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昊宇:中国是支持全球发展事业的“行动派”
时事
时事
2024-11-20 21:50
湖北
当地时间11月19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落下帷幕。在此次出席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深刻把握时代大势,系统提出促进全球发展、引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展现出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天下情怀,彰显了中国发展的显著世界意义。就相关话题,《长江新闻号》连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长江新闻号: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中国是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发展的行动派和实干家。您对此有何观察?项昊宇:这次习近平主席在巴西G20峰会上两篇重要讲话,其中的关键词是“公正”、“合理”,这代表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用现在比较热门的概念,就是“全球南方”国家。此外,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也得到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在巴西举办的这次G20峰会,是我们观察全球格局和治理体系变化的一个重要机会。近年来,G20成为了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共识来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场所。中国在推动G20议题设置、成果落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主张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分歧,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并且,中国还通过自身的实践,比如说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必须看到的是,“全球南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变局中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2022年的印尼到2023年的印度,再到今年的巴西,还有明年将担任G20主席国的南非,“全球南方”已经成为G20的主角。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员,中国在G20当中积极发声,为“全球南方”国家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权利,同时努力提升“全球南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习近平主席这一次的重要讲话,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和担当。长江新闻号:在此次出席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还会见了多国领导人。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中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为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项先生,这些表态向外界传递出哪些重要信号?项昊宇:随着美国大选的结果尘埃落地,乌克兰危机将如何收场,引发外界各种猜测。未来美国新政府政策的调整,可能短期会使乌克兰局势面临很大不确定性,风险也在上升,外界也高度关注中方的态度和立场是否会有所变化。但是这次习近平主席的表态,对外传递出了清晰、明确而又坚定的立场。就是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方在处理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具有高度连贯性和稳定性。总而言之,就是中国政府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当中提出的12点主张。这一主张当中最重要的在于三点:一是兼顾各方安全关切,二是通过和谈实现政治解决,三是尽快停火止战、解决人道危机。因此,中国立场可以说是代表了各方立场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法国作为北约重要成员之一,在乌克兰危机走向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乌克兰危机的关键时刻,就此交换意见,还是有着比较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并且在美西方阵营当中,法国也曾经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战略自主特点。我想在这次中法元首会晤当中谈及乌克兰问题,中方也希望重申我们的一贯立场,来推动法国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更加独特的作用。长江新闻号:在与习近平主席的会见中,德国总理朔尔茨明确表示,“希望欧中通过对话谈判尽快解决电动汽车问题,德方愿就此作出积极努力”。项先生,您如何看待德方的这一表态?项昊宇:最近,欧盟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引发了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尽管中欧之间进行了多轮磋商,但尚未能促使欧盟作出政策上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盟内部对此问题存在着显著分歧,而作为最大经济体的德国,在有关投票当中投下了反对票,尤其凸显了欧盟这一决定的争议性。汽车产业是德国的支柱产业,中国一向是德国汽车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实际上,德方对于欧盟对华加征关税问题,心态也是比较矛盾、纠结的。一方面,德国一些政客和一些团体出于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倾向于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欧盟这种保护主义的做法,长远来看只会伤及德国自身的利益。德国总理朔尔茨、原财政部长林德纳都曾公开表示反对,并警告欧盟不要让中欧贸易争端升级。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奔驰和宝马集团,都曾发表声明公开表示反对。因此,这次朔尔茨对习近平主席的表态,也体现了德方这一明确立场。中德之间经贸联系紧密,中国市场对于德国而言至关重要。如果中欧贸易争端走向升级,德方也担心本国经济利益进一步受损。因此,我们能够期待未来德方会在中欧贸易争端的有关谈判当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
编审 王强 解炜 张六超
责任编辑 王沁梓
剪辑 李海
制作 袁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