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梦想就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人们的美好生活、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尽份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让广大的种田农民受益。”这就是严建兵教授做事的初衷和梦想。
严建兵教授曾在一次与同学们的交流会上说到:“做科研不要被影响因子所束缚”,严建兵说道,“在我目前已发表的170多篇文章中,最满意的是多年前一篇影响因子不到2分的文章。当时我和你们现在的年纪差不多,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我把我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怎么改变,这个领域应该怎么发展写得铿锵有力,我把我人生的梦想写到了那篇文章。而如今,文章里给自己设置的每一个目标,我都一个个地实现了。”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2日晚,《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A Zea genus-specific micropeptide controls kernel dehydration in maize”,为打开籽粒脱水这扇大门找到了一把有效的钥匙。研究鉴定到一个影响籽粒脱水的小肽microRPG1,是玉米及其近缘种中特有的一种含31个氨基酸的新型小肽,由非编码序列从头起源,通过精确调节乙烯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籽粒脱水。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图1),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培育奠定重要基础。这是继去年严建兵教授团队在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后的又一力作!在此祝贺严建兵教授团队!今天,溪远讲植物科学带大家一起品读严建兵教授的科研之路。
第一个“non-coding”: 沉默是金
即便优化了测量手段,鉴定过程也是煎熬的。但好在几度崩溃之后,论文一作余延辉等人坚持下来,大概用了三年多,十个播种+收获循环,最终将定位区间缩小至1.4Kb(qKDR1)。
对当时的延辉来说,这似乎是又一次崩溃的开始;然而回顾起来,却也是惊喜的起点。这个区间没有任何注释基因,附近也没有发现潜在的编码信号。常规情况,首先浮现内心的OS是:定位靠谱吗?继续遗传分析证明是没问题的。经过进一步的验证,显示这段序列具有转录抑制活性,通过截短等实验,将目标区段缩小到369bp的具有非编码抑制活性的silencer上。公开的ChIP-seq数据显示40多个TF可以binding到这个区域,增强了其潜在功能性。此外,自然变异中一个大片段(6Kb)插入可减弱其沉默活性,并降低籽粒脱水速度。因果关系确定。
第二个“non-coding”: 小即是大
那么,这个silencer调控靶标是谁呢?通过DEG、Hi-C等分析,发现上游10Kb左右存在交互信号,且差异表达。有趣的是,这块序列也没有基因等任何元件的注释,但确实大量的RNA-seq reads可以mapped到这里。RACE实验获得了两个全长转录本,但将起始密码子突变发现两个全长序列并没有功能,基本佐证并非通过长非编码RNA途径起作用,小RNA测序也否定了这条作用途径。Ribo-seq发现预测的ORF中最开始的三个是有编码潜力的,于是猜测通过编码小肽起作用。后面根据自然变异、基因编辑等证实ORF1起作用。
继续大量的实验可靠地证明了ORF1通过编码一个小肽(命名为microRPG1,同样是31个氨基酸!)的形式发挥功能,同时编码的小肽通过介导乙烯途径影响籽粒脱水。
【其实这里的机制探索过程也很艰难,很多常规实验在小肽面前行不通,比如一般的荧光蛋白标记方法因为这些蛋白体量要远大于小肽本身所以不合适直接利用,诸如此类。】
后续在十字花科拟南芥中外源施加microRPG1,也观察到了籽粒脱水的效果,显示这个小肽的调控机制是非常保守的。
当然,这里的“non-coding”是相对于基因组注释,或者已有知识,或者protein-coding等概念来的,他根本还是“coding”,只是看起来很小而已。
首次披露!严建兵师徒的科研之路
从来不曾远离
“我一直都在这块土地上,从来不曾远离。”谈起留学、归国经历,严建兵的话语简单朴实。
1995年,来自湖北崇阳的农家子弟严建兵考入华农生科院生物技术基地班,8年后他博士毕业,去中国农大任讲师。2006年,他从100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和康奈尔大学联合招聘的博士后位置。本是3年合同,2年未到,中心决定提前聘他为“副科学家”,10个月后,他又被聘为“科学家”, 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6年。
