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一个机构的朋友聊天。这个机构主要做一级市场服务,掌握了很多一级市场机构投资的底层真实数据。该机构的朋友说了两个信息。一个是:今年有差不多300家国内知名的基金找他们洽谈退出服务,包括LP份额退出、项目股权退出等各种退出形式。另外一个是:该机构今年陆续招了四五个实习生(是那种先实习后入职性质的实习),清一色世界名校的硕士,在他们那实习了两三个月之后,均提出了离职。原因是实习生的主要工作是分析各家GP提供的投资数据,看了数据之后,实习生对一级市场彻底去魅、彻底怀疑了。一个知识星球粉丝,从2015年开始做LP,陆陆续续一级市场投资了近亿的资金,投资了八九个国内顶级GP的基金,到23年,回来了不到30%的钱,且都是从其中两个基金回来的,其他的基金回来的钱还不够一年的利息。前段时间拜访了某家办,2020年开始投资,差不多投了4个亿出去,直投部分2亿多,投了不到10个项目;做LP投了1亿多。现在的策略是撤出一级市场,应退尽退,不求赚钱,哪怕亏钱也愿意退。这几个故事,都是最近两三个礼拜,拜访同行得到的信息。说这几个故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在今天已经寒冷的不得了的一级市场再加几块冰。股权投资市场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行业,遵循的不是二八定律,而是2:98定律,2%的机构赚走了98%的钱。尽管上面几个案例揭示的都是负面的信息和数据,但市场也不乏神话的存在。美元基金时代,如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赚了千亿的钱;如高榕投资拼多多、海纳亚洲投资SIG,都赚了百亿美金以上的钱;人民币时代,也有招银国际投资宁德时代,也赚了五六百亿人民币;兴橙资本(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家机构)出道第一个项目就投资了中微,据说GP分了20亿carry;启赋资本投资跟谁学、泡泡玛特,都是一个项目GP赚近10亿的case……如果你看了前面三个故事,你可能对投资行业心灰意冷;看完上面几个数据,你又可能打满鸡血,觉得股权投资能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然而,如果你再将成功机构的案例再细扒一下,你又会发现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明星案例起来了,却掩盖不了无数失败案例倒下了。比如,如果你是孙正义的LP,不幸砸了wework,可能你也欲哭无泪;比如上面说的拥有极度成功案例的GP,可能也就某一两只基金依靠某一两个项目声名鹊起,其他基金可能大多数都是惨败……作为从事投资行业14年的资浅人士,我有几个观点,供您参考。#观点1: vintage year 很大程度决定了基金的业绩刚开始做投资的头几年,听行业老大哥们说vintage year总觉得有点不明白,玄乎其玄。怎么做投资就跟看天吃饭一样,也太不靠谱了吧。做了好多年之后,会觉得,老大哥们自有其见地。举个例子来说,远者,如果你在2015、16年投资,尤其是早起投资,大概率可能业绩不咋地;近者,如果你在2022年、23年大规模投资,尤其是投中后期,后面大概率可能业绩好不了。中国市场的vintage year 尤其明显,原因其实就是ipo的松紧程度和一级市场的泡沫程度。如果你投的时候赶上一级市场泡沫严重、投完后续几年ipo收紧,那对不起,你的业绩可能很惨。15、16年时正好是一个资产泡沫期,那个时候的基金又热衷于投资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很尴尬的是,在15、16年之后,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就没有出现过10 billion usd的大家伙了;且21年之后中概股的窗口就事实上就关掉了;而这类商业模式创新项目却又不受A股科创板、创业板的欢迎;同样,22、23年大规模投资,基本都是投资资产的高点,后面就进入了ipo极度收紧的时间窗口。#观点2: 绝大多数投资人能赚的只是赛道的β,赚不到项目的α其实观点1的vintage year很多时候也蕴含了行业的β因素。比如,你在2017、18、19年投新能源、半导体,尤其是这两个行业的中后期,你大概率赚的盆满钵满;比如你在21年投saas、医疗,你大概率亏的很惨。