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九成功发射!90后航天员首上太空,空间站住6人,厕所够用吗

时事   2024-10-30 07:09   河北  

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中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和王浩泽(女)飞向太空,作为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四次载人飞行任务,这次发射再度开启了中国航天的新篇章!

本次任务中,乘组延续老带新的模式,指令长由曾参与神舟十四号载人任务,具备丰富太空飞行经验的我国第二批航天员蔡旭哲担任,另外2名航天员则是第三批年轻航天员——宋令东、王浩泽。

这两位年轻航天员均为“90后”,称得上是我国首飞90后航天员,根据公开简历来看,宋令东在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拥有优秀的飞行和作战技能;而王浩泽担任过航天科技集团的高级工程师,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由“造火箭”转成了“坐火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浩泽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这次任务也使她成为了继刘洋和王亚平之后中国第三位进入太空的女性。

这次神舟十九号的发射任务,搭载的是中国航天自主研发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火箭,该型号火箭以其稳定的性能和出色的发射记录被誉为“神箭”,是中国载人航天任务的中流砥柱。

凭借高达0.9903的可靠性评估值,这款火箭几乎达到了万无一失的程度,而火箭逃逸系统的安全性也被提升到极致,即使在发射失败的情况下,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也能得到最全面的保障。

众所周知,火箭发射是一个风险非常高的活动,从早期的“神舟一号”到如今即将发射的“神舟十九号”,中国的载人飞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迭代,才在航天技术的可靠性船技术上追赶上了全球领先水平。

而载人火箭逃逸塔则是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的“定海神针”!

逃逸塔就是火箭顶端的“小尖尖”,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火箭飞行过程中,一旦检测到故障或危险情况,能够迅速启动,拖拽着整个火箭整流罩,连同整流罩内部的轨道舱和返回舱,脱离火箭主体,并利用降落伞安全降落地面,从而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

逃逸塔的顶端分布着多个小型火箭发动机,看直播的时候大家可以注意到,火箭点火起飞后,大约120秒左右,火箭成功飞出危险区域,指令人员会喊出“逃逸塔分离”的口令,随即现场响起掌声。

在我国载人火箭发射历程中,逃逸塔始终作为宇航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而存在,并未真正启动过(因为火箭发射通常都很顺利)。

不过在世界范围内,逃逸塔有应用案例,2018年10月,俄罗斯的联盟MS-10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就用到了一次逃逸塔。

当时火箭在发射后出现故障,逃逸塔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启动,成功地将两名宇航员从故障火箭中分离出来,并安全降落在地面上,万幸当时是在火箭发射114秒时实施的,如果再晚一步,航天员的生命将九死一生。

神舟十九号这次发射入轨依然采用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仅需6.5小时就可以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精准对接。

快速交会对接不仅减少了航天员的适应期,还极大提高了空间站任务的效率,早晨发射中午就赶上和神舟十八号乘组“太空会师”共吃午饭了。

两个乘组“太空会师”后,需要率先完成工作交接,包括舱内常用和重要物品存放信息、消耗品更换、常用工具使用等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注意事项,以及科学实验项目的交接等。

之后,两个乘组共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那么,6个人同时在轨,空间站的睡眠舱住的开吗?会不会产生拥挤?上厕所排不排队?

其实,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各有三个独立睡眠区,且空间站在地面研制阶段就已经考虑了3人或6人等不同工作模式,并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因此,空间站足够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居住和工作。

在空间站中,航天员的睡眠区是宽敞舒适的独立空间。天和核心舱的睡眠区为横向设置,航天员可以“躺着”睡;问天实验舱的睡眠区为纵向设置,航天员则是“站着”睡,但在失重环境下,这两种睡姿的感觉是没有区别的。

有些航天员喜欢更安稳的全固定方式,有些航天员则喜欢更自由的飘浮感,就采取半固定的方式,让睡袋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航天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地选择睡眠区内睡袋的固定方式。

当然,上厕所的问题也不用担心,目前的中国空间站上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内各有一个1个卫生间,并分别配备有便携式马桶,2艘载人飞船里还各有1个便携式马桶

中国空间站的舱内活动空间超过110立方米,与国际空间站相比,虽然总体积较小,但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了6名航天员同时驻留的需求,相当于6个人在一间“三室两卫”的房子里居住,航天员的隐私和舒适度都是最佳的。

随着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我国载人航天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剩神舟十八号的撤离返回,以及天舟八号的货运补给了。

按照计划,神舟十八号任务乘组将于11月4日返回地球,而11月中旬也将发射推迟近一个月的天舟八号任务。

这两项任务结束以后,本年度的空间站任务基本将告一段落,2025年我国将开展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天舟九号3次飞行任务,已经公开面向社会征集年度飞行任务标识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与一下。

近年来中国的步伐逐步加快,尤其是在空间站建设和载人航天任务上,频率之高、任务之密集前所未有,这次神舟十九号的任务周期约为6个月,也期待明年春天航天员平安返回。

海内人物
用平凡的笔触解读航天科技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正能量都值得点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