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不会错过,更多精彩内容啦~
"同志们,明年我们要实现营销业绩翻一倍!"
某央企年终营销工作会议上,总经理激情澎湃地画着大饼。台下的小李默默打开Excel,在去年基数上乘以2,一串天文数字映入眼帘。
"这是要上天啊。"小李苦笑着对身边的老王说。
"习惯就好,现在的营销指标不就是这样?领导一拍脑袋就是一个小目标,转眼变成基层的'死亡指标' 。"
"那怎么完成?"
"还能怎么办?Excel表格里见,PPT文件里见,反正横竖都是要'见' 。"老王意味深长地说。
一、"天方夜谭"的指标分配
1. 领导的"一念之间"
月度营销工作会上的对话令人窒息:
早会上,总经理慷慨陈词:"去年营收3000万,今年必须达到8000万!大环境虽然不好,但我们要逆势突破!"
分管副总立马附和:"隔壁XX公司都完成6000万了,我们怎么能落后?营销团队要加把劲!"
营销总监现场分解任务:"按人头算,每位业务经理每月至少200万,这是底线,完不成就要约谈!"
2. 中层的"数字游戏"
看看任务分解表:
营销一部(6人):每月1200万 营销二部(5人):每月1000万 营销三部(4人):每月800万
"现在市场都这么难做了,还天天喊着要翻倍增长。"老王叹气。
3. 基层的"死亡任务"
最后落到基层的任务表:
每周至少签单50万 每月必须完成指标90%以上 每季度要有一个百万级大单 回款率必须达到85% 老客户续约率要达到95%
"关键不是指标高低的问题,是现在根本没这么多市场空间啊!客户都在压缩支出,从哪变出这么多单子?"
二、"走钢丝"的生存之道
1. 假合同的"N种玩法"
"现在的营销,都快变成'数字魔术'了。"老王说着打开了合同文件夹:
"借鸡下蛋":找老客户签一堆意向合同,约定"明年再说" "反正能先冲个指标,到时再说"
"化整为零" :一个300万的大项目,拆成6个50万的小合同 "一下完成半年指标,领导还表扬我会做业务"
"偷梁换柱" :去年剩的一批老合同,改个日期变今年的 "反正这些合同迟早要签,先借来用用"
2. 数据注水的"艺术"
小李的"日常工作":
每天研究竞品价格,把自家产品标价提高一倍 跟客户约定:"优惠价"走账,差价后面补 把实施费、服务费单列,数字立马好看
"这些都是'行业潜规则'了,谁不会谁就出局。"
3. PPT美化的"技巧"
月度汇报会上:
把意向订单算成实际合同 把预计收入写成确定营收 把老客户续约算成新增订单 图表只放环比数据,不提同比下滑
"反正领导只看PPT,谁还管那些细节。"
三、触目惊心的后果
1. 企业的"数字陷阱"
财务部的小张最近很发愁:
账面上营收很漂亮:"月月破纪录" 实际到账却很尴尬:"收款率不到40%" 数据Gap越来越大:"10个单子里有6个是假的"
"这样的营收数字,迟早要出问题。"
2. 员工的"精神内耗"
办公室里的对话:
老员工:"我最近睡不好,总担心那些假合同被查出来" 新人:"入职三个月,全在研究怎么包装数据" 主管:"上周那个真客户,因为没精力跟进丢了"
"整天造假数据,真业务反而没时间做了。"
3. 市场的"连锁反应"
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危险信号:
老客户投诉:"合同签了半年,还没开始做" 新客户质疑:"你们报价怎么比市场高一倍?" 合作伙伴抱怨:"说好的订单全是泡沫"
"这哪是在做市场,简直是在自毁长城。"
虚假的业绩目标犹如饮鸩止渴,不仅拖垮了员工的士气,更损害了企业的信誉与市场竞争力。
数字游戏虽然短期内让报表好看,但长期来看却埋下巨大隐患:客户流失、合作破裂、资金链紧绷。
唯有脚踏实地、回归市场实际,才能走出虚火,重塑企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