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
趣
wei
味
di
地
zhen
震
xue
学
中国地震学会—地球科学科普栏目
地震科普—震级,向能量标度靠拢
看天上的星星尽显光辉
赏地下的河水肆意奔流
18、震级,向能量标度靠拢
18.2 地震与能量的关系
18.3 地球的能量观
18.2 地震与能量的关系
能量,只有能量才可以提供一条通道、架起一座桥梁,能够把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揭示它们间转换和因果关系。能量很抽象,但十分关键,只有掌握它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 地震的能量
震级标度合理化后,不同震级的能量关系便清晰了。
震级每差1 级,能量差31.6 倍;每差2 级,能量差1000 倍(图18-9)。地震与其他自然现象的强度也就有了可比性。例如火山爆发、原子弹爆炸的强度远不及一次8.0 级以上的大地震(图18-10);中等龙卷风的威力也不过4.0 级多的地震。
图18-9 不同震级的能量
有人质疑道:地震能量不止地震弹性波,还有很多能量没有算呢。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
确实,诸如震源体的非弹性形变、摩擦热能、位错移动、地球晃动、应变能的转化和剩余量,以及地震时重力位能所抵消掉的一部分弹性应变能,这些能量或者看不到,或者估算不出来。显然,我们目前能掌握到的仅是位错释放能量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空白状态。
图18-10 地震能量与其他现象对比
近些年,静地震(Silent Earthquake)和慢滑移(Slow Slip)现象得到确认,这部分的能量尺度开始有了定量估算。也有人曾做过能量上限的理论估算。
◆ 能量震级
2002 年,能量震级Me 被提出来,并开始在国际上使用。由于地震波的能量正比于地面质点速度的平方,即E ~(u/T)2,地震的最大能量是在位移频谱拐角频率fc 附近释放的(图18-7)。若假设震源是点源,四周围是均匀球面,则可以用远震P 波的垂直向记录算出地震能量Es,并有以下关系[1],
(18-4)
式(18-4)能够反映震源辐射过程的动态特性,与造成灾害的地震能量关系更紧密,也更贴近里克特- 古登堡公式的原意。从发展上看,能量震级最终会取代矩震级。
到那个时候……
新闻界的伙伴们!再不会把“能量震级”叫成“里氏震级”了。
18.3 地球的能量观
◆ 蠕变曲线
地震释放的应变能量E 正比于速度V2,于是能量E 的平方根就必然带有地壳蠕变速度的信息,能量E 可从式(18-2)的震级算出来,构成蠕变曲线(图18-11),它是地震预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地层的蠕变运动总有稳定的趋势线, 若观测到的蠕变累积量维持不变, 则反映着“能量积蓄”, 出现阶跃式的突变则对应能量的释放——这个量是可以从蠕变曲线上估算出来的。
图18-11 蠕变曲线用于地震预测
◆ 空间上的能量问题
全球地震台网(GSN)在80 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了128 个永久台站, 不仅仪器参数有了统一的规范,全球地震的大小也被矩震级Mw 统一起来,有利于研究视点的合理地集中。例如1900 年以来,Mw9.0 以上的5 次大地震均分布于太平洋边缘(图18-12),释放了半数以上的能量(图18-13)。国外文献将此处简称为火环(Ring of Fire),452 座火山占到全球总数的75% 以上(图18-14)。
从三维空间看,太平洋的地震- 火山带沿着地球的一个大圆切面(图18-15)。这个切过地心的大圆面把地球均等地分成两半:一半的地表几乎全部是海水;另一半主要是陆地,属于深层质量分布非对称性的反映。它们的活动必将对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影响。
图18-12 全球Mw9.0以上的大地震
图18-13 全球矩震级的能量比例(1900—2018)
图18-14 智利2015 年火山喷发和火环形象
图18-15 太平洋火环的大圆截线(刘珠妹,2019)
◆ 时间上的能量问题
地球存在非球状、非对称的质量分布,导致自转轴和惯性轴不重合。随之,自转轴P 进动轨道的极移中心点(图18-16 的Π 点)还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图18-16 地球自转轴和它的进动、章动
图18-17 钱德勒(S Chandler,1846—1913)
1891 年, 钱德勒(图18-17)发现自转轴P 有两种变动形式:一种是周年进动, 气候变化起主要作用。另一种是自由章动, 周期的变化范围很大(425 ~ 440 天), 振幅时大时小(会在地表摆动3 ~ 9m),亦称钱德勒摆动或纬度摆动。这个摆动是一种阻尼运动,如若没有外源的激发,它肯定会在30 ~ 100 年间耗尽能量而自行消失。
奇怪的是:它总是不死掉!
