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在评审和修改学生论文的工作中,总不自觉想到这篇论文我觉得怎样怎样,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评分现象,为什么有些还不错的论文会被无情的毙掉?不免偶尔对自己的评审能力产生怀疑。我相信大多数评审专家都是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提出合理的怀疑和建议,但是正如《私人订制》中范伟所言:“拒绝别人,非常过瘾”、“群众里面有坏人啊!”
文章抑或基金,都是科研工作者的命根。当一个人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对待,那么,就接受它吧,毕竟这种事屡见不鲜。当然,你也可以发表一篇SCI文章,来抒发心中的不快:Dear Reviewer #2: Go F’ Yourself!
无意间看到Reviewer #2的概念,觉得挺有意思,于是总结了几篇文献,以飨大家。希望我们能避免遇到臭名昭著的Reviewer #2,以后也尽量不要去做曾经自己最讨厌的那个Reviewer #2。
Reviewer #2并不是字面上指你论文中的第2位审稿人,对于一篇投稿文章,第几位的审稿人都可能是Reviewer #2。这个绰号通常是指那些超越自己职责,过度批评、要求苛刻、咄咄逼人、过于消极、缺乏大局观,过分关注细枝末节(可能是他们的专业领域),给出的意见不具有建设性,对文章/基金没有帮助的人。
Matter期刊主编Steve Cranford列举了一些案例,来说明哪些人是Reviewer #2,例如:
那个曾经的研究生院学童甲,每次复习课都要拍助教马屁,问一些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作业的内容
那个在审稿意见中批评你的方法不准确、不精确、不充分的专家乙,尽管你使用的方法是黄金标准,而且其他发表过的论文都使用这种方法
那个在上班途中,当你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小心翼翼给骑行人让路时,与你擦肩而过强行超车而无视信号灯的司机丙
那个每次研讨会都出现,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说不出演讲者的姓名,全程带着AirPods,不听讲、不提问、一问三不知,只是为了最后免费茶歇的披萨而去的听众丁
那个声称你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X结论的审稿人戊(你从来没有提到过X是最重要的结论)
那个在杂货店里把购物车扔在过道中间,很绅士的去触摸箱子里的每一个鳄梨的路人己
那个在审稿之前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阅读文章,而是在谷歌学术上搜索作者H因子的研究者庚
那个参加集体聚餐时,点了一瓶内行人才懂的昂贵的葡萄酒的社交达人辛(只因他曾在法国度假时喝过一次,觉得这玩意和什么都很搭)
那个仅仅因为缺少关键引文而建议拒绝,然后列出同一作者的五六个“重要”参考文献的学者壬
那个我不说你也明白的利益获得者癸
我们自己也是审稿人,如何避免成为令人讨厌的Reviewer #2呢?ACS Energy Letters期刊高级编辑Song Jin给出以下意见:
对研究工作的新颖性、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做出清晰而诚实的评价。这种对工作的“大局观”判断并不总是直截了当的而且可能相当主观。由于审稿人的背景、专业和兴趣的不同,意见自然会有所不同。大多数编辑都希望听到不同审稿人(没有人是全领域通才)对论文关键方面的评价或确认,以便对每一篇稿件做出明智之决定。一篇稿件被编辑送去进行同行评议,并不意味着它足够新颖和重要,除非这篇稿件研究的主题编辑特别熟悉,否则编辑一般会对作者进行无罪推定,然后综合研判专家的评审意见。
对研究工作的技术细节和严谨性要仔细审查。这部分技术性较强,对稿件最终评价也至关重要。所呈现的数据/结果是否完全支持该工作的结论?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否得当?数据是否经过仔细分析,结果是否以图表和表格的形式呈现?全面评估一项研究工作的科学严谨性往往需要多种专业知识,无论多么激动人心多么新颖的观点,都必须得到实验证据的有力支持,并希望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幸的是,有许多著名而出色的研究,因发表后发现的技术缺陷或错误而被撤回。另一方面,即使编辑可能不同意负面审稿人的总体评价,但他们仍然希望确保在改稿过程中,负面审稿人提出的技术性问题能得以解决。在编辑的眼中,学术型期刊不会故意发表科学错误的论文,这是学术期刊与当今其他形式大众媒体的区别。
提供一些具体的关键细节。如果审稿意见只有只言片语,编辑也会无语凝噎,例如“这篇文章很棒,应该马上、就地发表”,“这篇稿件是个垃圾,请在污染我的眼睛之前果断拒稿”等等。如果一篇稿子因为这样的负面评论而被拒绝,作者会很难过,他们会觉得审稿人甚至没有尝试去阅读和理解自己的作品。因此,作为审稿人,如果你觉得这个研究缺乏新颖性,那么引用几个最相关的以前的文章,来举证目前的工作是高度衍生的;如果认为意义和影响有限,那么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工作的质量和严谨性低于标准,则在稿件中简洁地列出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这样,编辑可以做出更自信更明智的决定,作者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审稿意见。作为一名作者,当收到这样的差评时,应该对这些坦率的、建设性的、详细的评审意见表示感谢,并结合意见仔细认真的完善文章。
