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这样解锁“孤独终老”密码!

政务   2024-12-22 20:48   河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河间市现有公办养老机构5所,均为二星级养老机构,分别是位于城垣西路办事处南八里铺村的河间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留古寺敬老院、米各庄敬老院、黎民居敬老院、行别营敬老院,共有床位784张,其中护理型床位575张,共有267位老人入住,其中能够完全自理老人174人,半失能老人68人,失能老人25人,全市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共88人,这些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全天候陪同敬老院的老人。她们默默地扎根一线,做着脏、累、操心的工作,每天伺候老人们的吃喝拉撒睡,工作事无巨细......
1
家属放心 护理人员亲如子女



走进黎民居敬老院,正赶上一位全身瘫痪的老人由于大小便失禁,平时又坚决不同意穿纸尿裤,弄脏了被褥,副院长宋双爱和护理人员赵四爱、魏淑沾合理分工,一人负责翻动身体、一人擦拭老人身上的排泄物、一人用清水一遍遍清洗老人擦拭完的身体。尽管气味呛鼻,但是三个人连眉头都没皱一下,用了将近半个小时才把老人收拾干净,然后又为老人换了新的贴身衣服和被褥,把房间又收拾了一遍,开窗通风......



处理完这些,老人哭了,她虽然已经表达不清自己的情感,只是拉着宋双爱的手含糊不清地说着感谢。把老人安顿好后,宋双爱和两名护理人员回到办公室也哭了。赵四爱说:“说实话,谁也不会喜欢做这样的工作,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得摸着良心把它做好。长这么大,在自己家,都没这么伺候过自己的爹妈。”





在敬老院里,像这样的“突发情况”很多,在黎民居敬老院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8个,其中4个基本生活不能自理,给她们擦拭清理排泄物是护理人员工作的一部分。为老人修剪指甲、理发梳头,这些只是日常工作的最小的部分。

也有智障的老人,用院长炳印的话说:“敬老院里的老人,大部分和孩子一样,尤其智障的老人,无论是吃饭、锻炼、还是睡觉,有时候得需要哄着才行,我们的护理人员是真的需要既有耐心又有爱心,才能干好这项工作,白天需要不定时查房,晚上需要轮流值班,两小时查房一次,辛苦这个词都不足以诠释护理人员的这项工作了。”

敬老院里都是五保和低保情况的老人,她们大多在家里没有子女,但多数有侄子等亲属,为了让家人放心,敬老院几乎每天都在家属群里发布每位老人一天的状态。



敬老院的老人,很多有身体疾患。有的老人青光眼、白内障,敬老院就和专业眼科医院达成合作,为老人们医治眼疾。也有先天性视力障碍的老人,这样的老人往往行动不便,照顾起来,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吃饭、穿衣等等日常行为都离不开护理人员。对这样的老人,敬老院的护理人员会加大查房次数,其他老人一般两个小时查房一次,这样的老人几乎随时查看,以防他们发生磕碰等意外。

这些几乎没有家人的老人,在敬老院得到了来自护理人员家人般的关爱和敬老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
老人安心 敬老大院温暖如家




在位于城垣西路南八里铺村的河间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院长齐春涓正在和60岁做着轮椅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老人汤同意聊天。汤同意现在的精神状态很好,从一开始的抵触住敬老院、各种不习惯,到今天的离不开敬老院,齐春涓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汤同意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入院前又患了半身不遂,下半身几近瘫痪,说话口齿不清。一直是他的老母亲伺候他,老母亲去世后,他被送到了敬老院。刚入院时,他和别人沟通成了问题,再加上生活方面的不习惯,汤同意用绝食的办法想让兄弟姐妹接他回家。院长齐春涓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还推着他的轮椅去敬老院食堂参观。齐院长和汤同意说:“我带你看看咱们院的伙食,再转转咱们院里的环境,如果你觉得饭菜不可口,环境不好,那我就亲自开车送回去。”

齐春涓经常陪他聊天,还发动其他护理人员、入住的其他老人多和他聊天解闷。齐春安排护理人员对汤同意多加照顾,帮他洗漱,给他修剪指甲,洗头洗澡,换洗衣物。两个月下来,汤同意高兴得含糊不清地说:“敬老院挺好的,现在让我回家,我也不回去了。”

河间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成立于2009年,曾先后荣获“全国老龄工作敬老文明号” “河北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河间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河间市民政和民族宗教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现有58名院民,年龄最大的已经90岁,80岁到90岁之间的6人,在年龄结构上,60-70岁的老人居多,多数患有各种身体疾病。