回顾国内过去10年、15年的投资行业,你会发现,要不就是一个行业的投资人集体赚钱,要不就是一个行业的投资人集体亏钱。很难发现,单纯某某投资人投了某个项目赚了大钱,而投这个项目竞争对手、或者相关领域的投资人不赚钱。这个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家其实赚的都是赛道的β,而不是项目的α。甚至可以说,国内市场,绝大多数投资机构都在苦困的是寻找下一个赛道,而不是下一个项目。#观点3: 绝大多数基金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很难看到常胜将军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是说一个项目大成,其他项目惨败。可以说,绝大多数基金追求的都是赔率,即一个基金投了50个项目,49个死了没事,只要1个大成,就能拯救整个基金。极少数基金追求的是胜率,即一个基金的绝大多数项目都能赚钱(笔者将其定义为赚到高于年化超过8%的到手现金收益)。赚赔率,一定程度是撞大运;赚胜率靠的是方法论+能力。撞大运的游戏,其实唯一考验的是你能一直在牌桌上有钱下注。而赚胜率就要难的多,你要一直算牌,一直确保自己的赢面大于51%或者我常说的期望值大于1.可复制的、持续的赚钱能力是国内基金最欠缺的能力。而要形成可复制的、持续的赚钱能力,需要基金形成一套自洽的、经过验证的、并不断演进的方法论。正因为市场的GP玩家绝大多数没有形成可复制的、持续的赚钱能力,所以如果你运气好,投资了其某个基金,也许能赚钱,甚至暴赚;但如果你持续的复投,很抱歉,你的长期收益大概率是负的。一个期望值是小于1的游戏,重复、时间是游戏参与者的敌人。所以你在市场上经常听到的是xx基金投资某个项目赚了100倍;却很难听到xx基金管理的10只基金DPI都超过1了。事实上,对LP来说,更重要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因为前者是撞大运,后者才是能力的验证。另外一个事实是,赚大钱既需要大行业,也需要高行业集中度。但在硬科技领域,投资越来越往上游,都是几十亿规模的小赛道,同时一个行业竞争对手还好多个。这样的市场,自然难有大鱼,也就难以投资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home run项目。一个基金100亿规模,每年管理费2亿,对通常只有几十人团队的GP来说非常舒服、盈利非常好了。一个基金2亿规模,一年管理费400万,养不活一个GP。乔布斯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如果你待的很舒服,不用hungry了,你的行为会怎样,可想而知。当人可以轻松通过规模赚钱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艰难的通过收益赚钱。同理,当管理费养不活你的时候,你必须提高赚carry的能力。另一个现实的难题是,投资是极度依赖那么少数几个聪明绝顶的家伙,投资能力很难复制。当一家机构的规模很大时,又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人员扩张。一旦扩张,极度聪明的那几个家伙必然要陷入组织管理、募资、品牌等各种事情之中,无法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投资一线。更何况的是,国内形成可以将投资能力复制、形成组织学习成长能力的投资机构更是寥寥无几。自古至今,大道相通。但自古至今,人性相似,交易趋同。历史的数据很多次显示,当一个领域被众人捧的如日中天时,就应该是一级投资人撤离的时候。但往往这时,大家或是身在局中,或是急于上车,看不到、看到也顾不上潜在的风险。投资是一件反人性的事;但FOMO、凑热闹拉壮胆是人性。如何在喧嚣时退场,在无人问津时敢于进场,既考验的是眼光、能力,又考验的是魄力。但一级市场赚钱吗,也还是真的有那么一些有方法论、有纪律的投资机构能持续的赚钱。任何一个市场其实都这样,既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风光无限,也不是那么不堪重负。换句话说,没有差行业,只有差公司。对我们身处其中的投资人来说,既不需要过于悲观,也不需要过于乐观。练好本事、掌握方法,积极适应和改变才是不被行业淘汰的不变武器。
微信又双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