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马拉松大概、可能、也许,会让很多人没想到。
新语境
据不完全统计,10月20日全国上下有29场上规模的马拉松赛事鸣枪起跑,超过30万名跑者奔赴大江南北用别样的方式享受“十一”假期后第一个完整的周末。
在这众多赛事中,天津马拉松既没有在规模上遥遥领先,也不是纯竞技水平最高的那一个,但它却又足够特殊。
这是那天里唯一一场从A类降级为B类的赛事,也是那天里唯一一场B类赛事。
该怎么描述B类的尴尬呢?不如这样说:该花的钱都花了,该费的劲都费了,但却拿到了一个最差的结果,没有之一。
面对结果,组委会诚惶诚恐,一边低调地发布赛事奖金调整、官宣赛事降级的事实,一边诚意满满地开启退费和二次报名通道。
但如果你还记得,去年重回市区的天津马拉松就展示了天津政府和人民复苏天津、复苏天马的决心,细致中裹着慵懒、洋气里带着东方智慧的天津气质让重回市区的天津马拉松重新找到城市在新时期发展版图中的定位与角色,也赢得了不少跑者的心。
在社交媒体上,一个2024年你最想跑的马拉松投票里,天津马拉松位居前列。
2024年,跑者们再次用脚投票,纵是A变B,我还是不离不弃。组委会给出的数据是,共有来自国内外超过12.1万名跑者报名,对比去年增长了28%。
这大概是我们对天马的第一个没想到,在2024天马落幕后,路跑赛事世界终于形成了新的语境,一个B类未必不如A类吸引力更大的语境。
在新语境里,可延展的想象空间实在太大——如果吸引力和级别没关系,那……
话语权
10月20日,一位年轻的朋友度过了自己20岁的生日,方式是去天津完成了人生首马。
他在朋友圈说,热情活力的氛围让他终生难忘。
其实,让他难忘的何止氛围?
在这个每年举办近千场跑步赛事的国度,在氛围营造上别具一格的,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但真正让人心向往之、形成了独特品牌感召力的却不够多。
天马是其中之一。
它孕育于一座有着东西文化格调交融的超级城市中,又有着足够长的历史沉淀,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事之一,虽然一度远离市区,但一旦重返韵味十足的中心城区,便又拾起了往日的辉煌荣光。“当我跑过五大道时,那些老建筑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过去,而我却在奔向未来。”一位大众跑者朋友完赛后激动地说,“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就像是天津这座城市用它的过去在为我们的每一步助力。”
如果说城市基因和赛事积淀是一场马拉松赛事无法决定的出身,那么今年天马为品牌打造做出的尝试绝对算得上后天努力。
为进一步提升赛事的品牌形象,本届天马不仅登陆央视五套进行直播,而且更为注重直播细节与技术,回看整场直播,只觉竞技性与趣味性并存,环节丰富不枯燥,节奏简洁不拖沓。
比赛鸣枪前,不少跑者用微信叮嘱亲朋好友,要打开电视,紧盯镜头,别错过有可能属于我的那一秒和那一帧,务必要拍照截图;比赛结束后,不少跑者连拖鞋都还没换就打开手机APP,逐帧翻看回放视频,只为找到有可能自己出现的画面镜头。
即便没跑天马的跑者,也会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天马跑者的羡慕嫉妒。
这大约就是一场赛事的品牌号召力和话语权。
这大概也是我们对天马的第二个没想到,2024天马落幕后,B类赛事的话语权未必不如A类。
精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