“爱玉米、爱生活”的严建兵晋升不是没有理由。2003年以来,严建兵一直从事基于连锁定位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剖析玉米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他以玉米维生素A为目标性状,通过连锁分析、关联分析、表达分析等手段找到了3个控制目标性状的关键基因,育种家利用其开发的分子标记选育的高维生素品种已在非洲赞比亚等国推广,他在CIMMYT还负责分子育种平台的建立,并应邀为Crop Science杂志就关联分析撰写综述。
2023年1月,严建兵教授(右二)在海南玉米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回国来,不一定能让你长得更高,但一定可让你变得更壮!是我的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启发了我回国的念头。”2010年9月,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正工作得风生水起的严建兵,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全职回国。他意识到,一个科学家,只有回到自己的祖国,才最有施展抱负的舞台;只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刻在祖国的土地上,才能收获内心的成就感。“做科研不仅为发几篇文章,实实在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出力、让农民受益,这才是最快乐的!”严建兵认为,科学家的成就源于为国家、为人民。
回到华中农业大学之后,他的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由他领衔的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分子育种”团队也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引进青年教授4名,培养青年教授1名,3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项目,这支年轻团队,已入选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农业农村部的创新团队,成为我国玉米遗传研究的重要力量。
注:下文来源2019年南湖新闻报道
近日,记者走进严建兵教授课题组,以素描笔法采写了几位同学的故事。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构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形象,并可以从中领悟和解码出这间实验室的文化基因和育人密码。
任何一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背后,都有一群激扬梦想、追求卓越的师生。一间实验室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背后,则必然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育人密码。
近日,记者走进严建兵教授课题组,以素描笔法采写了几位同学的故事。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构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形象,并可以从中领悟和解码出这间实验室的文化基因和育人密码。
彭勇:2013年加入实验室,目前博士研究生三年级在读。
在实验室,流传着彭勇的一句话:“做实验得微笑。微笑着实验,更成功。”
其实,彭勇的实验进展很不易。解析玉米的表观三维基因组,他从2015年追逐到了2019年。
彭勇说,这是一项必须静下心的长跑,“在实验室,有的同学,围绕着玉米的某个关键功能基因进行定位分析,受作物一年只能收获一两季的生长规律限制,三年、五年、乃至八年的时间就破解着同一个基因;有的同学是主攻基础创新的,一次次失败最终掌握单细胞测序等独门秘笈;有的主攻群体关联分析和算法,这也需要基因型和多年多点的表型收集”。
被邀请打个比方形容实验室师生时,彭勇选择了一个动物形象——牛,平常“不教一日闲过”,遇到农忙“不用扬鞭自奋蹄”。他说,“如果要给这头牛加个定语的话,那就是一头力争得满分的牛,从0到0.6,也许只需要一两个月,从0.6到1,更漫长,却也更有价值”。
杨宁:2011年加入实验室,目前在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
杨宁把实验室比作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就像一棵棵种类多样的植物,可以在实验室的土地里自由吸取养分,和外界恣意交联。导师的作用是向这片土地提供充足的养分”。
