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6平方公里有多大?
这个面积不到安徽省的千分之一,却贡献了全省约四分之一的进出口、三分之一的外商直接投资。
如此小的“体量”,为何能迸发出大能量?
坐落于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的《中国声谷》
四年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推出221项制度创新成果,44项全国首创,11项全国复制推广;
累计新设企业5.7万家、税收收入1572亿元,实有高新技术企业3072家,占全省总量的15.9%。
近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评选出安徽自贸试验区第三批“十佳”制度创新案例,瞄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市场等方向,从机制创新、流程优化小切口入手,推出了一批引领示范案例,助力安徽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01
作为国内工业车辆制造的龙头企业,安徽叉车集团旗下有多个分、子公司,但各分、子公司之间往往是自行预备余量保税货物,货物流转时需要办理报关手续并缴纳关税。
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合肥海关为叉车集团创新启动加工贸易集团保税新举措,公司由原来的“多本账册”变成“一本账册”,保税料件调拨也由两天缩短至半天。
集团保税将企业集团视为一个监管单元,不仅解决了保税料件在集团内部自主存放、流转的问题,还实现了对保税料件统一规划、采购、调拨和使用。同时,可以盘活企业内部资源,灵活调配,响应订单,释放产能。借助安徽自贸试验区的优势,安徽叉车集团走向海外的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目前,安徽叉车集团、京东方、合肥晶合公司等多家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实现“上午提需求、下午料件到生产线”。
这只是安徽自贸试验区服务安徽区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十佳”制度创新案例中,合肥片区的国产小客车注册登记自动化预查验、安庆联动创新区的进口整车检验监管流程再造、合肥片区的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退货商品+区块链辅助管理”等新模式,以制度创新促效率,带动安徽的开放型经济提级进位。
如今,回看安徽设立自贸试验区四年的进程,“联通”成为一个本质逻辑。
安徽自贸试验区设立后,长三角三省一市完成了自贸试验区全覆盖,形成了长三角自贸试验区一盘棋。安徽自贸试验区将联动创新的逻辑运用到贸易联通、科创联动等多方面,安徽自贸试验区将深处内陆的区位劣势转为发展优势。
放眼全国来看,安徽自贸试验区是安徽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的重要抓手之一。安徽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与使命。
特别是在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带动省域内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中,安徽自贸试验区发挥着重要的联动作用。
这也成为安徽自贸试验区创新的切入点。打造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但不靠海的安徽,如何联通世界?
实现的路径只能是“借船出海”!
站在安徽芜湖港码头向远处眺望,一辆辆静待装船“出海”的整车集结在滚装码头堆场,在沪皖“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新模式护航下,这批车辆无需转关申报,便可一路顺江而下,经由上海港洋山港区远渡重洋。
“江海联运、联动接卸”正是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建立的全新监管模式。2021年3月,安徽省港航集团与上港集团及两地海关等共同合作,在芜湖港建立“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新模式,通过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整体监管,以一体化方式申报,实现目的地为上海洋山港、接卸地为芜湖港的进出口集装箱“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在此基础上,芜湖港与洋山港在全国率先探索打造了“航线共舱管理新模式”,由若干支线经营人共同投入船舶组成运力,舱位对社会开放贡献,极大缓解了洋山港驳船压力。
据统计,实施以来,通关时间平均可节约1-2天,有效助推长三角港口一体化进程。
乘上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安徽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制度创新优势,推动与长三角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要素使用互联互通,不仅推动了安徽自贸试验区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还通过科创领域的一体化改革,在资源共享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跃居开放创新前沿。
“一个问题”的解答
一项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是高校科研的痛点。如今,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被破解。
安徽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该新模式可概括为“先转让,后分成”,先将科技成果所有权通过赋权的方式,转让给项目成果完成团队,学校不再享有成果所有权,再通过协议约定,经市场定价后,学校享有科技成果转化的部分收益。
这项改革将转化时间由1年缩短至2个月,已复制推广到全省106家单位,更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方式填补了空白,为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提供了创新路径。
2023年,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批典型案例,“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模式,成为安徽唯一入选的案例。
同样是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合肥片区高新区块针对商业秘密保护薄弱环节和制度短板开展改革创新,2022年7月入选全国首批20家试点地区。
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力量。合肥片区对标美国硅谷等国际经验,在全国率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技术经理人股权激励模式,填补了国内对技术经理人进行股权激励的制度空白,成功入选第三批“十佳”制度创新案例。
该项创新利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对技术经理人进行股权激励,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经理人引育、准入、激励、退出机制,实现技术发明人、技术经理人以及新型研发机构三方共同持股、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科创,是安徽自贸试验区的最大优势之一。围绕“科创+产业”,开展首创性、差异化制度创新探索,在221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中,有63项涉及创新驱动领域,有57项涉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领域,为国家提供了一批安徽经验。
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安徽自贸试验区将市场化逻辑运用到科研机构建设、科研团队评价、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科技体制改革中,以市场化元素为科创全链条添砖加瓦,成为吸引新技术的“培育场”和新模式的“试验场”。
