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事业的浓烈挚爱从未消退
——四位退休记者谈心中的新闻理想
2024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数十年来,滨州新闻人在不停歇地探寻真相、追赶时光。今天,让我们把镜头调转方向,来听一听新闻背后记者的故事,感受他们对新闻宣传事业的浓烈挚爱,同时也借四位滨州退休老记者的眼睛,来观察滨州新闻史、滨州发展变迁史,感受这座城的温情故事。
李建国:
把滨州的发展变迁摁在照片上“保鲜”
李建国,原滨州日报社摄影部主任、滨州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1972年有了第一台相机,1978年开始专业摄影,1984年开启摄影记者生涯,李建国的镜头跨越时代,记录着从老北镇到新滨州的时代巨变。
在他的镜头里,有老北镇的“四大怪”——臭水沟太阳晒、柏油马路黄土盖、烈士陵园谈恋爱,电话不如跑得快;在他的镜头里,有独特的“贺岁片”——与下岗职工的哥过年,与回邹平老家的台胞过年,与井下600多米的矿工过年,与在阳信的韩国客商过年;在他的镜头里,有蒲园开放第一天、“三八商店”路口变身都市商圈,荒盐碱地变身中海风景区……
斜挎着相机,李建国在20余年的记者生涯里,用两只脚量遍了滨州市的每一个乡镇、每一处机关。“驴车、马车、自行车、摩托车,还有蚂蚱一样的手扶拖拉机,我出去采访时啥交通工具都坐过了。单位体谅摄影记者的辛苦,专门为我们配了一台摩托车。”李建国说。2000年之前,一台蓝色摩托载着李建国和他的二尺多镜头在街面上奔了十多个春夏。朋友笑说,当时的李建国几乎成了北镇街面上的一景儿。
退休后,李建国对摄影、新闻的热爱从未消退。他长期在滨州市老年大学担任摄影教师,经常受邀为各地各协会、群体授课。他坚持骑着单车拍黄河、拍街景、拍村庄,特别是将家门口的母亲河拍得特别细致、特别动人。
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李建国的老照片常常引发网上热议,譬如1980年代小贩站在自行车上向汽车乘客兜售雪糕,譬如1981年惠民县某村姑娘们学骑嘉陵摩托车,譬如惠民地区的第一个电视村邹平小田家村,譬如滨州最早的公交车、最早的公共电话亭、最早的大哥大,譬如美国前总统卡特在邹平访问……
李建国在自己的《流年拾影》摄影集里说:“摄影是留存的艺术,图片是历史的见证……作为站在潮头的弄潮儿,我有幸跟随大时代的脚步,一路走来,一路记录,用镜头萃取着精华,用胶片感悟着变化。”李建国认为,没有摄影,他就是个聋子、瞎子,这摄像机就是他的第三只眼,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而他的新闻摄影,如此鲜活生动地记录着滨州这座城市的发展足迹。
李建华:
保持学习的能力,做到自己的极致
李建华,原滨州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
回顾职业生涯,“突破”是她的关键词之一:在管理层面突破,探索媒体运营;新闻宣传层面突破,实现了广播在中央新闻联播上稿;节目上突破,自办栏目增加到几十档;渠道上突破,将“直播间”搬到社区里……
比如,2008年后的连续几届车展,李建华深度参与,很难忘。她回忆,那时老百姓看车买车热情特别高涨,想要进场看车展的人太多。当时,滨州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已经很大,但仍然有大量市民滞留在场外。怕拥挤出问题,只能限制入场人数,让大家凭票入场。李建华表示,作为滨州媒体人,当时承办汽车展,是为滨州进入汽车时代作了一些贡献。
今天,66岁的李建华种菜、养花、做服装、看孩子,唱歌、网购、做志愿者,忙得不亦乐乎。老友、亲朋、晚辈见了她,常常会惊讶:“退休多年,怎么越来越年轻!”
的确,心态特别年轻,生活特别多彩,节奏特别明快,是她给我们晚辈记者的突出印象。那么,她年轻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首先,是接受新鲜事物特别快、特别深。她是个资深网民,手机下载的小程序很多,网购、求医、社教等功能用得娴熟。当她给小外甥网上点餐,孩子们很惊讶,她就说:“咋了?老人就不会网购吗?我手机用得比你妈还溜!”