作为一名完整参与了实验室建设的博士,他认为,实验室能让人有自我驱动力——“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工作的时候就专心工作,放松的时候就好好休息。这里不打卡、不考勤,但大家都在做事。”他说,有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是:博士研究生就可以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这个课题是你的想法,你主导实施的,那你就是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就可以去国际学术大会作报告,“只要你有海报,你被选中了,你就可以去参会”。
在实验室的9年里,杨宁总是与代码、数据、论文打着交道。在别人眼里的重复,对他来说是一种进步,“如果在新的科学问题面前,努力保持着求知若渴的心态,那么最普通的收获也会有十足的乐趣。”
刘海军:2011年加入实验室,目前在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
刘海军的梦想是:成为一位能把成果写进教科书的科学家。
有梦想的人是相互吸引的。在“我和我的导师”的征文活动中,刘海军这样讲述他和严建兵老师的偶遇:“记得你当时刚调过来不久,大概是在给第一批学生开着第一次组会,正讲着你的梦想和打算。我作为帮忙搭建实验室网站的室外人员,是一名旁观者,却陶醉在你的举手投足间。后来,便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你的研究生”。
回忆起实验室生活,于刘海军最大的感触是那些颇有“仪式感”的集体活动:比如每年春天包括严老师在内的所有师生一起拿着锄头参加的播种活动;每年秋天收获时大家聚在室外来一场烧烤Party;年底大伙儿又集体到家里品味由严老师亲自下厨的大餐。
刘海军说:“从演化的角度看,如果所有个体都向某个‘好’的表型看齐并不能使种群长久,只有具备足够多样性的群体才有更强大的潜力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就拿我们实验室的博士后群体来说,每个人各有擅长,整体非常多元,遗传、分子、数学、计算机等等完全不同学术背景的同事汇聚在一起,交叉碰撞所带来的神奇互作大大超越个体的累加。如果非要说一点,我认为这是实验室持续活力的原因之一。”
李响:2011年加入实验室,目前在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
李响说,平时思考最多的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
他说每个人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这个答案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是怎样。他的答案是“既然生而为人,就要有区别于咸鱼的价值。”意思就是:既然人已经获得了超越其它动物的思考和行动能力,那我们就不要辜负它,用它来改变世界,让这个世界因此变得更加进步美好。
李响说,对待工作,不能用战术上的成功来弥补战略上的失败。“如果你的日常是每天跑10板PCR,想要进步的话,是应该增加50板PCR呢,还是多花点时间看文献设计实验方案从而巧妙完成课题呢?”李响认为,“要走出舒适圈,从长远布局,用创新性思维和手段来解决传统问题,而不是每天只知道多干重复的事情,否则就回到咸鱼的角色了。”
近几年,李响正是基于方法创新,首次实现了植物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系列创新性的科学发现。
罗成:2016年加入实验室,目前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在读。
罗成给记者留的第一印象是“稳”。接受采访时,罗成没有侃侃而谈,往往是经过一番思考后再回答。
2013年刚进大学时,罗成的理想是“从政”,留的后路是“搞科研”。
从大一开始,严建兵就担任罗成的本科生导师,经常在一起畅所欲言的交流。一件小事,让罗成印象深刻。2014年的春天,罗成和几个同学像往常一样到严老师办公室汇报。偶然看到,严老师密密麻麻的日程表里,有一个时间单元备注的就是“跟罗成等谈心”。这个细节让罗成有点感动,“说明严老师把和几个本科生谈心作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实验室有个优点:“什么科学问题都可以想,只要是做玉米就行”。即使这个问题看起来可能搞不成,而且很花钱。
在大三时,他的理想拐了个弯,决定继续搞科研,原因是 “慢慢发现了科研的有意思之处”。 在本科期间,罗成就开展了玉米单雌配子体测序这项挑战性的工作。2019年2月,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谈到自己的梦想,罗成很坚定,“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单细胞测序的世界最前沿。”
陈露:2014年加入实验室,目前博士研究生二年级在读。
“你说人最喜欢的是什么?难道是吃喝玩乐?但我觉得物质享受差不多就行了。”陈露最想做的,是希望有更多人知道生命的奥义,让自己的研究结果拓宽大众对玉米的认识。
实验室里,陈露每天需要坐在电脑前处理大量的实验数据。“在这里每个人的工作都很自由,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同时,大家各有所长,合理借助别人的长处,相互合作,出结果就会更快。”
