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快訊
近日,由我系研究助理教授張彥與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恩深、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副教授袁小玉共同主編的《大中華地區刑事案件認罪認罰處理:概念、運作與矛盾》(英文書名:Criminal Case Dispositions Through Pleas in Greater China: Conception, Operation and Contradiction) 由知名國際學術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 出版。
新書摘要
在世界上許多司法管轄區,刑事定罪不再僅僅是公平(對抗性)審判的產物,而是一種認罪交易和相關避免審判機制的結果。越來越多地,被告的有罪判定是由非司法官員通過簡化、常規化和管理化的程序確定的。這種案件處理方法往往與忽略被告的程序權利和旨在遏制司法失誤的有效制衡機制有關。美國的認罪交易制度是最顯著的例子,但許多類似的舉措——儘管術語各異(例如,指控協商、解決討論或認罪解決)——在歐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刑法體制中也迅速發展。本書編寫的動機源於對基於認罪的案件處理及其對刑事司法系統影響的新興國際研究興趣。書中的一個特定目標是探討認罪交易和相關機制的文化特色,因為當地的法律和文化背景在塑造執法和司法管理的實際操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書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從業人員和政策觀察者,以大中華地區為視角,提供對基於認罪案件處理的新穎且具有開創性的見解,探討其在當地的獨特起源、輪廓和模式。本書的編寫是主編和貢獻者共同願望的結晶,旨在向對犯罪、刑事司法和犯罪學進行研究的西方受眾展示這些司法轄區內採用的本土認罪方式及其特點。大中華地區的多元文化背景為在比較刑事司法和犯罪學領域創造新知識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本書中的各章節旨在以地理特定的方式,深入探討大中華地區基於認罪案件處理中所涉及的重要法律、社會和文化問題,提供全面的視角以促進聯繫並激發創造性解決方案。同時,本書還試圖揭示西方對大中華地區認罪倡議發展的影響,並將該地區的經驗教訓置於更大的全球比較背景中。
內容概覽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結構嚴謹,內容豐富。第一章為導論,重點介紹了書籍的目的與初衷,以及整體的結構與編排方式,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和理解基礎。第二章由陸宇光、林喜芬和李恩深共同執筆,深入探討大陸地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運行效果,充分展現不同視角下的多樣性分析。緊接著,第三章由賀欣執筆,繼而第四章則由牟鈺和陳會共同撰寫,繼續從不同方面揭示該制度的影響,有效補充了前章的觀點。第五章由吳雨豪執筆,在此章節中,作者從更加具體的案例出發,分析該制度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情況和可能的改進空間。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由金孟華和林茂弘執筆,聚焦於我國台灣地區的辯訴交易機制,分析辯訴交易在台灣地區的法律文化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第八章是由鄭國賢執筆,介紹了香港辯訴交易制度中的法院、起訴和辯護三大關鍵環節,詳細解釋了這些環節如何相互作用並影響辯訴交易的實際運作。随後,第九章由何成宸和劉靜瑋共同執筆,進行了對大陸與香港在認罪認罰處理過程中對被告人施加壓力的同與異的比較分析,揭示了兩地在法律實踐中的差異與共通之處。第十章由李哲、范雪珂和Heng Ut Wong 聯合撰寫,反思澳門地區的被告人—被害人協商制度,探討其運行發展及未來的可能出路,為該地區的法律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些啟示和思考。最後,第十一章從國際視野出發,集中探討大中華區刑事案件中認罪認罰處理的文化表征,總結了這一制度在不同法律文化背景下的表現及其相應的社會影響。整體而言,這部著作不僅提供了深刻的法律分析,也為深入理解大中華區在刑事法律領域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參考。
主編簡介
李恩深
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研究關注多個研究領域的交匯處:恐怖主義、刑事司法、理論犯罪學和懲罰的社會法律研究。他是《當代中國的刑罰:演變、發展與變革》(Punish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s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Change)一書的作者。
袁小玉
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副教授,是《在中國的恢復性司法:理論與實踐的比較》(Restorative Justice in China: Comparing Theory and Practice)一書的作者。她專注於刑事司法和比較犯罪學方面的問題。
張彥
澳門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的研究重點是恢復性司法、定性研究以及監管與治理。另外,他目前還擔任《亞洲犯罪學雜誌》的執行編輯與亞洲犯罪學學會執行董事會委員。
精彩書評
撰文|張彦
排版|由一凡
审核|UMSoc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