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三个主要宗源的探究及其称谓的概括

民生   2024-11-23 17:01   广东  

——夏郭·周虢·归郭——

郭氏源流可谓源头清,主流明,即“祖源为黄帝苗裔,主流为周室宗支”。但是,不少人提到郭氏宗源,常以始自周朝的西、东、南、北、小“五虢”统而论之,以致有人以为,天下郭氏皆出自“五虢”。其实,周时“五虢”只是郭氏宗源中源出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或可称之为“周虢”的周室姬姓宗支,而在“周虢”之前,郭氏宗源尚有出自夏朝,或可称之为“夏郭”的“古郭国”宗支。除“周虢”、“夏郭”之外,郭氏还另有一个因住所之故化归为郭,或由少数民族及汉族他姓化归为郭的,或可称之为“归郭”的第三个重要宗源。

一、关于郭氏“五虢”宗源及其“周虢”之称

周武王灭商后,为巩固“宗君合一,家国同构”的分封制统治,周王朝将王室子弟及后妃姜氏族人等异姓贵族分封为大小诸侯,先后建置七十一国。分封之初,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作为武王叔父的近宗身份及“王室卿士”的重臣地位,分别被封为屏藩国都镐京的“西虢”国公和护卫陪都洛邑的“东虢”国公。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时,已延续二百七十余年的西周王朝衰微毕现,一直担当“辅弼天子,监护诸侯,捍御戎狄”重任的西、东二虢,也随之颓势难挽。其时,西虢随周平王东迁至靠近洛邑的虞国与郑国之间,即今滨临黄河的河南陕县地区及山西平陆一带。史称陕县之虢为“南虢”,平陆之虢为“北虢”。西虢原处地今宝鸡“虢镇”所在,则被称“小虢”。按照“胙土命氏”的古制,因虢仲、虢叔二位虢公被赐“食采于虢”,故其封地西虢、东虢,及其所衍南虢、北虢、小虢等“五虢”之民,遂以命土之称而为“虢氏”。

但是,到东周时的春秋之期,自周初受封立国,且一直担当匡扶周王朝重任的西虢、东虢及其后衍的小虢、北虢、南虢,在传承延续三百八十余年后,竟相继亡国。期间,周平王东迁四年后的公元前767年,地在今河南荥阳一带、都于“制邑”、时已立国二百七十余年的东虢,首先被郑国吞并;八十年后的公元前687年,西虢东迁后留居今宝鸡一带的小虢继被秦国所灭;又过三十年后的公元前658年,晋国“假道于虞”,先灭北虢,三年后,将南虢也灭。至此,“五虢”无一幸存,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

东虢及西虢所衍小虢、北虢、南虢亡国之期,其民被迫集体迁徙或分散逃流各地过程中,为免害避难,大多改“虢”为“郭”,这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因古时“虢”、“郭”音同字通,看似“虢”“郭”二字不同,其实姓氏脉传未变,宗族承继依然,更何况同为黄帝苗裔,夏、商时已有以“郭”为姓氏者。所以《路史•国名记•戍卷》等史料方有“西虢.....南虢......小虢,亦俱曰郭”的记载。应该说,这是郭氏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以虢改郭的最客观、最直接历史成因。除了这一原因外,诸虢遗民改“虢”为“郭”,还与诸虢亡国后其民逃出城邑,有的移居城外之地有关。《史记•晋世家》、《春秋左传》等记载:南虢被晋亡后,南虢君主虢公丑携国人逃往京师洛邑,依傍其城“负郭而居,以虢易郭。”古时将外城或近城之地称之为“郭”,所以移居洛邑城外的这部分虢国遗民为免迫害和歧视,便顺势而为,借居地之称亦改“虢”而“郭”。这些事例说明,以虢易郭,对于当时的诸虢亡国之民而言,既有匿虢避害之因,又有虢郭相易却非改姓易氏之故,所以,诸虢虽然亡国之时不同,遗民逃亡之地不同,但却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诸虢皆郭”的趋势和结果。

西周之期的西虢、东虢及东周春秋时的南虢、北虢、小虢,自来被称“五虢”,若以郭氏宗源论,将含义不甚分明的“五虢”之称,明确划代和统称为“周虢”,则不存疑义,且其指称和属性更为明了。

