?”,可是面对衣柜里满满的都是李行亮的衣服时,又觉得要“瞬间爆发”,要知道,女人的吝气都是因为长期不“爱自己”,被亏待出来的耗竭……

当孩子因家庭长期的压抑和失衡而生病休学,表面看是孩子自身问题,实则是整个家庭系统失调的结果。
妈妈“爱的油罐”已经枯竭,无论投入多少,都难以满足家庭的无尽索取,这其实反映出家庭系统运转中的深层问题。

未能被爱及时续杯,孩子内心才会坍塌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经将获得爱比喻成续杯。
每个人的内心就像一个杯子,只有杯子里被填满了爱,爱才能自然的被倒出来。
假如杯子里的爱很少,就很难被倒出来,也很难对他人展现友善。所以,当孩子爱的杯子空了以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

在前文我说的那个案例中,大儿子的休学,其实就是家庭系统运转出现问题的后果。
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个体寻求爱的过程,就是期望被续杯的过程。如果孩子的重要他人——父母能够对孩子的需求及时续杯,那孩子就不会发展出新的行为问题。
如果妈妈能够及时给生病休学的大儿子续杯,慢慢的一点一点用爱接纳他的行为,让爱在家庭中流淌起来,那么,孩子也会一点一点的好起来。
可惜,这位妈妈已经精疲力尽,她自己的杯子已空空如也,又如何去给予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她不仅没有办法及时给孩子续杯,甚至在面对孩子日常行为各种问题的时候,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将杯中仅有的爱打翻。
萨提亚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对父母和世界有着强烈的渴望,渴望沟通,渴望爱和被爱。
孩子其实是无限忠诚于家庭的,当他没法做自己的时候,只能躲进房间,用生病来给自己裹上厚厚的一层“茧”,同时,也关闭了自己的心灵。
妈妈缺少的是打开孩子心灵之锁的“钥匙”。在妈妈的认知中,或许她看到的只是孩子不能上学的部分,认为孩子逃避了自己应有的责任,却不知道,这些都是心理抑郁带来的病症。
在家庭系统的隐秘角落,因为弟弟的出生,妈妈又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了一部分到弟弟身上,大儿子在情感上产生了被忽视感。
妈妈的关注和爱对孩子都是无比重要的,而这种有意或者无意的转变,让大儿子内心深处的安全感逐渐缺失,进而产生了一种被边缘化的失落情绪。这种情绪在长期的积累下,为他后来的心理问题埋下了隐患。

在迷茫矛盾的青春期,大儿子没有得到来自妈妈足够的情感滋养,这使得他在面对一些挫折时,缺乏足够的心理韧性去应对。再加上学习压力大,所以心理防线坍塌,休学似乎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在我的很多来访者中,很多休学厌学的孩子也没有遭遇什么生活负面极端的事件,但就是不能接纳自己的不足,甚至一丁点的小问题也接纳不了。
具体表现在不能接纳自己的成绩,不能接纳自己的排名,不能接纳老师、同学不喜欢自己,不能接纳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做不到,最后完全不能接纳自己,所以就无法去上学。
大多数生病休学孩子的家长完全意识不到的是:孩子的这种对自己的完美要求,和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要求以及影响是息息相关的,外在的法官内化为更严苛的内在法官,从而演变成孩子内心对自我的限制。

孩子对自己的不接纳,也是孩子内心未能被“爱”续杯、家庭系统运转失衡的表现之一。

家长疗愈心灵毒素,逐步化解家庭难题


大儿子生病后,妈妈经历了求医问药的各种艰难历程,想让孩子快点好起来,早点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可就是因为在小事上面的过度关注,看似是在关心孩子,关注他的健康,实则却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加之休学后,这位大儿子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对妈妈的不满和被忽视的委屈,都转化成了对妈妈的抵触情绪。所以,母子摩擦时有发生。

对于一个已经处于心理脆弱状态的休学孩子来说,他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宽松、能够让他自由放松的环境,而不是时刻被人监视和念叨的氛围。
面对这样的情境该如何处理?这就不能不提到郁金香的经典解决之道——“三不”。
郁金香三不原则是一套在家长中广泛实践的亲子关系处理原则,核心点之一是不期待:包括不要求、不指导、不鼓励。
这意味着家长应避免对孩子施加过多的期望或通过指导来干预他们的行为,而是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和解决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父母和孩子相处时用上“小三不”(不要求,不指导,不鼓励),继而逼出自己内心的“大三不”(不期待,不担心,不迁就),其实家长自己把自身成长中的心灵毒素一点点疗愈出来。
正如电影《无声告白》中的这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帮助这个家庭化解难题是个深度的系统工程,我的陪伴思路如下,也希望给更多家庭一些参考:
1、首先需要帮助这位妈妈认识到,她的这种不停奔跑的状态并非完全健康和可持续,过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使她的内心变得脆弱和敏感,容易对周围不符合她期望的事物产生过度反应。妈妈这一卡点的解决是后续工作的基础。

