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越鞠丸,治好“舌癌”!中医不治病,只消痰热淤,请体会

健康   2024-11-15 14:26   辽宁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用中医经典方剂,越鞠丸,来治疗“舌癌”的故事。

请注意,这里的“舌癌”,是打引号的。也就是说,西医诊断为舌癌,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来吧,我给你讲这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62岁,是一个农民。

大概在18天之前,她带着小孙子一起出门。结果啊,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小孙子失足落水,结果就淹死了。


你说说,这么大的事儿,对老人家的打击得多严重。然而,事儿还不止这些。孩子的妈,也就是该女子的儿媳妇,不让了,非说责任在于婆婆不可,连续多日到门口叫骂,呼天抢地、坐哭不起。

小孙子夭折,儿媳妇诘难,再加上老人家自责,所以啊,该患者就连续两天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哭。

两天之后,好家伙,问题就出现了。患者右侧胸部痞闷,感觉时时有热气往上冲,口燥咽干。舌头还有些疼。

患者起身,照镜子查看,这才发现,不知何时起,左侧舌头上出现了一个小结。

这是啥玩意儿?怎么会长东西啊?患者到当地小医院看,诊断为口腔炎症。但经过治疗,效果不好。

再后来,患者舌头上这个小结不断增大,按上去比较硬。整个舌头受此牵连,变得不灵活了,有些僵硬。还有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掣痛,耳朵里头,眼睛,前额,都跟着疼。整个人身体愈发觉得乏力,心烦易怒,情志苦恼。而且,越是心情不好,这个小结似乎越大,相关症状越明显。

这怎么办?患者又到大医院检查,经过多科室会诊,认定为“舌癌”。而且,手术价值不大,只能喝一点中药来维持。

说这话,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个时候,癌症误诊的几率,比现在大得多。但患者当时可不清楚这些啊,一听说是癌症,吓坏了,极度悲观,认为自己死期将至。

咋办?既然让喝点中药,那就喝吧,于是投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舌红,苔黄厚而腻,脉弦缓,面色淡黄,语音低微。舌左侧肿块硬痛,舌头被肿块压迫得向右侧倾斜。

了解到这些,尤其是了解到之前小孙子溺水而死、儿媳妇叫骂不止的经历后,医家果断为患者书方一首。但见——

香附12克,薏苡仁12克,淡竹叶12克,麦冬12克,藿香12克,川芎6克,黄连6克,山栀子10克,法半夏10克,乌梅10克,建曲15克,麦芽24克,水煎服。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怎么样?你别说,药用4剂以后啊,患者惊喜地发现,舌头上这个肿块,变小了。其他的一些症候,也逐渐减轻。

这时候,原方不变,再投。用到11剂的时候,伴随症候消失,肿块减小了一半。这时候,医家改了方子,见党参12克,枸杞12克,刺蒺藜12克,茯苓12克,黄芪24克,当归6克,白芍10克,小茴香10克,薏苡仁10克,大枣15克。


结果,这个方子,患者服用了10多剂,诸证息平,肿物消失。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这是早年,在《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奇症专辑》里面收录的一张验案,在业界非常有名。

这里头怎么回事呢?

它分析起来,其实特别简单。

你看啊,这老太太,小孙子溺亡、儿媳妇叫骂,自己有十分自责,于是,难免肝郁气滞而生热。

肝气郁滞,则津液输布失常。再加上热邪熏灼,所以就难免成痰。

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瘀。患者这个时候还容易有淤血。

那好了,气郁、痰凝、血瘀,三者加在一起,这就让患者产生了一个痰瘤。这个痰瘤,出现在舌头上,这就是所谓的“舌癌肿物”。

这些,就是中医对患者病情的一个解释。中医不讲癌,没有癌的概念。中医认为,肿物、肿瘤就是一个结。这个结怎么形成的?气滞、痰凝、血瘀、热郁。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这个肿物。

患者就诊当时,其舌脉特点,完全符合痰热内蕴、气滞不畅的特点,比如舌红苔黄腻而厚,脉弦等。气滞热郁,所以患者曾经感觉到右侧胸部痞满、热气上冲。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解郁理气清痰热。中医不管你这个瘤,到底由什么构成。中医就是按照这个事儿的病因病机,进行对应的治疗。

你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香附12克,薏苡仁12克,淡竹叶12克,麦冬12克,藿香12克,川芎6克,黄连6克,山栀子10克,法半夏10克,乌梅10克,建曲15克,麦芽24克。

这里头,用到了越鞠丸加减。

香附、川芎、栀子、建曲,这就是越鞠丸的基本结构。只不过,去掉了苍术。

越鞠丸干啥的?它主治六郁,就是气郁,以及由气郁所引起的血郁、痰郁、火郁、湿郁和食郁。其中,以理气解郁,改善气郁为重点。既然这个患者,病从气郁来,化火生痰,且有血瘀,那用越鞠丸是正合适的。香附理气解郁,川芎行血解血郁,栀子清热解火热之郁,建曲消食健胃。

在这个基础上,加薏苡仁健脾利水,消痰湿。淡竹叶、麦冬、黄连用于清热。藿香和半夏化痰湿。麦芽开胃增进食欲,同时也辅助疏肝。香附、川芎、半夏、黄连等品偏燥,容易伤津耗气,所以用乌梅收敛生津。

这个方子用下去,果然患者好了一半。后来医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改用补气血为主、消痰散结理气为辅的治法善后。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可见,这个患者当初的诊断,是错误的。那舌头上的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中医看,就是在气郁、热聚、血瘀、痰凝基础上,形成的痰瘤。怎么治?中医不治这个具体的瘤,而是治它背后的形成原因,这就是行气解郁、清热消痰、活血散淤,尤其是以理气消痰热为主。这些个因素没了,舌头上的肿物,自然消失。

读者朋友,这是多好的医案故事啊。它向我们生动展示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想法。这是我们每个中医爱好者,都应该认真品味和思考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和你聊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微门诊
微门诊,你手机上的健康顾问,全天24小时为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