由上可知,周时五虢,即周虢不止是郭氏宗源之一,而且是郭氏最主要的宗源,这是因为:

第一,源出周王室姬姓宗支,封侯建国,地位显赫,国虽不存,宗承未断,郭继虢宗,谱显脉清。

第二,周虢及其子民,虽国亡君废,由贵而卑,民徙边远,却促使郭氏困境求生,不甘卑微,以致自汉而唐,勋臣列侯迭出,更有林宗振汉、子仪鸣唐等冠世英豪,周虢后人自此宗盛族旺,播迁日广,裔众倍增。

第三,“周虢”以秦、晋、豫为根基之地,不断繁衍流播各地:

东虢被郑吞并后,其民留居河南中部者,与后来南虢被灭后逃往洛阳一带之众汇聚,尤因籍为阳曲的东汉大司农郭全之孙郭镇后裔迁颖川且后裔中出了唐宰相郭待举等名人后,更是发展形成了郡中望族“颖川郭氏”;东虢其民且有远迁晋之雁门关者,“崞山郭氏”即为其衍。

小虢被秦亡后,其民迁徙甘肃、青海、宁夏一带,到汉魏时发展成为显赫的“西平郭氏”和“敦煌郭氏”。到明成祖时,又因了太原郭氏中居于交城的“北街郭氏”迁来,“西平郭氏”更是族旺名显。

北虢、南虢相继被晋灭后,身处今山西晋南平陆、夏县一带的北虢之民及地处河南陕县却被晋国虏迁的部分南虢之民,有就近流居于山西南部及东南部地区,也有相当一部分被迁太原周边的今定襄、阳曲、汾阳、介休等地。《太平寰宇记》载汾州府(辖今山西汾阳市等地)之“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至今虞城、大虢城、小虢城等居地名称,仍保留在汾阳及相邻市县。此外,再加上东虢亡后迁往山西北部之众,就此,山西从南到北,诸虢汇聚,郭氏遍居,逐步形成了人多族盛的“太原郭氏”、“崞山郭氏”和“河东郭氏”。尤其是被称“表望太原,建社阳曲”的太原郭氏,更是在郭氏发展史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承前启后和幅射各地的关键作用。太原郭氏不止衍生出了陕西境内的“冯翊郭氏”、“华阴郭氏”及山东境内的“昌乐(馆陶)郭氏”,且河南“颖川郭氏”及青海西宁地区“西平郭氏”中,亦有太原郭氏的成份。而且,汉唐时以“林宗振汉”、“子仪鸣唐”为代表的一批祖籍为太原的郭氏贤杰家族的强盛和仕途的通达,更是前所未有地推动了太原郭氏以及以洪洞为聚迁地的河东郭氏向全国各地的播迁。当今海内外郭氏家谱中,注明出自河东郭氏属地山西洪洞者以及太原郭氏及其衍生的冯翊、华阴、昌乐、颖川郭氏的,可谓数不胜数,比比皆是。

综上可见,以周室姬姓“五虢”所衍的,以太原郭氏及河东、冯翊、华阴、颖川、昌乐、西平、敦煌等郭氏郡望为主体的“周虢”,被称郭氏最主要的宗源,是名实相副的。

二、关于郭氏“古郭国”宗源及其“夏郭”之称

除了周虢外,夏禹时的古郭国亦为郭氏宗源之一,对于此说,先要从黄帝最小儿子的名字及其封地与“古虢国”及“古郭国”的关系说起。

黄帝幼子之名,《路史•后记》中记为禺阳、禺号,而在禺号之下又注为虞郭;《大荒东经》中则将黄帝幼子之名直接记为禺虢。这表明:禺阳、禺号、虞郭、禺虢皆为黄帝幼子之名。因古时“虢”、“郭”二字相通,黄帝幼子名字中的虢、郭二字可视为同音一名。可见,黄帝幼子虢、郭之名,与夏禹时的“古虢国”、“古郭国”之国名及郭氏的姓氏有着直接的关联。

黄帝幼子封地,据《路史•后记》载:“禺阳受封于任,为任姓。”任国的地理位置虽说法存异,但依据禺阳子孙分封之地基本皆在河北、山东地区的史实及相关史料来看,禺阳所封任国的地理方位,大致在今河北任丘与山东济宁一带。任国的这个地理方位,与古“虢国”及古“郭国”的地理位置具有重合情况或从属关系。

