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县委书记陈行甲的2个州领导后来怎样了?

文摘   2024-10-07 06:01   江西  


官场指南备用账号:闲谈政事↓↓

——  ——

2016年,陈行甲,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巴东县县委书记,选择了辞职离开。这一消息让许多人不解,他曾被誉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仕途看似光明。然而,背后的故事远比看上去复杂得多。陈行甲辞职的背后,是他与两位州领导——王海涛和杨天然之间的激烈权力斗争。他们的矛盾,最终让陈行甲黯然离场。而打压陈行甲的这两位领导,后来又是怎样的结局?

陈行甲的反腐行动引发的矛盾

陈行甲的到来,打破了巴东县乃至恩施州的官场格局。他上任后,雷厉风行地推行反腐,直接抓捕了80多名官员和不法商人,涉案金额巨大。这其中,包括5名县领导和2名州领导。陈行甲的举动虽然赢得了不少百姓的支持,但也直接触碰了州里的利益链条。

王海涛,当时的州委书记,对陈行甲的态度极为不屑。据说,他曾在一次会议上对陈行甲说:“你不过是个县委书记,想见我?老子是州委书记,你约我十次,见你一次就算给你脸了!”这种傲慢的态度,将他们的矛盾彻底公开化。更甚的是,陈行甲在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偏远山村免费Wi-Fi计划”因为拼音与“GCD”类似,直接被州领导嘲讽:“等你有资格到了中央再用这么大的名头吧!”

这些矛盾的积累,使得陈行甲在巴东县的改革举步维艰。他的反腐行动,不仅削弱了州领导的权力,也触动了基层官员的利益。最终,陈行甲选择辞职,放弃了他苦心经营的政治生涯。

打压陈行甲的两位州领导的结局

那么,打压陈行甲的两位州领导——王海涛和杨天然,后来怎么样了呢?他们的结局,似乎印证了那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王海涛,这位曾不可一世的州委书记,没过几年就被调离恩施,去了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担任副厅长。与他曾经位高权重的“一把手”身份相比,这个调动明显是降级的。虽说还在厅级干部的位置上,但实际上权力和影响力都已经大不如前。

至于杨天然,结局更加惨烈。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罪名,他不仅被开除党籍,还锒铛入狱。曾经耀眼的仕途,如今已化为灰烬。对于他来说,权力曾是他手中的利剑,但最终,这把剑也刺向了自己。

陈行甲的选择:退而不休的公益之路

相比之下,陈行甲的选择则显得不同寻常。辞职后,他没有选择沉寂,而是投身公益事业,继续为社会发声。他公开表示:“我的初心是为人民做事,既然在官场中无法做到,我选择用另一种方式继续贡献。”

陈行甲的辞职并非逃避。他选择了更为直接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与他同时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其他官员,大多都已经升任地市级领导,有些甚至进入了省级班子。而陈行甲,虽然没能走上更高的政治舞台,却依然坚持着他的信念。

这种抉择,既是对自己内心的尊重,也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在他看来,官场并不是实现社会贡献的唯一途径。只要初心不变,不论在什么位置,都可以为社会、为人民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官场沉浮:成败不过一瞬

从陈行甲与两位州领导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官场的风云变幻。曾经的权力斗争让他们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命运。陈行甲选择了退出,走上了另一条路,而打压他的人,却没有能够逃过命运的审判。

在这个权力游戏中,没有谁能够永远掌控局面。真正能够让人走得更远的,或许并不是一时的权力,而是内心的坚守与初心。王海涛和杨天然的结局,给所有在权力场中拼搏的人敲响了警钟:一旦失去底线和原则,迟早会走向失败。

官场路,如何走?

陈行甲的经历告诉我们,权力的得失不过是暂时的,而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在困境中保持自我。他最终选择了公益,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为社会服务。而那些曾经打压他的人,早已在官场的沉浮中迷失了方向。

权力可以带来短暂的荣耀,但终究不会带来永恒的成功。如何在权力场中保持清醒,如何在诱惑面前坚守底线,是每一个官员必须面对的难题。陈行甲的故事,或许正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END-------------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我永远敬佩朱镕基同志
十年前的60后政坛大明星:胡春华同志
邓公与朱镕基
请帮忙点右下角:[在看] 和 [赞],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都受益。

官场指南
专业剖析官场生态,适时解读人事热点,精准点评违法乱纪,专业且全面的官场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