同时,她有个观点:“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自己的极致。”对于种菜、养花、裁缝之类手艺,她从来不是玩玩就算了,总是要琢磨新花样、新技巧,要求自己持续精进,成为行家里手。
记者对李建华开玩笑说:“您其实就有非常强的网红潜质,而且是高能量、大气场的网红。”对此,李建华表示:“其实,很多记者都有网红潜质,能不能在网络时代重新找到自身定位,全面展示自身魅力,这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
“生活就是往前看往前走,不能沉醉在过去,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就是对一切经验最好的总结。”在记者节来临之际,李建华如此嘱咐年轻记者们:“着眼当下,做好自己,保持学习的能力,做到极致,很多问题就有了答案。”
赵雪松:
忙碌的新闻工作让生命饱满有色彩
赵雪松,原滨州电视台副台长。
1992年,大学毕业后,赵雪松扛起了摄像机。在30多年新闻生涯中,他亲历了不少滨州重大事件,经历了不少岗位,还成了一名诗书画全栖的艺术家。回顾记者工作,他对新闻职业的最大感受,是“记者要坚持学习”。
赵雪松笑说,记者是个“体力活”。那些年扛着沉重的摄像机奔跑,在严寒酷暑中摔打,让自己的身体强壮了。回看三十年,自己最难忘的,是“出了两身汗”。
第一身汗,出在上岗之初,去博兴采访,因路上颠簸,镜头和机身脱离。“这可怎么办?到了现场怎么拍?吓出了一身汗。”赵雪松说,多亏同行的同事帮忙,才修好机器完成了任务。
第二身汗,也是出在上班初期,去济南一所大学采访一名学者。赵雪松发现:因为没有足够学养,又对学者专业陌生、案头工作准备不足,突然面对强大气场的学者,他差点“张不开口”,作不了提问,心里七上八下。
这“两身汗”告诫他,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对设备、技术做到精熟掌握,要向前辈和优秀记者学习,采访前案头工作要做好全面准备,对采访对象成长经历、专业背景要调查清楚,对事情的原委和来龙去脉要心中有数,如此才能从仰视采访对象时的迷茫变为成功的平视、理性的对话。
从乡村到城镇,从农田到厂矿,从实验室到工作室,作了无数次采访,赵雪松有很多感悟,总结起来,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干新闻必须持久热情,有深入钻研的精神,有阅读的习惯;二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观察力、感受力、理解力、判断力。
赵雪松认为,新闻职业不止是一个饭碗,更是一种追求理想、富有情怀的学习型事业,能够提升生命高度、拓展生命宽度,是非常崇高的。
“好记者都是很忙碌的,我感谢这种忙碌。因为在一种有意义的忙碌中,大家的状态、情绪、精神都很饱满。这种创业干事的追寻,能够使我们的生命焕发出特别的光彩。”赵雪松说。
崔吉本:
热闹的地方长不出灵芝草
崔吉本,原鲁北晚报副总编辑。
40多年来,崔吉本的新闻职业经历“特别丰富”——从无棣有线广播、县电视台到县委宣传部,再到滨州日报社驻无棣记者站,再到滨州日报、渤海晨刊、老年生活报、鲁北晚报,又经历了媒体融合的新战场,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勤奋、认真的写作态度,保持着年轻学子一样昂扬进取的学习劲头。
为什么?
“我自己知道自己,底子薄、墨水少。这真不是谦虚。读书越多,越感觉自己的知识不足。”崔吉本说。
因为时代原因,在少年时学习经历不足,后来受到过全省高等教育自学成才表彰,他讲述的自学自考经历让很多人落泪。崔吉本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拿到一张文凭就算了。走出校门那一刻起,就应该立刻开始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
这种认真不懈、持续学习,让他一次次跨越人生的台阶。尤其进入滨州日报后,重大典型人物写作让他如鱼得水。他认为:“记者就是跟着名人出名、跟着牛人长本事。我特别感谢领导、同事们给我的平台、机会,让我能够向滨州各行各业最优秀的人学习。”
这种认真不懈、持续学习,形成了他的职业习惯。“最心酸的是写不出好标题。一旦有了满意的好标题,那么文章就有了角度、逻辑、框架,具体内容就是一个打字的过程。”崔吉本说。他认为,字斟句酌是新闻人必须养成的最基本素质,因为真正的读者是挑剔的。正因为有他们的挑剔,才更激励警醒我们新闻人要严谨起来。
这种认真不懈、持续学习,形成了他的性格特质、生命信仰。退休前一天,他工作到晚上九点才收拾东西回家。他说:“干新闻四十年,总结起来一句话:人生无悔!”退休后,他钻研企业文化、家风家教、历史先贤等领域,陆续出版了好几本高质量文集。
回头看,经历了这么多届记者节,让崔吉本特别难忘的,是2005年第六个记者节。那一年,他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流着泪把文章写完》,强调了一个观点——记者首先得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热闹的地方长不出灵芝草”。正如崔吉本所说,记者要苦练内功,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在采访写作时绽放才情。
来源:滨州日报
编辑:张丽
1、宋永祥、李春田向全市新闻工作者致贺信
2、全国百强!滨州上榜!
3、最新通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