“虢国”一名及其地理方位,始见于《路史•国名记》,该书附引《左传》昭公七年传注云:“虢,燕地,与齐境”。可见,虢国的地理方位不仅与黄帝幼子封地任国的地理方位大致相合,且与黄帝幼子“禺虢”、“虞郭”名中的“虢、郭”二字相合。史料记载,黄帝幼子后人分封之地不仅多在河北、山东地区,且“以国命氏”的子孙中既有任、昌、章、谢、舒等姓氏,且有以禺阳、禺号、禺虢名中的“禺”字为姓氏者。这些现象和事实表明,黄帝幼子以己“禺虢”、“虞郭”之名,而将封地“任国”另称为“虢国”,也是合乎规制,顺理成章的。


“郭国”一名,初见于唐代颜师古训释《急就篇》中的一则附注,其注云:“齐地有郭氏之虚(墟),盖古国,齐灭之,后亦为郭氏。”此即古“郭国”之来由。根据古郭国位于“齐地”的地理方位来分析,从“郭国”之名与黄帝幼子“禺虢”、“虞郭”之名的密切关联来推论,古郭国与黄帝幼子及其封地任国间亦有着显而易见的传承和从属关系,二者间这种关系的认定,一如古虢国与黄帝幼子及其封地任国间关系的认定,可谓异曲同工之理。

但是,要进一步认定古郭国为郭氏的重要宗源,这还要从史料记载中的郭氏第一人“郭哀”说起。

郭哀,夏朝人。《路史·国名记·己卷·夏世侯伯》载:“郭哀,夏侯御。博之聊城有郭水出东南郭。”作于汉代的《括地图》亦载:“夏禹御郭哀”。夏侯、夏禹皆指夏朝时的禹王。东晋葛洪著《抱朴子》云:“禹乘二龙(古时马八尺以上称龙),郭支为御。”这几例文献记载表明:

夏朝人郭哀是禹王的御马官,其官爵为可封地百里的“侯”,或可封地七十里的“伯”(将郭哀笼统称为“侯伯”是不确切的);

郭哀封地在博之聊城,且其封地代表性地物名称为“郭水”及“东南郭”;

郭支当为郭哀后人,基于夏时官职世袭之制,郭支得以继郭哀为禹王御马官。          

这些史料还阐释了这样一些内涵:

一是郭哀其姓及其分封的国名,与其封地代表性地物名称“东南郭”及“郭水”有着必须要强调的关联,也就是说郭哀与古郭国有着必然的不可分割的关联。

二是郭哀封地“博之聊城”的地理位置,与“齐地有郭氏之墟,盖古国,齐灭之,后亦为郭氏”的古郭国地理方位基本相合,而且郭哀其姓与古郭国之民“亦为郭氏”的事实表明,郭哀及其所封之古郭国之民是为郭氏先人。

三是古郭国或是黄帝幼子禺虢(虞郭)的初封之地,或是其后裔“以国命氏”的分封之国。从郭哀其姓、其分封之地与黄帝幼子之名“禺虢”、“虞郭”及其封地“任国(虢国)”显而易见的传承关系来看,封于齐地古郭国的郭哀,明显为黄帝幼子禺虢(虞郭)后裔,这与郭氏为“黄帝苗裔”之说相吻合。

以上三点,既表明了郭哀与黄帝幼子的传承关系;也表明了郭哀封地与古郭国皆位于黄帝幼子封地——齐地范围内的事实;同时,也表明了郭哀封地代表性方位名称“郭水”之河及其发源的“东南郭”之地,与古郭国之标注:“齐地有郭墟,盖古国,齐灭之,后亦为郭氏”之间互为注释和印证的关系。

关于郭哀其名及其封地的这些注释和解析,为郭哀封地即为“古郭国”的认定提供了依据。这些依据,是当时其它任何一个分封国所不具备的。

据《三一经》注释,受封子爵的商朝大夫郭崇,亦为郭哀后裔。另据史载,古郭国于战国时被齐国所灭,其国人大多迁流到今山东、河北地区。之后,太行山东麓河北中部燕赵之间的中山国及其附近的常山郡、广平郡等地,成了古郭国后人聚居地之一。这个地区郭氏族人经过不断繁衍发展,渐渐形成了中山等望族。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大夫郭荣、郭最、侍从大臣郭重,以及具有“金台师事”尊称,助燕国由弱而强的传奇谋士郭隗等,皆出自古郭国之宗。

