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构建人才发展高地,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拥有两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387人、中国电科院院士等各级专家4万余人,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96项,中国专利金奖1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11项,专利拥有量持续排名央企第一。近年来,国网公司立足人力资源总量优势,通过创新打造人才“超市”等重要举措,打破了传统纵向推荐、条块分割的静态人才管理模式,促进内部人才优化配置,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国网公司积极探索构建量才选用、人尽其才的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持续加大东西帮扶力度,搭建领导职务、职员职级、专家人才“三条通道”,实行人才津贴和学术聘任制度。2018至2022年,累计向西藏、新疆、青海、蒙东、甘肃等地选派帮扶优秀人才1106人,对5400余名科研骨干实施中长期激励,人才的成就感、获得感、归属感不断增强。2023年,针对基层单位普遍反映的人才流动不够活跃、供需匹配不够及时准确等问题,国网公司研究提出关于开展人才“超市”建设的构想,旨在搭建选配平台,促进供需对接,为各级用人主体提供切实可用的选才用才育才载体。
以用人需求为导向,基于人才特征“建标签”。通过资源共享、信息整合,统筹人才各类数据资源,聚焦用人主体需求,构建以工作履历、专业经历和业绩成果为核心要素,涵盖6个维度、21个类别、90项信息的多维立体标签体系,为精准绘制人才画像提供全要素支持。
以选才用才为核心,基于客观信息“贴标签”。建立人才特征信息填报审核机制,员工自主填报专业经历、业绩成果等特征信息,用人企业主管部门审核把关,将人才特征及时转化为标签信息,汇聚形成动态更新的专业人才信息资源池,为精准选才用才提供数据支撑。
以便捷高效为目标,打造“百度式”搜索引擎。从精准便捷选才用才需求出发,依据人才特征信息,设计标签精准搜索与关键字模糊搜索组合查询方式,聚焦职业轨迹、业务能力、业绩成果等用人主体重点关注的核心信息,设置实时更新的搜索关键词、排行榜,同时设计灵活可定制的人才比对分析功能,帮助用人主体扩大选才视野、便捷锁定人选,推动供需双方良性互动、快速对接。
以业务发展为引领,搭建“业才融合”典型场景。基于不同用人主体业务发展与人才管理需求,设计多种选才用才典型应用场景,实现柔性团队管理、人才选派锻炼、科创人才培养等业务场景落地实践,扩展专业人才交流互动渠道,吸引推动用人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专业人才队伍管理,促进业务管理链和人才发展链深度融合,形成以用人主体为主导的人才管理实践模式。
聚焦选才用才,供需匹配效率明显提高。围绕业务发展与用人需求,试点企业用人主体深度应用人才“超市”平台,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完善人才标签体系设置和核心功能设计。试点企业生产经营部门通过对近亿级海量基础数据与1600万条人才业绩数据精准检索匹配,实现对特高压建设、抽水蓄能、保供电等关键领域专项人才队伍的定向遴选;组织人事部门从12万员工中“全量过滤”,选派1000余人开展跨单位交流锻炼,有力推动了各层级、各专业人才的靶向流动和精准培养。
聚焦关键领域,业务管理质效稳步提升。坚持“管业务也要管人才”理念,将业务发展与人才管理一并研究部署,持续完善典型应用场景,充分发挥人才在承担专业研究、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为用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试点企业科技管理部门依托科创人才培养场景,从“领军、中坚、高潜”三级近1600余人科创人才队伍中,遴选组建科技研发团队11个,参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等六大类重大项目26项,荣获国网公司科学技术奖9项,制定《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低气压环境试验方法》等ISO国际标准2项;安全质量管理部门依托柔性团队管理场景,跨单位、跨部门、跨专业组建保供电队伍,高质量完成13项重大活动保供电任务。
聚焦成才育才,助力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试点过程中,建立了用人主体、员工个人共建共促的人才发展机制。用人主体通过设置人才标签,推动建立以业务发展为引领的选才用才导向,积极主动参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育使用,让员工在重点任务、关键项目、现场实践中成长成才;员工以用人需求标准为标杆,主动找差距、补短板,积极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力促进人才自我成长和自我管理。试点企业对1506名核心专业人才进行重点跟踪培养使用,打造形成人才成长成才新高地,2023年以来培育国家级人才4名,省部级人才202名,人才培养针对性明显增强、效率效能有效提升。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国网公司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利用数字化手段,深挖人才资源价值,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李峰 鞠宇平 王楠 侯珍
作者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社会保障管理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共享中心)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4年第10期