在陈露眼里,科研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大目标里有很多的小目标,而接近每个小目标就是慢慢爬升的过程。第一遍你自以为达到了目标,往后走会发现前面不对,必须退回去不断优化。”陈露曾经经历过很多次“倒退”,即使问题对于结果并没有太大影响。可她认为,研究结果不应该有一丁点去误导别人,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才可能去影响更多的人。
严建兵在CIMMYT玉米地
在CIMMYT工作的日子是严建兵最为轻松的时光,“那是一个加班需要申请,几乎天天有阳光、草地和免费咖啡的地方”。但他并没有太多归属感,那里照例是欧美人的天下,他从未想过要留下。2010年9月,当母校向他招手,面临选择的他,做出了一个迄今为止,他都觉得是重大的决定:回来!导师郑用琏教授对他有知遇之恩,因为他,严建兵上了华农的研究生,读了博士,郑用琏多次对他说,建兵,回来吧。张启发院士也利用各种机会多次找他谈心,“在华农,不一定能让你长得更高,但一定可让你变得更壮!”严建兵以为几年前他的履历可能还无法说服华农给他一个教授的位置,张院士一句话就深深打动了他:我们看到的是你的潜力,不是你现在发表的文章。严建兵说,“知识改变命运,华农改变了我。其实对我而言,不存在回国、回校的问题,因为我不曾离开过。”严建兵向CIMMYT提出提前解约申请,并很快和学校签了约。
学生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
回到母校后,严建兵首先认认真真扮演一个教师的角色。他喜欢跟学生们在一起。他想把华农的学生培养成能够在世界科学舞台上自信自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有出息的学者。因此,全球视野是严建兵提及学生时谈论最多的词汇。他说,我们的实验室还很年轻,目标是全球性的,希望我的学生,50%将来能从事相关研究,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他办公室里的小圆桌和白板,占去了一半空间,来访的人可随时坐下来讨论,任何疑问,学生可直接写在白板上,他说,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白板上有类似心电图的图表,上面还用不同颜色标记了学生的名字,严建兵说,这可看做是玉米的“心跳”,每个人都有任务和指标。
严建兵认为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教书育人的过程充满了快感和成就感。”他希望能和学生一起成长,让他们的大学“有幸福、深刻的记忆”。“梦想”是严建兵口中反复出现的词,他希望他的学生能够趁着年轻,多干一些青春、阳光、有干劲的事儿。
南湖边快乐的一家
“希望我的研究生创造性有所体现、多样性有所体现,抛弃各种条条框框。”严建兵目前指导了20来个研究生和博士后,来自生物学、农学、数学和计算机等不同专业,来年他甚至想招一个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协助课题组从事玉米产业与经济的研究。
严建兵电脑文档里,密密麻麻记录了他的日程安排。9月17日:9:00—9:30,讨论大刍草课题;11:00—11:30,付强来访;15:30—16:00,与徐跟讨论。他的安排表里,学生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实验室研究生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学生,也是我的优先选项,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会延后来考虑。”他积极和企业洽谈,在他的努力促成下,玉米企业2011年在学校设立了“雷奥”奖学金。今年杜邦-先锋公司又设立了“杜邦-先锋”奖学金,该奖学金为每人配备一名学术导师,为学生将来学术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奖学金成为了一个桥梁,给学生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大力神杯”拔河比赛现场,他们勇夺亚军
于是,“有饭吃,有衣穿,有闲钱谈恋爱”就成了“玉米实验室”的口号。这口号听起来有点“屌丝”,却传达出严建兵对学子的爱与关怀。严建兵说,华农的学生,不应比其他学校差。他实验室的学生,痛并快乐着。没有考勤,但凡事皆有计划,每人半年要制定或更新一次工作计划并在实验室内网公布,每人可自由查看。半年进行研究生ABC三等评选,评上A的,助学金翻倍;评为B的增加50%;评定为C,保持不变。“最终AB占了80%,以鼓励为主,实验室建设的种种要素中,人最重要,更多支持要给人。”谈到实验室管理,严建兵很严肃。“全体学生都参与打分,研究进展占80分,参加公益活动或承担学生工作可加10分,我手里有10分,是实验记录。另外鼓励参加学术交流,每参加一次并提问,加0.5分。”
学生须全方位发展,学会合作。严建兵实验室的每名研究生,都有自己独立的课题,并至少参与一个他人课题。只要提交摘要,就可参加国内外会议,根据需要参加专门培训学习。研二的刘海军,已参加了3次学术会议、培训。每年1到2名学生派往美国或欧洲集中培训数月,每年邀请学术界“大牛”来校,由学生全权负责接待、安排等事宜,和老外的接触间,英语能力、国际视野被激发了。