综上所言,史料记载中的郭氏第一人郭哀,当为古郭国之主。而且,因了古郭国与黄帝幼子及之封地的传承关系,郭哀为黄帝幼子之后裔亦非虚论,这也正是郭氏被称黄帝苗裔的另一重要来由。

以“齐地有郭墟,盖古国,齐灭之,后亦为郭氏”史料为据,以郭哀后人郭支“世职世袭”之例及春秋战国时齐、燕等国郭荣、郭隗等诸多名震史册的名臣佐证,夏禹时地在山东聊城郭水流域的,或可称之为“夏郭”的古郭国,被称郭氏宗源之一,当无疑义。

三、关于郭氏“居所命郭、他姓及少数民族改郭”宗源及其“归郭”之称

除了“周虢”与“夏郭”这二个郭氏重要宗源外,郭氏还有另一个以居所命郭和以他姓及少数民族改为郭姓的,或可统称为“归郭”的重要宗源。

汉代应劭撰写的《风俗通》中云:“氏以居者,城、郭、园、池是也。”这就是说,诸如城、郭、园、池等姓氏,是因其古时居住在"城"、"郭"、"园"、"池"之地,从而分别以所居处所名称而命氏的。东汉许慎《说文》云:“郭,外城也。”《管子•度地》言:“城外为之郭。”“郭”字的字形带有邑旁,正是形据其意之故。可见,郭氏的起源与居住处所名称、方位也有着不解渊源。姓氏形成过程中,一些居住于外城的人,即以居处“郭”之所称,而自命为郭氏,这与南虢被晋灭后,其民逃居洛邑城外“负郭而居,以虢易郭”的情况事异理同。其中还有据居所方位而复姓如“东郭”、“西郭”、“南郭”、“北郭”者,至后,这类复姓大多省略繁称,统谓为“郭”。对这类以居住处所名称而命为郭氏的,只是郭氏“归郭”宗源中的一个宗支。

郭氏宗源中可称“归郭”的,另外还有由其他汉姓改为郭姓或由少数民族汉化为郭姓的这二部分郭氏。

由汉族他姓改为郭姓的如:

五代时后梁刺史郭纳,本姓成,少年时避难入寺为僧,遂改称郭纳。

后周太祖郭威,本姓常,年幼时其母改嫁郭氏,郭威随母到郭家,方由常姓改为郭姓。(另有一说郭威原本姓郭,其父郭简为后晋顺州刺史,郭威幼时父母先后亡故,其被山西潞州常姓人收养而改姓常,后复为郭姓。)

由少数民族改为郭姓的如:

《路史•后记•疏仡记》记载黄帝之子昌意的三子名叫“悃”,悃迁北土,成为党项族始主。然而,这位黄帝之孙的后裔,却由姬氏演化为党氏、拓跋氏、达奚氏、兀氏、郭氏等五十多个部落。悃的后裔演化为北方少数民族后,其中一部分又经历了由少数民族复又汉化的过程,其中就包括汉化为郭姓的部分。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的南北朝期间,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及宋、元、明、清民族交融各朝,“胡姓汉化”的现象一直延续不断,而汉化为郭姓者亦屡见不鲜,如后魏主政的鲜卑族拓跋氏,推行包括姓氏在内的“汉化政策”,以致大多臣民皆汉化为包括郭姓在内的汉姓。

《古今姓氏书辩证•郭氏》载:“后魏郭崇播,党氏改焉。”《路史•卷十四》亦载:“郭崇播党氏赐也”。


后晋检校太保、先锋都指挥使郭金海,本为突厥人,后由突厥氏汉化为郭姓。

宋初时的太师太保郭从义,本为沙陀族,其父被后唐武皇赐李姓,郭金海则于后晋时改为郭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载:.蒙古族郭尔罗斯氏、郭尔罗特氏等部落于清朝中叶大多汉化为郭姓。