那么,究竟是谁在作祟?谁在悄悄地、无规则地激发它,让自转轴不停地摆动呢?
几百年来,一直没搞清楚。
应用矩震级标度之后, 大震的地震矩从1020N·m 上升了几个数量级,已经达到了1022 ~ 1024 N·m——钱德勒摆动的理论数量级。初步分析表明,地震会把地球的部分质量推近地轴,使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例如,2004 年印度洋9.1 级地震,曾经使日长缩短6.8μs;2010 年智利8.8 级地震使地球自转轴偏移了约8cm,日长缩短1.26μs;2011 年9.0 级的东日本海地震使地球自转轴偏移了25cm,日长缩短1.8μs。这些结果为揭示钱德勒摆动的激发机制提供了物质基础。毕竟,巨大地震是迄今人类观测到的、由地球无规则释放的最大非隐性能量。
据美国NASA 的观测资料,公元2000 年以前,极移的中心点向西经80°方向漂移(加拿大东北部)。2000 年后折向东,向着英伦三岛方向漂移(图18-18)。人们还注意到,2002—2015 年,每逢欧亚大陆遭遇干旱,地轴中心点便会向东倾斜;较为湿润时,又朝西倾斜。
地球存在非球状、非对称的质量分布,导致自转轴和惯性轴不重合。随之,自转轴P 进动轨道的极移中心点(图18-16 的Π 点)还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图18-18 地球自转轴的漂移
分析表明,地轴中心点在2000 年前后的巨大变化极可能与地震的活动有关。
在1900 年到如今的100 余年间,全球8.8 级以上的特大地震共7 次。2000 年前的百年,集中在太平洋东北半侧。极移中心Π 点在1900 ~ 1910 年、1950—1970 年的移动幅度最大,每10 年达到3 ~ 5m,这期间均有特大震发生。2000 年之后,若以智利- 日本的大圆为分界线,则180 度大变脸,都发生在太平洋的西南半侧(图18-19)。
图18-19 8.8 级以上大震分布的对比
学术界已有共识:大地震的发生与钱德勒摆动(包括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符合得比较好,且不只所列的现象。对其物理机制,已有许多重要论文发表[6]。
能量,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以能量守恒的第一原则主宰着宇宙万物,从而成为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出发点和归宿。
地震学家不不辞辛苦地改进震级的测定,努力向能量标度靠拢,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刘瑞丰,陈运泰,任枭,等. 震级的测定[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15.
[2]豪厄尔. 地震学史[M]. 柳百琪,译.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
[3]Richter C F. Elementary Seismology[M]. San Francisco :Freeman,1958.
[4]Bolt B A. 地震九讲[M]. 马杏垣,吴刚,余家傲,等译.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
[5] Kanamori H. Magnitude scale and quantification of earthquake[J]. Tectonophysics,1983,93(3-4):185-199.
[6] Preisig,Joseph R M. Relationships of earthquakes( and earthquake-associated mass movements) and polar motion as determined by Kalman filtered,very-long-baseline-interferometry group delays,NASA Technical Memorandum 100711,2018. http://ntrs.nasa.gov/search. jsp?R=19890012059 2018-11-15T21:59:26+00:00Z
图文来源:《趣味地震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