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海:警惕“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怪现象
当前,各地区“十五五”规划进入编制单位选择的高峰期。个别地方选择“十五五”规划编制单位时,从功利主义出发,多方盘算,对接看似地方利益最大化、或者,经费最低的编制单位。个别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少数领导迷信某些自称承担或参与部委十五五规划编制,或者,自称承担部委项目评审的院所、评审公司等,为此,不惜血本,花大价钱,提前圈定、“内定”所谓的“能量”编制单位,希望通过高价的规划编制费,换取“能量”机构承诺的把委托单位项目塞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纲要或者专项规划文稿中。
为迎合个别领导的微妙心态,垄断某地区规划课题,有的机构虚夸本单位参与、负责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写或项目审定,能把地方项目纳入国家规划。这一所谓的承诺极具诱惑力与杀伤力,更有迷惑性,个别地方官员信以为真,尽管财力困难,但对认定的“高能量,高权利”规划或评审机构的承诺坚信不疑,一掷千金,把全省、市县区的规划编制定给“能量”机构,由其垄断全省市县规划,美名其曰上下一致,讲政治,听安排,希望给“能量”的某些机构规划课题,换取本地项目能被挤进国家十五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的项目库。而实际上,所谓的超能量、超权利的某些机构,不少是无力承担高质量规划编制工作的,他们往往是签下来高额经费的课题,低价外包给本地咨询公司、高校老师、在校学生等。于是,一些地区“十五五”规划编制出现了跑马圈地、垄断排他,低价转包等怪现象,有点类似建筑领域国家大力清理的工程非法转包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国家部委高度重视专业智库建设,严禁虚假招标行为。规划编制严格来说是专业性强的智力研究,要有较高的学历、较深的研究能力,前瞻视野的专家与研究团队。如今,在个别地区,反而成了一种“生意”、一种商业“交易”,确实不应该如此。
更让人担心的是,所谓的“能量”单位许诺把项目塞进国家“十五五”规划,果真能做到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据部委部门人士透漏,国家“十五五”规划多数由部委规划部门牵头编制,极个别有幸参与的院所与评审机构,没有多少权力夹私货,塞进编制单位的有关项目,吹嘘他们负责编制国家十五五规划及重大项目库多数是虚构的故事。
除了“能量”单位的规划垄断之外,熟人提前“圈定”特定课题的现象也见怪不怪,其深层的原因,更为复杂微妙,这里不深度分析。
“十五五”规划编制事关国家与地方高质量发展,是一项严肃的重大决策,要有敬畏之心、主管部门监督之责,各单位任性不得,投机不得。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与智库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厘清规划编制的裁判员、运动员等边界,共建公开公正的智库环境,认清“能量”机构承诺的迷惑性,规范合规公平的投标机制,规避假招标与领导“圈定”行为,让规划编制回归智库研究与实操论证的本源。如果过度痴迷于“通天”“能量”的某些机构,人为“圈定”大批规划项目,大概率会被忽悠,会失去规划编制的严肃性、公正性,到时候得不偿失。
“十五五”规划编制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成败,单靠几个项目不可能取得未来五年决定性的成绩。我们应该聚焦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倡导五湖四海编制规划,杜绝投机取巧,杜绝“圈定”排他,有效吸引专业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前瞻预判好的专业智库,参与投标竞争,凝聚各方智库与力量,以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高水平编制系统性、前瞻性、层次性、规范性、操作性的“十五五”规划,努力实现规划的引领性、前前瞻性、公正性与严肃性等。
过度迷信所谓的“能量大”的某些机构,过度迷信虚假的承诺,让其轻轻松松垄断大量的规划课题,本身就是不合理、不规范的怪现象,各方需反思与警惕对待。
幸福是奋斗来的。十五五规划编制要有科学方法,更有敬畏之心。谋划是重点,创新是内核,业绩靠拼搏。应采取严谨治学的态度,统筹谋划、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地方提供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施工图,这是地方之幸,国家之福,百姓之愿。
(作者:吴维海,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中国民族智库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