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集|刘磊:一起在潘庄长大,然后天各一方

时事   其他   2024-06-27 08:01   北京  

·

编者语 / editor's notes


  来自山东的摄影师刘磊,从2005年开始进入大学学习摄影专业。从那时起,他自然而然地将镜头对准了自己的故乡——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潘庄村。近20年来,他以影像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细腻地观察与拍摄,呈现出城镇化大潮之下,一个北方村庄错综复杂的现实图景。“也许潘庄村只是中国千万村庄中的一粒微沙,但我还是希望她的存在能够有些声响。”刘磊说。《一起在潘庄长大,然后天各一方》源于对几名出生在潘庄的“95后”的持续记录,它是刘磊宏大的影像计划《潘庄村:一个中国村庄的当代影像档案》中的一部分。在这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几名少年成长为青年的过程,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时间、时代在一个村庄、乃至在中国社会留下的刻痕。而对于相机之后的刘磊来说,这未尝不是他个人成长的轨迹,“拍来拍去,其实在拍我自己。”
·
我在老家潘庄村里待到6岁,跟父母去了临县县城上学。潘庄村不大,有300多户人家,这些人家绝大多数姓刘,上溯十几代就是一家人,大家互相熟识,论辈相称,这让潘庄村变得更小了。所以,村里的家长们对孩子出门玩耍很安心。即便孩子回家晚了点,出门见人问一问也能知道去向,在街上喊一喊就能召回家。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村里大部分家庭中有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当孩子们还在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时,大人们就带着他们聚在一起乘凉或者晒太阳。大人们一边拉家常,一边摆弄着晃晃悠悠的孩子,不时被孩子的天真烂漫逗得哄堂大笑,孩子们却依然在好奇的眨着眼睛。再大一点,两岁多,孩子们就可以玩在一起,对着一堆沙子扒来扒挖去。不久,这些玩伴之间就会多一个身份——幼儿园同学,大家不但一起扒沙,还会一起上学。当然,家长们拉家常的地点也从村里延伸到邻村的幼儿园门口了。
老有家长盯着管这管那太没意思了,很多小孩子开始跟着大孩子一起玩。大孩子们活动多,点子多。大人们叮嘱宗亲或者邻家的大孩子看好小孩子,安心去忙自己的活计。很多大孩子也乐得当“领导人”,收跟班,把小朋友带进了自己的年龄圈。小孩子们跟着大孩子们拓展了活动空间,长了见识,熟悉了自己村子的角角落落,为以后自己独立的“探索”做好了准备。
上小学以后,即便兄弟姐妹多,村里的孩子们也会按照性别和年龄逐渐扎堆结伴,形成自己稳定的伙伴圈。
1998年前后出生的刘英超、刘爽、刘春莹、胡斌、刘宗栋、刘衍栋、刘衍新、刘超就是这样一个伙伴圈。这群小男孩之间的辈分有叔侄,但是年龄相差不过2岁。他们每天一起上学、放学,在学校里不一定被分在同一个班级,所以他们更多的时间是一起在村里玩耍。因为孩子的关系密切,他们的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比一般的乡亲亲近。孩子们常常抛下一句“我出去玩了”就没了踪影,家长不用问去哪也心里有数。这群小伙伴们的童年印迹在潘庄处处可寻,他们曾一起在村东的废墟里挖“地道”,一起在村南的村委会里打乒乓球,一起在村西的公路上追逐嬉闹,一起到村北的河坝上捉知了龟,一起在村中的胡同里“枪战”……这帮孩子每天在胡同里喳喳闹闹,好像怎么也长不大,人们习以为常又会心一笑。

