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正光六年(525)岁次乙巳四月乙亥朔十九日癸巳,清信士佛弟子贾智渊妻张宝珠等,并为七世父母、历劫诸师、兄弟、姐妹、所亲眷属,香火同邑,常与佛会,愿令一切众生普同斯福。愿弟子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众苦,乃至成佛。心无退转。
“心无退转”句颇有赵智凤山中语:退失菩提心,异曲同工之妙。
杨显叔造像碑,武定二年口月造,正书,石高四寸三分,广一尺三寸余,在历城县神通寺东四门塔内。右刻,凡十五行,行四字,盖杨显叔为其亡考忌日作也。
灵岩寺
灵岩寺
灵岩寺 唐代李邕书《灵岩寺碑颂并序》
此碑记载最早见于赵明诚《金石录》,云:“唐灵岩寺颂,李邕撰并行书,天宝元年。”康熙《灵岩志》记载:“该碑弃于寺西北之神宝废寺右侧荆棘中,沙淤过半矣,乃北海太守李邕之文,但磨灭不能读耳”。此碑现在的位置(鲁班洞)应是后人移至的。
洞内幽暗,除了李邕碑外,最让人惊呼妙绝的是门口仅存的一只狮子,从风格来看,当属北齐遗存,孤独的立于门口,当真是遗世独立。
岱庙天贶殿壁画
此壁画断非宋作,无论是粉本还是设色,均无宋意。细观之,实属清代作品,且在康熙之后。售票八十,贵。
东岳在望
想起大学毕业的时候,和室友们一起爬泰山,一晃我已近不惑。
泰山金殿
此殿原在泰山顶碧霞元君祠内。全国有五座这样的金殿,次第为武当山、五台山、颐和园宝云阁、凤鸣山。
岱庙古建乏善可陈,但是碑刻却十分精彩。
最重要的莫过于《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张迁碑。
此碑为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刻,明初出土。碑阳共567字,碑阴共323字,字径3.5厘米。碑内容为故吏韦萌等追念县令张迁的业绩。此碑词旨淳古,隶书朴茂,乃是汉碑中的珍品。
岱庙 五岳真形图
来源:见水印
《五岳真形图序》中云:“五岳真形者,山水之象也。盘曲回转,陵阜形势,高下参差,长短卷舒,波流似於奋笔,锋芒畅乎岭锷,云林玄黄,有如书字之状,是以天真道君下观规矩,拟纵趋向,因如字之韵而随形而名山焉。”这和汉代《汉武帝内传》“乃因川源之规矩,睹河岳之盘曲。陵回阜转,山高陇长,周旋委蛇,形似书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实之号。”相合。
因此可知,五岳真形图乃是地图。在道教信仰里,五岳与五行、五星、五方、五色、五帝相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仰体系。
岱岳坊
周公庙
颜庙 陋巷
曲阜三孔是著名景区,人潮汹涌。然则周公庙、颜庙和碑刻陈列馆几无游人,十分惬意。陋巷已然不陋,却清净无比,吟诵”一箪食一瓢饮“,还可以念起”在陋巷,不改其志“的颜回。
陈列馆最重要除了庭院中央的汉代石人外,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庙三碑了。“孔庙三碑”,分别为《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孔庙三碑”前后相隔13年,法度严谨,是汉碑的代表作,碑文内容叙述了孔庙由家庙到国庙的演变,立于碑下,庙堂之高尽在眼前。
孔庙三碑:《乙瑛碑》
孔庙三碑:《礼器碑》
孔庙三碑:《史晨碑》
除了赫赫有名的孔庙三碑外,魏碑第一的张猛龙碑也在此馆。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刻立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碑文主要赞颂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等功绩德行。此碑既有北魏石窟造像记中刀斧凿刻的痕迹,却没有其刻意露锋横切的做作之意,与龙门魏碑交相辉映,伯仲之间。
阳光斜斜,碑刻林立,庙堂之威严,不在熙熙攘攘的三孔,而在此地。
尼山孔庙
孟林
明鲁荒王墓
孟庙
孟庙
孟府
铁山摩崖内容可分为经文、石颂、颂文和题名四部分。经文为佛教《大集经·穿菩提品》,字体以隶为主,篆楷意味浓厚,间有行草。颂文记述的刻经时间为:“皇周大象元年岁大渊献八月庚申朔十七日”,记叙了宁朔将军大都督任城郡守经主孙治等的名字和摩崖刻经的书写者安道壹。
康有为对邹城摩崖评价颇高,云:“魏碑大种有三,一曰龙门造像、一曰云峰石刻、一曰冈山尖山铁山摩崖……龙门为方笔之极轨,云峰为圆笔之极轨,四山摩崖(铁山、冈山、葛山、尖山)通楷隶、备方圆,高浑简穆,为擘窠之极轨也。”
济宁博物馆 小金石馆
济宁博物馆
此行最后是武梁祠,我曾先后三次来过此祠。
今次再来,面对祠壁,一一铺陈而来,讲述自己十余年来所学,所见,所闻和所思。加上前几天所览均为齐鲁祠庙,或孔庙岱庙,或周公庙亚圣庙,或颜、曾庙,均是儒家之神圣殿堂,最后又看武梁祠,更能深刻理解祠上刻画的深刻之意。家庙国庙,于国于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慎刚直节恕,三纲五常,尽在这方土地,深深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