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等资料,我国≥18岁居民的心血管病粗发病率和年龄标化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心血管病粗发病率为600.9/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411.8/10万。急性心梗、脑卒中等是主要的发病类型。其中,急性心梗粗发病率为79.7/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55.8/10万)。心血管病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死亡率均较高,且农村地区的死亡率往往高于城市。2021年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364.16/10万,城市为305.39/10万。要从根本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做好这8件事。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减少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摄入。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同时,过多摄入糖分也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风险,从而间接影响心脑血管健康。应减少含糖饮料、甜点等高糖食品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低脂肪乳制品和瘦肉等富含营养的食物,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增加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改善肠道健康,应适量增加其在饮食中的比例。日常可以多吃全谷物(如糙米、燕麦)、豆类、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
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加工食品中的部分氢化植物油等),会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应尽量选择低脂、脱脂的乳制品和瘦肉,减少油炸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
减少脂肪含量相对多的蛋白摄入,选择鱼类、禽类、豆类及其制品、低脂或脱脂奶类等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鱼类中的Omega-3脂肪酸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控制体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过重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它们往往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相关联,这些疾病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可以避免过度肥胖。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适量运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运动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调节血脂,增强心肺耐力,提高身体整体素质,从而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不同,因此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常见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此外,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平衡训练也能为身体带来全面的益处。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长期吸烟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狭窄和硬化,影响血液循环。另外吸烟还会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肥大、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过量饮酒会导致血脂升高和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过量饮酒还容易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限酒有助于减少这些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等,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以及家族遗传史等。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等人群,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情绪波动,尤其是长期的紧张、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导致体内释放大量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长期如此会增加心脏负担,损害血管壁,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担,还能够稳定情绪,减少因情绪波动引起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现象,同时,睡眠期间,身体进行各种修复和代谢活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注意保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在寒冷的天气中,人体会为了保持体温而自动收缩血管,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然而,这种血管收缩反应往往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做好保暖工作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陇南市武都区计生站
监制:闫守福 责编:莫明星
审核:王健忠 编辑:董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