“玉米地”已形成独特文化。学生网上可随时找到严老师;学生发来email,他每封必回;每周组会必不可少,他铁定参加。开会是“玉米”们经常的、必备的功课。讨论文章,即使是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也要讲出不足;不仅讨论文章,严建兵还告诉大家如何准备、制作PPT,报告自己的结果,甚至细致如着装他也时有建议。周一下午为运动时间,一副羽毛球拍就随手放在严建兵书柜下。严建兵笑称,实验室非常自由平等,唯一的“官”是文体部长,罗昕“部长”负责文娱体育活动,“做实验累,这样的机会,都乐意参加。”两月一次“蛋糕时间”,为两个月里过生日的师生庆祝,还偶尔在玉米地边BBQ(烧烤),升起一股炊烟。每有重要成果出来,严建兵更会提供一个蛋糕、一瓶红酒庆祝。
玉米课题组全家福
学习能力和鼓动性,是严建兵自称的两大“法宝”。严建兵经常和本科生、研究生分享感悟。今年青年节,在和学生谈青春梦想时,他说,自己1999年读研时做了有关“分子育种”报告被痛批,第二年面对300人作报告,他处变不惊,赢得掌声,于是他明白,“一定要站在狮子山的山顶看华农,才能拥有站得高看得远的眼界。”在聊青年人的责任和玉米分子育种梦想时,严建兵说,“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做未来世界的掌管者。”他经常说,要少抱怨,为什么不去思考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严建兵担纲本科生《遗传学》教学,每节课都有数十次提问,他记下了大部分学生的名字,绝大多数人不敢逃课,上课更无法开小差。考核方式是三次作业占50%,期末考试占30%。他所带的2011级生物技术班的王天说,每次作业,花几星期查资料,思考对策,真是辛苦,但做完后真的有成就感。严建兵表示或许10年后他会开一门《遗传学史》。他希望,未来本科生也能独立研究,在主流学术杂志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对生科院本科生IGEM团队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金奖很欣赏,要求“学术沙龙”请他们给研究生讲讲本科生的学术创新。
把我所学运用到大地上
“从充满不确定性的未知,到探寻已知的过程满是乐趣。”严建兵认为,科研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目标绝不是为了发几篇文章,“我希望能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大地上,做中国的玉米分子育种体系。”
2010年11月8日,因在高维生素A玉米生物强化研究方面的出色工作,严建兵获2010年度日本国际青年农业科学家奖,每年全世界仅有三人获此殊荣。
2011年6月16日,第43届杜邦青年教授奖揭晓,全球18名青年科学家获奖,12名来自美国11所大学,严建兵因在“植物数量性状关联分析”方面的贡献获此殊荣,该奖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获原创性研究成果、具有发展潜力的四十岁以下青年学者提供科研资助。
获2010年度日本国际青年农业科学家奖
2012年6月,担任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严建兵获2012年“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
上大学时,严建兵梦想能养活自己的母亲;工作后,他期待着回国;科研逐渐深入之后,他的梦想不断明晰,创造“三高”即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A源、高维生素E玉米,为美好生活、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出力,“做科研不仅为发几篇文章,实实在在让农民受益,这才是最快乐的!”严建兵说,他目前为止较看重的文章不是在《科学》或《自然遗传学》上的高因子文章,而是受Crop Science邀请写的一篇综述,“这是迄今为止我最长的一篇学术文章,把我的人生理想写进去了,把将来要做的写进去了,现在正按照自己当初设想的前进着。”严建兵笑着说。
实验室一位即将赴德国访问学习的博士后说,严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有Passion”,思维活跃,充满激情。生科院辅导员兰涵旗笑言,严老师有狮子座的特点,感染力极强,Leader范儿足。
活跃和激情见到了效果。回校后第一年即2011年,是严建兵高产的一年,SCI署名文章发表了12篇,平均每月1篇。现在严建兵正式全职回校30个月。他说,30个月里干成了几件事,第一,向学校“借钱”建立了海南玉米繁育基地,尽管困难不断,2011年他来回奔波于海南和武汉之间,与当地农民等各方交涉,那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第二,发动玉米组老师,筹钱建好校内基地;第三,组织了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沙龙”,已做到92期,2年来从未中断。作为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生辅导员,他相信自己是认识学生最多的老师之一,他乐于和不同学生打交道。