2009年2月28日,拍虚了的小伙伴合影。左起:刘宗栋、刘衍栋、胡斌、刘英超、刘爽、刘春莹。
有一天,这帮孩子在村里突然消失了,胡同里嬉闹的声音还在,只是都换了一副面孔。他们升上初中,为学习成绩而努力,即便在寒假和暑假也很难聚齐。大年初一的时候,人们还看到他们聚在一起去串门拜年,光鲜打扮下的挺拔身材和突出的喉结提醒着他们言行举止要沉稳。初中毕业后,刘爽、刘春莹、刘宗栋、刘衍栋、刘超在县城几所高中上学迎战高考,刘英超应征入伍去了外地,胡斌读技校毕业后去了潍坊一家机械公司工作。
后来,身处天南海北的他们拼搏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与潘庄村渐行渐远。走在潘庄村的胡同里,“10后”的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奔跑。老一茬的孩子长大离开,新一茬的孩子继续生长。潘庄孩子们的童年,有些东西一直在变,有些东西从未改变。
——刘磊

·
乡土童年
“在街头巷尾摸爬滚打,在田间地头好奇探索,是亘古不变的乡村童年。”

2008年3月24日,小伙们围观商贩烧铸铝锅。


2008年3月25日,小伙伴们一起玩跳皮筋。


2008年3月27日,在破旧的猪圈旁爬树的小伙伴们。


2008年7月2日,一个小伙伴腿上被蚊虫叮咬的伤痕累累。夏季村里蚊虫多,小伙们又喜欢扎堆乱窜,哪个身上都不轻快。


2008年7月4日,玩渴了的刘超在刘春莹奶奶家喝凉水。


2008年7月21日,刘英超、刘春莹等趴躲在草丛里,架着木棍作“枪”,模拟枪战游戏,他们或者配合战斗装死,或者嘴里发出“突突”声,模拟打枪的声响。


2009年2月26日,刘英超、胡斌、刘春莹、刘超、刘宗栋等一群小伙伴聚在刘爽家用砖瓦木头搭建了“公路”,玩玩具汽车。刘爽家一直是小伙伴们的聚集点,大家常常搞得刘爽家里乱七八糟,令刘爽的父母哭笑不得。


2009年2月27日,刘春莹坐在刘爽家门口做作业,家 里的小狗在一旁相随,不知道 哪个小伙伴的玩具手表扔在一旁。


2009年2月28日,寒假,小伙伴们在胡同里进行着疯狂的骑行游戏,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角色。


2009年2月28日,刘英超展示自己手中的蛾蛹。那段时间,中国很多地区美国白蛾肆虐成灾,为了消灭虫害,潘庄村村委会以一毛钱一个的价格收美国白蛾蛹,这为小伙伴们提供了一个赚零花钱的途径。


2010年2月10日,腊月二十七,刘爽跟着父母赶年集卖鱼,冻得直缩手。


2010年2月10日,刘英超和胡斌在打弹弓。


2011年1月31日,在一场丧礼上的刘春莹。


2011年2月2日,除夕,刘英超持香捂着耳朵放鞭炮,他想要看看夹在地缝里的鞭炮可以炸出多大的洞。


2011年5月4日,刘衍存和年龄大不少的胡斌在胡同里摔跤,这场战斗源于一场口角。最后,刘衍存“战”败了,但很快,他们又一起玩耍去了。


2011年6月17日,放学的小伙伴们一起回家。他们的小学在潘庄村的邻村,每天上学要往返4公里。

·
出潘庄记
“在时代的推助下,他们离开潘庄,带着乡村的印记和儿时的记忆,去适应新的角色和身份。”


2016年5月16日,山东肥城,读高三的刘爽在自己的教室。


2018年9月17日,山东淄博,刘爽在山东理工大学就读。



2016年5月16日,山东肥城,读高中的刘春莹学习舞蹈成为舞蹈艺术生。


2018年8月30日,四川成都,刘春莹在四川工商学院学习舞蹈专业。



2016年10月3日,潘庄,读高三的刘宗栋是舞蹈艺术生,他在地头展现舞姿。


2018年10月23日,山东青岛,刘宗栋在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机械类专业,没能继续学习舞蹈。



2016年9月12日,潘庄,在家里等待部队开拔的刘英超。

2018年9月1日,湖北武汉,入伍的刘英超考入某士官学校。



2016年12月8日,山东昌邑,在某企业工作的胡斌。



2018年9月10日,山东济南,在济南大学上学的刘衍栋。

·
春节之约
“过年,是他们聚得最全的时候。大年初一拜年的习俗,成为了他们相聚的约定。在春节的时候给他们拍一张照片,是我和他们之间的约定。”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2年


2023年

·
返乡青年
   “时光悄然,村庄还是那个村庄,但是儿时的小伙伴们已经成为返乡青年......”
 


