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大阪大学的第14任校长,因发现IL-6而被世界瞩目,基于IL-6开发的药物如今造福了千万患者,他便是日本学士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岸本忠三。1939年5月7日岸本忠三生于大阪府富田林市,在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也非常好,而且热爱体育活动,但是在初中一年级的夏天,他开始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医生也没有查出具体原因。因为身体时常感觉不适,中学时期有一半的时间都没去上课,而是待在家里看书度过的。在大阪府立富田林高中的第一个学期,他经常缺席,即便到上学校,也是观摩其他人上体育课。但是他的体育老师激励他说:“如果你连这样跑都不行的话,将来就无法生存的”。他硬着头皮尝试跑步,起初气喘吁吁但渐渐地,他能够跑得越来越远。这给予了他很大信心,让他领悟到“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岸本于1958年参加了高考,由于在考数学的时候犯了粗心大意的错误,认为自己“没戏了”在补习校报了名准备复读。没想到的是在发榜那天,他的父亲专门跑去确认榜单后告诉他被大阪大学录取了。大学的头两年需要在一般教养学院学习综合素质和学识,1960年就读大三的他进入了医学院,在他从医学院毕业的前一年也就是五年级的时候他参加的一次讲座决定了他今后的命运。这个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讲座,是当时刚刚从九州大学来的内科教授山村雄一先生做的。山村先生发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本应保护身体的免疫系统却攻击身体。 更让岸本印象深刻的是,山村先生没有停留在描述症状上,而是深入到疾病的机制,所以在从医学院毕业之后,岸本又花了一年时间做实习生,阅读厚厚的原文内科教科书,然后进入山村先生任教的内科第三系。岸本作为大学附属医院诊疗部门的研究生在支付学费做研究的同时,作为工作的一部分,还负责治疗病人,碰巧他有一个患有骨髓瘤的病人,其产生IgM的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所以他的第一项工作是从血液中提纯IgM并确定其结构,同时替换掉已经粘有大量IgM的血液。渐渐地,岸本发现自己没有时间去做研究,虽然并不是厌恶临床工作,但他还是找到山村先生说自己想做研究。很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山村先生的理解与支持,并推荐他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石坂公成教授的实验室进修。石坂教授是过敏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与妻子一起在1966年发现过敏是由称为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体的产生引起的,这是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石坂先生带领他一起开始测试一个假设,即B细胞开始产生抗体是T细胞释放某些因子的结果。他们反复做了两年的实验,将T细胞培养液提纯后加入B细胞培养液中,并测量是否出现抗体。当最终检测到这种抗体时,石坂先生和他感到非常高兴。
1974年,当岸本回到大阪大学后:大约20人挤在一间约60平方米的研究室里工作,大家只能共用办公桌。岸本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当T细胞使B细胞产生抗体时,它们至少会释放两种蛋白质,他们决定专注于其中一种,以加速对该基因的鉴定工作。 研究之路 “一波三折”,并不那么顺利。当岸本听说精通分子生物学的本庶教授轻易地分离出两个基因中的一个时,他惊呆了。如果他所追求的基因与本庶教授所发现的基因相同或相似,那么他的研究就没有任何新意。好在在六个月之后,他也成功地找到了基因,1986年8月,本庶教授和他的论文同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前者确定了IL-4和IL-5的蛋白质,而他确定了另一种蛋白质IL-6。在实验室举办的旅游活动中,他们推杯换盏、庆贺胜利。随后,岸本与从基础研究开始就与之合作的制药公司合作,为大规模临床试验和大规模生产开发技术。基于IL-6的药物于2008年4月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被命名为Actemra。多年的研究工作终于成为了一种可以帮助全世界许多人的药物,岸本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他坚信在研究道路上的所谓捷径就是对自己的研究坚持不懈,在不跟风逐流的同时,还必须确保不走过场,这是最困难的部分。但他相信所有人都在思考和努力工作以收获研究成果。
(转自BILI 大阪大学免疫所三杰之二—差点准备复读的他全球首次发现IL-6_哔哩哔哩_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