公正评议。公正的审稿人理应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一旦你完成了一份审稿意见,把它放下几分钟,再读一遍,同时换位思考一下,你自己的稿子会被要求达到比你要求作者论证的更高的标准吗?编辑们尊重那些对自己的手稿始终保持高标标准,同时也对审稿的稿件提出高标准的作者,而不是作为审稿人和作者都彰显那仁慈和较低的标准。往往有意思的是,一个对别人的作品苛刻的审稿人,对自己的稿件却显得相当宽容。
小小建议:请不要评论作者没有做的事情。审稿人的主要工作是评估目前手稿中呈现的内容。当然,如果审稿人认为当前的实验结果不支持当前的结论/主张,那么无论如何都应该要求补做关键的实验,否则工作的技术严谨性不达标。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稿件组成方式和合作者,但作者并不一定需要以审稿人相同的方式进行研究。如果可能的话,在第一轮审稿时就应该提出关键补做需求,如果在后续多轮审稿中不断提新的要求,且对工作内容不是很重要,不仅会让作者沮丧至极,也对提升稿件质量无益。
前面提到过,Reviewer #2特指不负责任的审稿人,那与物理位置排名的第2位审稿人有没有关系呢?还真的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Political Behavior期刊的荣誉退休编辑Dave A.M. Peterson通过对Political Behavior期刊的后台审稿数据库进行分析,发表了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信雅达之作:Dear Reviewer 2: Go F’ Yourself,目前该文已经引用38次。
其实,大多数人在审稿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几号审稿人。期刊分配审稿人编号的过程也是随机的,一般而言编辑会邀请多个审稿人,审稿人编号是按照审稿人响应请求的时间顺序来分配的。所以第2审稿人指的第二位接受审稿的专家,编辑并不会决定审稿人的编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用第二审稿人来形容Reviewer #2是武断的。
作者为验证被分配为2号的审稿人是否更消极,更可能提供与其他审稿人不一致的意见,对期刊的1323篇稿件数据进行分析,用了两种方式来评估这一假设:首先比较了每个审阅者给手稿的序数分数,例如Accept给1分,Minor Revisions为2分,Major Revisions 3分,Reject 4分,这个分数作为第一因变量。其次制定了一个Reviewer #2的衡量标准。当一个审稿人至少比其他两个审稿人的平均值差一个类别时,其就被认为是Reviewer #2,编码为“1”,否则编码为“0”。作者对这些数据进行logit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第2审稿人并不比其他审稿人更有可能给出负面评价,或者与其他审稿人有实质性的偏差,而第3审稿人很可能是负异常值的审稿人,在统计上更有可能成为决定稿件命运的审稿人!
搞了半天,原来第2审稿人是背锅侠!第3审稿人才是隐藏在群众中的坏人(至少对于Political Behavior期刊而言)。最后作者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推测,可能存在两种相反的理由:第一种是延迟接受审稿请求是专业不对口的信号,第3号审稿人没有及时接受审稿请求,可能一直等到编辑发来烦人的审稿请求提醒才缓缓接受,因此是比较消极和挑剔的审稿人,你觉得会得到什么好意见呢?第二种是审稿人3比审稿人1和2更忙,其日理万机,活跃在科研一线。因此,不会出于恶意而提供更具批判性的审稿,相反,很可能会发现研究中其他审稿人遗漏的缺陷,是负责任的“更好”的审稿人。
没有人喜欢Reviewer #2,也没有人想成为Reviewer #2,但在同行评议过程中,他们会时不时地出现,敲打我们的脑壳。我们应该意识到Reviewer #2不代表所有审稿人,他们只是一小部分。那么,从自身而言,可以怎样做呢?
首先,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认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不要因为遇到一个不公正的审稿人就对整个同行评议过程失去信心。其次,从其意见中寻找有价值的建议,以改进研究工作。再次,应该对编辑(评审专家/基金委等等)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抱有信心,他们会在适当时出手,保护大家的权益。最后,毋庸置疑,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努力提高研究/本子质量,以减少Reviewer #2的出现。
Cranford S. I don’t know it for a fact… but they’re definitely reviewer# 2. Matter, 2020, 3(5): 1377-1379. Jin S. How Not to Be the Dreaded Reviewer# 2. ACS Energy Letters, 2023, 8(10): 4528-4530. Peterson DAM. Dear reviewer 2: Go f’ yourself.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20, 101(4): 1648-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