2019年2月4日,青年们坐在一起,看村里新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打乒乓球。


2020年4月25日,刘英超在村委会里操作电脑,帮助村民缴纳电费。


2020年5月2日,胡斌(左一)通过手机搜索,向大家介绍一款有趣的数码产品。


2020年5月6日,刘英超(左)和刘春莹相约到河塘边抓螃蟹。


2021年2月19日,刘超帮助母亲耘地。


2023年1月22日,大年初一,青年们聚在刘春莹(右二)家给刘春莹的奶奶和母亲拜年。


2024年1月28日,刘爽和未婚妻的订婚仪式在老家举行。


·



刘磊

拾城成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泰安市摄影家协会顾问,肥城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个人创作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国家艺术基金滚动扶持立项、中国文联青年文艺扶持计划资助、腾讯谷雨计划资助。作品获2012索尼世界摄影奖专业组铜奖、第13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银奖、2次入展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2次入展全国摄影艺术展、3次入展“徐肖冰杯”全国纪实摄影大展、4次在全国青年摄影大展获奖、4次在台海新闻摄影大赛获奖、3次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

结语conclusion



在拾城过去的八年里,我们始终坚持每周三的单幅照片推送。多年来,拾城摄影师们在各自的城市里捡拾着一幅幅触动自己的影像,透过他们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变与不变、红黄与黑灰、热烈与宁静、宏大与渺小……这些记录着瞬间与感受的图片,在不间断的八年里,如涓涓细流正慢慢汇聚成一幅展现中国城市与乡村变迁的长卷,“捡拾微影像·汇聚大时代”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初心与理念。

华章始于字词,拾城摄影师在不断精炼升华“字词”的过程中,从未停止过对“文章”的打造。拾城成员不仅有许多精彩的单幅照片,也都有自己多年关注的长线专题与许多阶段性的系列组图。作为一个摄影师团体,我们一直致力于展现摄影师及其作品,致力于让更多的好照片被人看见。捕捉吉光片羽也好,构建影像之城也好,都是对世界的图像描摹。拾城在探索了八年单幅之际,将开启我们的新阶段——开通专题栏目,我们取名为“拾集”。拾者,拾城、捡拾;集者,聚集、汇辑作品而成册。

“拾集”,不仅面向拾城成员,也将面向所有的摄影人。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平台,将那些捡拾到的优秀图组汇集于此,将所有热爱摄影的朋友汇集于此。我们将采取每月固定日期推送+不定期推送结合的方式,发布拾城成员和读者的组图来稿。

拾集系列投稿邮箱:

dixphoto@126.com(标题注明“拾集”)


·

- 拾城出品 -
视频号:拾城dixphoto
小红书:青年纪实摄影师联盟拾城
微博:拾城DIXPHOTO
抖音/Instagram:dixphoto
编辑:沈伯韩 
   (2024.6.27)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关于拾城

拾城创立 | 拾城1周年 | 拾城2周年 | 拾城3周年 | 拾城4周年 | 拾城5周年 | 拾城7周年 | 拾城8周年  |  "一开始都是冲着爱情来的!" 对话十位青年摄影师,"拾城"的爱恨纠葛 | 互联网时代发单张照片没人看了么?28名摄影师的尝试与困惑 | 拾城,给你的不仅仅是一座城 | 27个摄影师的中国马格南梦!他们用抓拍,记录了中国城市中最真实的一面 | 拾城——纪实摄影乌托邦?拾城者 | 拾城摄影联盟:时代洪流交响中的一股清音 | 微影像汇聚大时代