《八旗通志》记载:满族郭齐里氏、萨哈连氏、托勒佳氏、郭武尔氏等族人也大多汉化为郭姓、武姓等。

原为达斡尔族支族的郭博勒氏,也效古人复姓从简之例,汉化为郭姓,发展为郭氏东北黑龙江区域的“黑水地望”。

除了北方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汉化的“归郭”宗支外,主要分布在福建、河南、浙江、江苏等地的回族中也有汉化为郭姓的。回族中的郭姓,早期出现在元代的福建泉州和惠安等地,其祖上为来华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元朝时福建发生“反色目”(元朝时将蒙古族及汉人之外的西域各族人和外国人称为“色目人”)的排外风波,时有阿拉伯和波斯人混血后裔者,为免被逐,遂假托汾阳王郭子仪为祖,附之汾阳望族名下。据《泉州伊斯兰教石刻》、《郭氏奇山义房家谱》、《温陵螺阳奇山郭氏族谱》、《华山里顶前架郭氏家谱》等史料及郭氏家谱记载,该宗郭氏源出福建泉州和惠安,其先祖之一郭德广,波斯名为“伊本•库斯•德广贡•纳姆”。1967年在福建泉州发现的“惠白奇晋坡庭郭氏祖坟茔”,即为郭德广之墓,其中的“惠”指惠安县,“白奇”指白奇乡,“晋”指晋江县,“坡庭”其地则在法石乡。其墓用波斯文撰写的墓主之名“伊本•库斯•德广贡•纳姆”(“德广贡”亦有译为“的关巩”)。根据阿拉伯和波斯人姓与名的排列顺序,可知墓主父姓“库斯”,本人姓名“德广贡”。推而言之,汉语中“库斯”与“郭氏”谐音,意为其父辈为郭姓;按阿拉伯及波斯人“姓在后,名在先”之例,墓主名“德广”,姓“贡”;又因波斯语“郭”的发音为“贡”或“巩”,所以墓主姓名译成汉语为“郭德广”。可见,墓记其人之名及家世与相关史料文献及家谱记载是吻合的,其祖上即为“反色目”时汉化为郭姓的阿拉伯穆斯林。这就是说,源出福建泉州和惠安的回族郭氏,亦为郭氏宗源“归郭”中的一个宗支。

可见,“归郭”宗源中的郭氏,既有黄帝之孙“悃”的后裔,也有汉族因居所命氏及由他姓所改的郭氏,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为少数民族汉化而来的郭姓。由此可知,郭氏“归郭”宗源相较同为黄帝苗裔的“夏郭”、“周虢”宗源而言,还难称完全意义上的同出一源。但是,作为郭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归郭”列为郭氏的重是宗源之一,却是不容置疑的。

本文对“周虢”、“夏郭”、“归郭”三个郭氏重要宗源名称的概括、解析及内容的梳理、论述,是在众多郭氏宗源研究的基础上,偿试以新的角度和路径,归纳一个内容相对全面、脉络相对清晰、划分相对合理,了解相对便捷和概括相对精确的郭氏宗源知识解读资料。同时,也想以此进一步引起方方面面对郭氏宗源研究中重要疑点及不同见解的关注和探究。

本文写作过程中,研学参考了中国家谱资料中心李吉先生,台湾郭时礼先生,香港郭青萍先生,陕西穆渭生先生、阎广勤先生、郭贤才先生,江西郭世和先生,福建郭养法先生,浙江郭升平先生,江苏郭广伟先生,山西姜国民先生、郭世科先生、郭红拴先生等诸多专家学者的相关著述。

诸位专家学者的著述中,有很多令人称道的研究成果,但相互间也有一些不尽相同甚至明显存异的观点和看法。应该说,史研中的不同见解,既是客观的,也是正常的,而且,正是这些不同见解,推动着郭氏宗源等郭氏人文历史的探究,不断为这些探究的深入和逐步接近历史真实提供着动力和修正着方向。本文关于郭氏宗源的探究,勿论观点正确度如何,然初衷即此矣。


氏宗亲阅读原文查看精彩内容

郭姓总群
弘扬郭氏文化,传播郭氏正能量!凝聚天下郭氏宗亲,团结世界郭氏力量!欢迎您的加入!商务合作请+vx:wdef13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