在这些老人里,一名特殊的孩子生活在他们中间,她是从小被父母遗弃,患有先天脑瘫的孩子何巧巧。今年15岁的何巧巧,经过敬老院各方联络,已经被送往河间市特教学校读书,今年就小学毕业了。她是从小生活在敬老院里的孩子,也成了敬老院工作人员和所有入住老人的孩子。大家都自掏腰包,给她买新衣服、买玩具、买书本......何巧巧虽然身体残疾,语言表达有障碍,但心理发展非常健康,喜欢跳舞,也很爱美,每次穿上护理人员送她的新衣服,她都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还会给大家献舞。




敬老院更像是一个大家庭,用齐春涓的话说:“我是吃住在敬老院的,院里的58个老人,每天我都得看到他们,和他们聊聊天说说话,参与一下他们的娱乐活动,要不然心里就不踏实。”


3
工作人员齐心 倾力奉献养老事业 





全市的五家敬老院在保障老人的“衣食住行”方面都做到了细之又细。对于食谱要求每天不重样,而且每顿饭至少一荤一素,而且每周的食谱都不一样,做到各种时蔬搭配,确保老人们营养均衡。除此之外,每个月还会有一次会餐,一般4-6个菜,4位老人一桌,每到会餐的日子,老人们就和过节一样的热闹。



在齐春涓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厚厚一摞以一周为单位的进餐食谱,老人们在这里吃的每顿饭,她都会精挑细选,哪位老人胃口不好?哪位老人牙口不给力?他们该对应什么样的饭菜?她心里都一清二楚。

上了岁数的人,很多人都会有所谓的“老人味儿”,在这样一个老年人聚集的地方,这个问题就更加凸显。为了尽力克服这个问题,入住的老人中,身体好的一年四季可以每天都洗热水澡;身体不便的老人,尤其在冬季,护理人员会帮助他们至少一周洗一次澡。老人们的衣物,两三天洗一次,很多老人都开心地说:“这里真好,暖和、干净、吃的也好,护理人员对我们和亲人一样。”

每个敬老院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可以用“杂” “多” “细”来概括。很多老人,尤其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随时可能拉尿在床,需要清洗身体、衣服、被褥。身体较好的老人,也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洗澡、洗衣、剪指甲等,各项工作事无巨细。还有初来的老人,刚入院不适应,护理人员要像哄孩子一样做好他们的安抚工作。



在敬老院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开饭的时候,要让老人们先吃,需要喂食的老人,护理人员还要把饭菜端到他们床前负责喂餐。老人们吃完饭后,包括院长在内的工作人员才能进餐。

在河间市民政事务中心,老人们吃完饭后,可以“抬屁股走人”。所有餐具由护理人员进行统一清洗,清洗完再统一送入消毒柜,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消杀,以确保餐具彻底的干净整洁。



敬老院里,一般两位老人一个房间,老人们的床头柜往往都成了“万宝囊”,他们舍不得扔掉的东西,统统塞入柜子里。护理人员除了每天的日常清理,还会每个季度对床头柜进行一次“大消杀”,把所有柜子放在通风干燥的广场上,经过全部拆卸、冲洗、晾晒完成,再进行组装、消毒,最后干干净净的搬回每个房间。








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生活,不让他们觉得单调乏味,敬老院里配备了齐全的电视房、台球室、阅览室、棋牌室等,极大地丰富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增加了老人们在一起交流互动的机会。





每逢节日,比如重阳节、元旦、新年,敬老院还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积极鼓励老人们全部参与其中,热热闹闹得畅享节日的快乐。

随着国家对养老机构各项政策的落实与实施,河间市养老机制日益健全和完善,让农村低保、五保家庭的老人们“老有所依”。把他们汇聚在敬老院这个有爱的大家庭中,这些老人,在人生之旅的最后一站得以圆满,远离了“孤独终老”的人生结局。


编 辑 | 王翠娥 校 对 | 李文颇

编 审 | 叶 娟 监 制 | 李庆丰


往期精彩内容

【法治为民办实事】河间市场监管局践行法治为民宗旨,严格规范执法护民生

河间市妇联开展关爱女性进校园活动

【法治为民办实事】河间法院“三端发力”,助力婚俗改革育新风

河间周报
河间市委机关报公众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根植基层,关注民生。忠实记录河间前进脚步,全景展示河间发展历程。一个权威的思想阵地、文化舞台、对外宣传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