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依靠共同的适宜的文化
共同的文化
需要寄托于一份刊物
自2007年创刊至今
200期《钢构人》从未中断
她是无言的见证,无声的传递
“铁骨仁心”文化因她而可追溯
因她而得以延绵
2020年9月,经过新员工培训后,我被分配到当时的“偏远”项目——西昌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从事综合管理工作,从这里开始,我与《钢构人》邂逅,并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我所在的项目的生产经理吴斯平为人威严,管理有方,声名远播。10月21日,西部大区安排宣传干事杨翼对吴总进行了一次专访。我参与其中,负责拍照和记录。当天早上开完晨会后,我们就跟随吴总穿梭在妇儿中心和门急诊医技综合楼之间,在查看现场施工时,听他讲述从业几十年来的精彩故事。采访结束后,我在工作之余着手撰写吴总的稿件。先熟悉了所有事迹素材,随后进行框架构造,最后才着手写作。经历了一周的冥思苦想、字斟句酌,一篇2000余字的稿件呈现。怀着忐忑而兴奋的心情,我把初稿发给了杨翼。她惊喜于稿件质量的相对成熟,并进行了润色,还帮忙取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标题。就这样,一篇名为《中建科工版“巨石强森”——“铁腕”生产经理吴斯平》的文章登上了《钢构人》12月刊的人物板块。这是我的第一篇刊登于杂志的文章。2021年3月,项目建设基本进入后期,多台重型医院设备需要吊装进场。有一次,和同事吴强闲聊得知,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在吊装一台大型高压氧舱设备,重达25吨。高压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是“医院之肺”。在了解到其特殊意义后,我当即决定写一篇现场板块的文章投稿《钢构人》。如果说吊装25吨重的钢构件,可能已司空见惯,但吊装25吨重的高压氧舱,还是比较新鲜。吴强是亲历者,他来口述,我来组织文字。由于我学文科专业,对技术上的很多东西不甚明白,就腆着脸与吴强反复沟通吊装细节。吴强极有耐心,都详细地解答了,有时还在纸上画图示意。在我俩的竭力合作下,一篇《12小时苦战 为医院装“肺”》的文章出炉。我满怀期待地把它投向了当期的《钢构人》,成功中稿!从起意至成稿仅一个晚上,我对自己的文笔有了更大的信心,并开始期待下次《钢构人》的征稿。每月投稿《钢构人》已成为了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昌医院即将完工,我打算写一篇工程纪实。此前,同事唐雪媛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这项工作。这篇纪实的写作过程颇为波折,前后修改了好几次。如何把装配式建筑、抗震设防烈度9度和深基坑工程自然糅合,既能体现出央企施工的专业性,又能突出民生工程的重要性,是一个难题。前几次写作时,我把已有的资料分分合合,按照惯有的思路组合,结果可想而知,被打回了好几次。因为项目亮相的次数太多了,而且每次亮相都不可避免地提及抗震、钢结构、深基坑这些宣传点。再搬运这些文字,就是走老路。在四川公司宣传干事王亚茹和项目书记郑智勇的启发下,我重新思考了文章的布局,并决定用一种新颖的方式进行表述。通过挖掘装配式建筑的特性,突出环保这个关键词,作为全文的第一部分。在总工程师杜永彬的讲解和BIM动画演示下,我发现建筑抗震的过程和中国武术里的“借力打力”“以柔克刚”理念十分相似,于是我借用了电影《功夫熊猫》里憨态可掬的“阿宝”来形象说明建筑抗震性。通过这两处“加工”,整篇文章的气质得到了升华,成功中稿21年1月刊《钢构人》纪实板块。后来,这篇文章还获得了该年度《钢构人》优秀通讯稿。
(本文原刊于2024年10月《钢构人》(总第2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