年度精选

Pictures of the Year 2015 | 2016摄影师私货大起底 和2017发生的一段关系 | 2018,我们想和你谈谈 | 2019,世纪初叶的终结 | 2020,不平凡的开始与坚持 | 2021,这一年真的存在过吗?| 2022,是结束,也是开始 | 2023,片刻即永恒

年度主题

12元素- 黄金 | 火红 | 江河湖海 

12颜色-  | 蓝 |  |  | 粉 | 黑 | 绿 | 黄 | 白 | 橙 | 灰 

12度温度速度厚度高度密度湿度力度气度角度亮度经纬度灰度 

12身份孩子 | 青年 | 年轻父母 | 老人 | 消费者 | 被“算”之人 |  打工者 | 少数人 | 乡民 | 成功者 | 穿制服的人 | 

12面孔城市的脸 | 看不见的面孔 | 
 |  |  |  |  |   |  |  |  | 

12空间广场 | 古建筑 | 商业街 | CBD | 市场 | 车站 |  | 工厂 | 城乡 | 娱乐场所 | 居民区 | 山河

拾话

仲争舸 | 张杰 | 虫姑娘 | 林宏贤 | 张磊 | 米杜 | 米度克 | 陈维松 | 黎湛均 | 周馨 | 王效 | 崔力 | 倪黎祥 | 赖鑫琳 | 武晓慧 | 王警 | 白渺 | 刘阳 | 陈中秋 | 浦峰 | 华剑 | 姜豪 黄向华 | 蔡山海 | 王炳皓 | 王伟哲 | 贾雅楠 | 刘斌 | 刘磊 | 夏天 | 剪墨 | 梁永祥 | 吴薇 |  | 贾如田卫涛 

号外

原来,拾城在你们眼里,竟是这样!每周三,把城市影像拾给你看 | MAO | 一辈子免费的儿童写真摄影师 | 拾城摄影师看九三阅兵 | 那些年我们一起吸过的霾 | 清明节,复活这些“死去”的照片 | FP时代:崛起的粉丝经济 | 水深火热才是夏天那一年,我错过了荷赛 | 摄影和我们改变的世界 | 100位摄影师“一起拾城”(上篇)100位摄影师“一起拾城”(下篇)如何拍摄孤独? | 去北京,是为了有一天能够离开它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蓝 | 拍马P?看10位摄影师镜头里的马云 | 不油腻的记者节 | 当我们拍摄“美国”时都拍了些什么?“拿来主义”圣诞节 | 爱情自有天意 | 风吹落了一片影子 | 缝补微笑 | 汶川往事 | 10年前的奥运,10年后的你 | 宫里有人 | 我和我的祖国 | 2021年的春春春春春春节 |  | “中国制造”的一场模仿秀 | 博物馆有什么好看 | 冬奥会预热,看看民间“冰雪运动” 新冠疫情来之前的春运 | 妈妈,谢谢侬 | 儿童节快乐 | 举头望明月 | 墙上的印痕会消失,人心里的呢?  | 举头望明月 

疫情专题

道路漫长 愿你珍重 |  直面强敌 城中安静 | 武汉!武汉!为疫所困:京沪双城 | 抗疫!心甘情愿宅 | 疫情下的“日常”武汉的2020-2021 | 疫情反弹后的京沪双城 | 漫漫四月——上海疫情封控日记 | 再见 封控生活 | 武汉45天,不得不“铁石心肠“ | 拾城成员新冠感染手记

城市系列

香港 | 成都 | 杭州 | 上海

拾集

浦峰:三年,坐在这个窗口  |  郑新洽:北京边界  | 武晓慧:在北京看烟花  |  刘磊:王四  |  贾雅楠:芳名卡门  |  蔡山海:逍遥三章 | 苏里:我还想回到媒体黄向华:未来生产力 | 权义:马航10周年——“希望”永不会消逝 | 陈冲:广州塔下王炳皓:散落门江黄向华:人神共舞-贵池傩

拾城
“捡拾微影像,汇聚大时代”, 中国首个青年纪实摄影师联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