2013年初,他们在《自然遗传学》发表了重要论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剖析玉米籽粒油份合成的遗传结构》。该成果首次从全基因组水平对玉米籽粒油份的遗传基础进行了深入解析,提出微效多基因的累加是人工选育高油玉米的成因,为剖析玉米籽粒油份形成的遗传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进一步的玉米品质改良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0月2日,进实验室刚2年的研究生李文强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题为《ZmCCT基因携带的CACAT型转座子能降低光敏感性加速玉米进化后的传播》的文章,他们和合作者成功克隆了一个控制玉米适应性的关键基因ZmCCT,该成果为解释玉米从短日照到长日照的适应找到了“钥匙”,能有效减弱玉米对光的敏感性,有助于玉米从热带到温带地区的扩散,这对揭示玉米的适应性机制、帮助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李文强感慨,“这篇文章,是严老师给我的最好礼物和鼓励。”
为什么短时间内,玉米课题组接连有重要成果出现?“可能是积累吧。”严建兵表示,博士毕业后他开始了材料的收集和发展,几乎6年里,他很少有第一作者或联系作者文章发表,但现在应该说“材料积累和准备基本完成”。另外,严建兵喜欢合作,尽管花精力发展了很多材料,但他没有藏起来,目前全国20多个实验室在用他们的材料,这无疑加速了该领域相关研究的进展,也增加了他和华农的影响力。
与懂种田的人一起探讨种田的艺术
“种田农民”是严建兵的博客签名。在网络和现实里,“种田农民”一直在发声,无论是对学校的管理、对社会现象,南湖新闻网的不少文章,他都是第一个评论者。开博7年多来,他留下了上千篇博文,包括近300篇科普、社会评论文章。他希望,“与懂种田的人一起探讨种田的艺术”,他认为科普是科学家的“天然责任”,尽管他在网上的言论尤其是转基因科普常受质疑或批评。
他关于转基因的一条微博被阅读70多万次,评论一万多次,绝大多数是骂他的。同事朋友善意地建议,“少说话,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如果一件事情你知道明明是对的,而不能坚持,你会觉得更痛苦。”3年前张启发老师说的这句话,他记忆犹新。严建兵表示网上的这些,早已不会让他心中泛起涟漪,“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
“如果大家坚持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那请不要剥夺我们选择转基因的权利。”10月19日,他在“黄金大米品尝活动”上说这样说。他在CIMMYT玉米地的那张笑脸,印刷在网友制作的科普册子的扉页上。
10月24日,吃过午饭的严建兵照例没有午休回到了办公室。打开新闻网,就看到学校就转基因大米品尝活动的声明,严建兵笑了,华农这个官方表态罕见的铿锵有力!随即,“种田农民”登陆博客,写下这样的文字,这也是少有的对校方的表扬:“非常给力!最快的速度对相关疑问发表了看法……并表达了对科普事件本身,对科学家等的支持!”
在山东玉米基地
种田并不都是一帆风顺。11月10日,被称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强台风“海燕”从海上登陆我国。11月10日白天,南繁基地的情况还算正常,晚上近11点,严建兵放心不下,给学生王夏青打了个电话。王夏青在电话里焦急地说:“严老师,情况不妙,围墙塌啦,水已经淹进基地了,玉米估计保不住了!” 严建兵一惊,当即说:“先不管玉米,人的安全是第一的,赶快做好撤离准备!”严建兵很焦急,一直遥控指挥千里之外的南繁基地抗击台风,凌晨3点,学生和工人全部从倒塌的围墙里安全撤离,而此时,大水已经淹没整个基地,最低渍水处达1.6米。第二天,严建兵召开玉米组紧急会议,研究灾情,并准备奔赴基地处理“善后”事宜。他能深深体会在基地辛苦了一年的研究生们此时难过的心情,给他们打气说:“不要太沮丧,有成功,有失败,这就是科研,这就是生活。”
“这个美丽的校园就是我的家,它不需要赞美,相反更需要批评尤其是建设性的批评。”这是严建兵在2011年学校新春团拜会上的发言,听众都能听出话语中饱含着的对事业、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当有人问他如何给自己回国回校后的工作打分,严建兵说,“可能还远未到打分的时候,科学地评价一位科学家,要在他单独建立实验室8—10年后比较合适。我相信华中农大玉米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会有一席之地。我会为此不断努力。”
如今,严建兵教授正带领着学生和团队,瞄准玉米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的无人区,开启新一轮的超越。
综合整理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南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