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赋能城市基层治理,助力“大爱龙岩”品牌建设——
壮大党建“朋友圈” 凝聚社区“共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为民服务的最前沿。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深化红领行动,争当红土先锋”为总抓手,深化拓展近邻党建工作内涵,通过安排处级党员干部挂钩社区,整合各方资源,壮大党建“朋友圈”,强化数字技术支撑,着力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提质增效,走出一条新路。
“多亏了社区‘大党委’的作为,这里的绿化带再也看不到垃圾了,周边环境卫生还有人常态化管理。”昨日,谈起中心城区北城街道北星社区市公交公司第三分公司周边卫生环境的变化,社区居民谢女士竖起了大拇指。
图:北城北星社区
2022年,我市出台《深化实施“党员回家工程”的若干措施》,安排141名处级党员干部全覆盖挂钩联系169个社区,并兼任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在社区建立“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第一书记统筹共建单位、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和城市管理、交通、住建等相关部门协商共议,定期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高位推动社区“大党委”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截至目前,社区“大党委”已合力解决社区治理热点难点问题2000多个。
而在近日,我市又出台更为具体的举措,深化开展“党员回家·服务万家”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大党委”在社区治理中的统筹引领作用——
⭐通过优化社区“大党委”组织架构,明确社区“大党委”书记由挂钩社区的党员处级领导干部担任,副书记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其他委员由“大党委”成员单位主要负责或分管同志担任;
⭐健全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大党委”书记每季度至少牵头召开联席会议1次,研究讨论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并按项目化工作机制推动议定事项落实;
⭐同时,相关部门对联席会议适时开展巡听旁听,推动“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落实有效。
我市按照区域统筹、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原则,安排市县两级104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全市169个社区结对共建;共建单位每年给予结对社区3万元以上经费支持。截至目前,全市社区已认领实施共建项目5300多个,组织开展爱老护小、法律援助、文明创城等共建活动3000多场。
此外,我市还结合党员“双报到”工作机制,推行党员“回家日”做法,引导4.4万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或共建社区(小区)报到,至目前已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60多万人次,就近解决社区(小区)居民烦心事4万多件。
图:红坊镇紫金山社区
近年来,我市深入探索“数字党建”新模式,其中,“社区e家”就是把数字化、智能化融入社区治理,打造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智慧党建平台,实现社区治理“一网联通”。
“社区e家”智慧党建平台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汇聚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社会组织等社区“大党委”治理力量,融合组织、民政、妇联等30多个部门资源,形成党建引领、各方协同的社区治理大格局。目前,该平台已融入1041家市县两级共建单位、1235个小区党支部、726个红色业委会、583家红色物业等。
“社区e家”智慧党建平台设置党群中心、云上社区、闽西敲敲姐、助老爱老四大功能模块,有机融合常用热线、紧急救助、智慧物业、违章处理等21个应用场景以及200多项便民服务,推行“居民线上点单、组织按需派单、党员接单线下服务”的“三单制”,让服务更加精准。
数字化平台,带来精准化服务,还促进了办事高效化。“社区e家”整理汇聚出群众高频使用事项,将社区办事、政务办理、医疗服务、生活缴费等搬上移动端,构建“云端集成、云端呼叫、云端交办、云端反馈”的新型“云上社区”,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据统计,“社区e家”自去年8月上线以来,党员通过参与“抢单”服务,帮助解决居民诉求3万余件。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融媒体记者:曾燕福
编校:廖志坚 罗咪娜
审核:蔡添高 王沐
监制:王仰华
总监制:高营光 陈长帮
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成为我们的专属粉丝
只要简单两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