2、引导妈妈进行深度的自我觉察也是关键的一步。让她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如此不停歇的原因,是对未来的恐惧,对成功的极度渴望,还是对自身价值的错误认知。
通过郁金香观呼吸等各种冥想练习,她或许能够发现,这种不停歇的努力更多是源于内心的不安,而非真正的追求。

3、接下来,鼓励妈妈尝试暂时放慢脚步,给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间。哪怕只是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感受周围的环境,放松身心。
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对于习惯了奔跑的她可能具有极大的挑战,但只有敢于迈出这一步,她才能逐渐体验到松弛的力量。

4、同时,帮助妈妈调整对先生和儿子的看法。让她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和困境,先生赋闲在家可能是在寻找新的方向,儿子休学也可能是在经历成长中的迷茫。他们需要的不是指责和不满,而是理解、支持和鼓励。

5、此外,也鼓励这位妈妈多组织家庭沟通活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妈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倾听先生和儿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和需求,也让他们了解妈妈的焦虑和期望。通过相互的理解和包容,重建家庭的和谐氛围。

过度付出适得其反,健康家庭需要树立边界


不和谐的家庭似乎也有相似。《再见吧,爱人》中,一次,李行亮和麦琳之间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吵。起因是麦琳干涉李行亮的选曲风格,认为李行亮的选曲过于小众,对商业化演出不利。
李行亮其实更在意在音乐这件事上可以“做自己”,之所以他会非常生气,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只在唱歌这件事上能够行使主权,要求已经少得可怜了。
麦琳完全听不进伴侣对给予自己精神空间的请求,这让李行亮感到窒息,他在无奈和愤懑中,砸了他最喜欢的一把吉他。
事后他说了一句话,非常能反映他的心声:“这把琴上有裂痕,我的心里也有裂痕。”麦琳总是说:我是为他好啊,我都不允许别人伤害他,我自己怎么会去伤害他?”可是以爱之名的束缚,就是家庭中的边界不清带来的最大伤害。

我从这位来访者,以及麦琳和李行亮的婚姻关系中,都看到了付出甚多、却适得其反的典型中国妈妈。两位妈妈都是全身心投入家庭,事无巨细地操劳,期望给予家人最周全的照顾。
然而,她们的过度付出不仅让自己身心俱疲,也使先生和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家庭,本应是温暖的避风港,却因这种缺乏边界和平衡的付出而陷入困境。妈妈们的全力以赴,没有换来期待中的感恩与和谐,反而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和压抑。

一个健康的家庭,需要每一位成员都明白边界的重要性。父母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不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到他们身上;夫妻之间尊重彼此的个性与选择,不试图完全掌控对方的生活。
当每个人都能在家庭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既能相互依靠,又能独立飞翔时,家庭的氛围才会变得松弛自在。

在这样充满尊重和理解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他们不必担心父母无孔不入的干涉,能够勇敢地去探索世界、追求梦想。他们在爱的滋养下,拥有强大的内心和自信的力量,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雨与阳光。

让我们努力在家庭生活中建立起清晰的边界,让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地做自己,让家庭成为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爱与自由的净土。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孩子营造出理想的成长环境,让家庭成为所有人心灵的栖息地,共同书写幸福美满的生活篇章。

即刻预约,和本文陪伴者聊聊吧

▼▼▼



感谢大家对郁金香陪伴者的持续关注
如果你正处于情绪低落中
急需倾诉和他人的陪伴、倾听
更多在线陪伴者正等待着和你的相遇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陪伴者
如您需要更多心理上的专业支持
点击链接进入郁金香陪伴战略合作服务平台
小龟健心



猜你还想看——10月精选 

17岁诊断抑郁,表达情绪,是我一生的功课

父母给的爱,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

接纳了老公,竟成了孩子一切好转的开始

感谢家人不离不弃的陪伴,让我复学重获新生

出问题的不是孩子,是我自己

在跳楼自伤边缘,自己打开一扇门让光照进来

一个先天失明双相女孩的自我救赎之旅

经历一年多的绝望无助,我们家的天终于亮了

感谢10年前的自己,没有从那个窗台跳下去

面对如此人生“惨状”,我却尊重和感恩

承担家族使命,带领抑郁休学的女儿走向独立

我跌入一片虚空,瘫软的无所附着

当我用代码,分析了自己抑郁时的住院日记

别让焦虑一步步拖累你的人生|专业焦虑测评

怎么办?我好像得了抑郁症 | 专业抑郁测评


郁金香陪伴
民间抗郁引领者,由爱心人士爱咪及志愿者们发起,专注“抑郁康复、心理健康”,致力于搭建互助平台,通过康复监测、心理疗愈、文体活动、关爱帮助、家庭支持、就业指导等,陪伴与助力抑郁康复之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