在规范化改革方面,安徽自贸试验区在投资、金融、市场监管等多领域通过明确各种便利服务、优惠政策的适用对象和标准,实现了覆盖多个领域的制度清单化、清晰化管理。
在信息化改革方面,安徽自贸试验区将新技术运用到政府职能转变、贸易等多领域的改革中,以新技术为制度创新赋能,实现了全方位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完成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提档升级。
以制度创新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在制度创新的驱动下,多个高精尖技术全产业链正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内加速形成,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但如何才能更好发挥平台作用,吸引全球要素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我们从一辆汽车说起。
一辆智能车的背后
今年7月,大众首款智能电动轿跑SUV正式上市,这是大众安徽首款国内销售车型。这辆车的背后,凝聚着一支年轻工程师团队的智慧与汗水,而这支“种子工程师”的产生,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1年春天,大众安徽新工厂开工建设,聚焦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公司提出要在两年内实现新能源汽车从图纸到量产,急需一批中高端技能型工程师。大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但因为没有先例,同时有可能会触及到一些制度创新方面的矛盾和堵点,安徽自贸试验区的相关负责人也犯了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跑企业、跑高校、跑政府,把企业需求跟合肥大学多次协调,双方一拍即合,产业链上建学院的想法得以最终落地。
四个月后,合肥大学、合肥经开区、大众中国和大众安徽牵手合作,共建合肥大学大众学院,学校和企业作为双元主体,共同办学,开展人才培养。
如今,作为探路者的首批26名“种子工程师”,已经在大众汽车多条生产线上独当一面。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让大众安徽的发展有了来自本土支撑的底气,而高等教育双元制国际合作新模式,也入选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全国120项制度创新成果。
三年来,大众集团在安徽累计投入超过300亿元,汇集了1200名研发人员,覆盖了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在安徽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中,“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培育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行矩阵’”等字眼颇为醒目,“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成为安徽自贸试验区为安徽地方经济谋发展的重要支撑。
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是赋予安徽自贸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四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制度高地和开放型经济优势,推动产业形态逐步趋向链条化集聚,并由“集群”向“集优”转型,自贸试验区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第三批“十佳”制度创新案例中,蚌埠片区的前置环保体检套餐模式,通过组建环保专家团队对企业开展标准化查体和个性化诊断、一企一策解决问题和全覆盖回访、对重点企业差异化监管和常态化复查,有效扩展了蚌埠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容量空间,强化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
芜湖片区经开区块体系化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融合发展,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着力推动企业大规模开展数智化转型,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
这些创新案例,都成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手法。
培育布局未来产业,是赋予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四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超前布局以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大力支持未来技术的研发应用,在量子信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和未来技术的产业化运用等方面,已在全国领先。
在合肥片区,集聚了约全国三分之一的量子企业,带动长三角地区成长为我国量子信息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安徽自贸试验区带动全省的量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量累计位居全国第一。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
为打造“近悦远来”的开放高地,省自贸办举办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交流会,让省市有关职能部门与安徽自贸试验区内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解答问题,听取建议。
同时,安徽省自贸办会同相关部门汇编了《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生活一点通》,对口岸签证政策、公民出国境管理服务业务、外籍人士支付便利化服务政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政策、外籍人士就医政策以及外籍子女入学政策等内容,进行深度解读,极大提升了外籍人士来皖工作生活便利度,以此更好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
不仅如此,安徽自贸试验区还在金融和税务服务上下足了功夫。
在金融服务上,安徽自贸试验区推出一系列金融开放创新举措。芜湖片区在全国首创“海外子公司纯信用融资+”模式,充分发挥境内、境外金融机构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汽车产业“走出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针对科创企业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潜在风险高等融资特点,安徽自贸试验区探索采取“贷投批量联动”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并建立“股权投资+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风险投资+专项基金”五位一体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补齐金融领域发展短板,增加了科技创新的资金保障,走在了中西部地区的前列。
在税务服务上,滁州联动创新区打造“税链通”定制化服务品牌。通过建立“链上企业服务组织机构”“链上企业快速响应机制”“链上企业高效办税通道”“链上企业融资专项服务”“链上企业政策精准推送”五大机制,构建税务治理新体系,以“税动力”赋能重点产业链做大做强。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四年,是大胆闯大胆试、蹄疾步稳探新路的四年,更是联动协同、成果溢出的四年。
如今,站在改革潮头的安徽自贸试验区,必将乘“四”而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作者系决策杂志全媒体记者
编辑:赵晨、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姚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