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首条BRT线路建成五十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
乐活
汽车
2024-12-08 07:39
河南
作者信息:吴思航(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河北省 石家庄市 邮编050000)摘要:五十年前的1974年11月28日全球首条快速公交线路在巴西库里蒂巴建成,开启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新篇章。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们回首往昔,并将目光聚焦于巴西的库里蒂巴、圣保罗以及中国的北京、常州、广州等城市,探寻BRT(Bus Rapid Transit)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并总结从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和启示;我们展望未来,将目光聚焦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大型城市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快速公交系统的未来充满期待。在过去的数十年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长,为城市交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逐渐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其中,轨道交通有运量大、运行速度快等众多优点,但轨道交通受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等因素的限制,并不能作为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大型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首要之选。然而常规公共交通虽然建设成本低,但其平均旅速低,运量小,服务水平较差,并不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压力。在此状况下,一种运营特征接近于轨道交通,而建设和运营成本远低于轨道交通的快速公交运营模式应运而生,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自从1974年11月28日巴西库里蒂巴市建成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以来,快速公交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及法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小汽车私人拥有率非常高,并且已有较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但是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仍然针对各个城市的交通需求、土地规划及财政状况等得到了成功推广。现如今,快速公交系统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经风靡全球。2004年12月25日,北京快速公交一线一期(木樨园-前门)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快速公交建设的开端。其后数年,我国快速公交系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国内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广州、杭州、济南、常州、厦门等相继建成快速公交并投入运营,更多的中大型城市也在规划设计和积极推进 BRT建设。BRT系统使用舒适度高、容量大的铰接甚至双铰接式车辆封闭运行,有独立的专用道路及独立路权,停靠专门的现代化封闭式站台,并且每座车站均配备预售票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大大提高了运营速度,乘客可在进站时提前购票,以便减少乘客因购票缓慢而造成的登车延误及拥挤,提高了乘车的服务水平和车辆的运营效率,封闭式站台的安全屏蔽门保障了乘客的乘车安全。与轨道交通系统相比,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成本较低,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全球许多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各个国家的中等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急剧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1965年库里蒂巴市人口约40万人,到1990年城市人口已超过210万人。人口的增加,为城市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改革迫在眉睫。时任库里蒂巴市市长的杰米·勒纳意识到修建轨道交通虽然行之有效,但其成本是建设公共汽车系统的百倍,而且巴西东部沿海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地铁建设难度高、建设周期长,诸如库里蒂巴这样的城市根本无法承担高昂的地铁建设费用,即便修建轨道交通,票价与后期维护费用也会为公众和市政部门增添压力。于是杰米·勒纳对交通系统进行彻底改革,建成了全球首条快速公交线路,极大地缓解了库里蒂巴市的交通压力和财政压力,加强了市域内各商圈之间的联系,极大地促进了库里蒂巴市经济的发展。并为全球其他城市树立了典范,如美国的旧金山、圣地亚哥,德国的慕尼黑、纽伦堡,我国的北京、常州、大连等。BRT系统在节省巨额投资建设费用的同时缓解了“城市病”,使城市由规模迅速扩张的中期发展阶段平稳过渡到后期的多极发展阶段。当前,昔日大兴建设BRT系统的公交主导型城市已逐步向轨道交通主导型发展,在规划调整BRT线网时应认识到轨道交通线路定位高、机动性差等特点,也应认识到BRT系统灵活性高、乘坐便捷等特点。为发挥BRT系统的优势,可采用BRT干支线结合和BRT与普线结合两种方式。所谓干支线结合,就是沿人口产业密集的客流集中区域布设BRT主线,然后适当的在主线的起点和终点布设支线,充分发挥地面公交的灵活性,提高主线的辐射能力。BRT与普线结合即快速公交使用双开门车辆与常规普线联合运营,从而加强BRT线路与常规普线之间的联系,丰富BRT线路的客流来源,并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和地面公交线网整体的运营效率。在高峰期也可根据客流情况开设区间车,加快车辆周转,增加最大客流断面的运力。在当今时代,地面公交的首要任务是接驳轨道交通,BRT系统也不例外,在设站和线网规划上,BRT线网也应注重与轨道交通线网融合发展。此外,由于BRT造价低、建设周期短,故BRT系统适宜建设在远期规划建设轨道交通,但近期客流规模不足的交通走廊上;适宜建设在连接中心城区与其副中心和外围商圈的放射路上;适宜建设在连接中心城区与其外围的各个商圈的道路上;也可在中心城区外围的组团产业园或开发区内建设环形BRT线路。未来,在车内也应加装客流传感器,实时监测每一辆车的客流,从而使智能调度系统的调度更加科学、精准。规划BRT线路时,应加强客流预测的经济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的应用,用新技术赋能快速公交系统发展。BRT站台的功能在未来也应得到完善,比如站台上应配备应急药品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施,也可设置一些自动售卖柜,从而提高快速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当我们回首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历程时,不禁为其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无限欣慰。从巴西库里蒂巴的开创性实践,再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推广,快速公交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快速公交系统不断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的优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它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还改善了居民的出行体验,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质。展望未来,快速公交系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和期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将成为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和各种算法的应用,车辆的调度将更加精准,运营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乘客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回首往昔,无限欣慰;展望未来,充满期待。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还望快速公交系统建设者继续发扬杰米·勒纳先生建设公共交通系统时一心为民、改为人先的精神,使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更上一层楼。[1]胡家发.BRT在中小城市的适应性研究——以吉安市为例.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24.6[2]赵铮泉.大中运量公交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探究——以厦门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为例.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2023.9[3]季禹.灵活接驳公交与快速公交的联合优化设计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3.6[4]尚德申.对快速公交规划与设计的思考.城市公共交通.2023 .2[5]王涛、王谜.缅怀巴士快速交通之父——杰米·勒纳.人民公交.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